周 清
(融水縣永樂鎮就業社保中心 廣西 融水 545303)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產業化順利實現的重要前提,而農機新技術和新機具的適時推廣是把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轉變成現實生產力的關鍵途徑。對此,必須用科學發展觀給予農業生產指導,積極結合農業生產理念和農業生產手段,促進農業現代化生產的順利實現,把農業信息化、機械化和系列化水平提高,使農業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有效提高。
在我國部分地區的農機站中,推廣工作制度仍不完善,缺少相應的管理機制和激勵制度,進而造成此項工作得不到制度的保障,對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造成了影響,也不利于推廣工作的開展。部分表現突出的推廣人員不能在第一時間獲得相應的獎勵,而部分工作態度不認真的推廣人員的薪資卻不會受到任何影響,進而造成其他工作人員積極性的降低[1]。所以,農機站應完善推廣工作機制,緊密聯系推廣人員的績效表現和薪資,就表現好的推廣人員,要為其提供晉升機會或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可以提升農機推廣人員工作熱情,進而營造出良好的競爭環境。
在推廣方式方面,首先,應積極走進基層農戶中,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模式,借助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優惠,為農戶推送他們所需要的機具和技術,將服務送到田間地頭。與各鄉鎮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實施分類指導,建立示范點,大膽地在農機大戶和示范點中推廣應用新機具、新技術,按類型進行指導,將以點帶面的輻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進一步強化農機生產企業和經銷部門的溝通交流,有效解決機具推廣難、購機難的問題。其次,推廣時要因地制宜,針對綜合效益明顯、見效快、投資少的技術或機具進行有效推廣,嚴禁擺架子、走形式,或展開單純的推廣方式和機械化發展。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農業生產相關知識在隨時更新,因此若要顯著地提升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技術,就需要不斷更新農民群眾的思想觀念,使其始終保持先進的觀念。在當前我國農業發展中必須對農民群眾的農業新型技術教育引起重視,在正式使用新技術后,還要確保農民群眾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這些技術。
在整個農機推廣工作中農機推廣隊伍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其水平高度直接影響著推廣結果[2]。所以,培養高素質的推廣隊伍是進行推廣工作的重要環節,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提高推廣人員的知識文化水平,確保整體素質的最佳化,進一步強化農機推廣隊伍之間的配合,互幫互助,相互學習,從而把綜合推廣實力提高;其次,建立專門的農機推廣培訓機構,選擇某一固定時間對農機推廣隊伍培訓農機知識,讓其充分掌握農機性能、農機結構和使用方法等知識,同時向農民傳授農機知識,讓農民深刻了解農機;最后,制定農機推廣中監理人相關制度,在農機推廣中監理人發揮著監管和領導作用,能夠為順利開展農機推廣工作提供保障。
所有政策的實施都離不開大力的推廣,落實農機采購補貼政策同樣如此。只借助文件發布方式是難以讓農戶對其有深刻認識的,也不能提高農戶購買農機的欲望。所以,農機推廣部門需要加大農機購入補貼政策的宣傳力度,從而使更多的農戶獲得利益,提高農機推廣效率。在宣傳的時候,農機推廣部門可以運用多樣化的渠道展開宣傳,如利用電視、廣播、張貼海報等多種媒介,還可以借助網絡宣傳的方式,并著重推廣給有購買意愿的農戶,可以讓農戶先體驗后購買,使農戶借助親身體驗對農機的先進性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可以防止發生一些農戶在購買農機后因為不了解此政策,或沒有在規定時間內申報進而不能獲得補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