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冬梅 王彥榮 劉 亮 李娜敬 付麗軍
(1衡水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河北 衡水 053000;2唐山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為準確把握衡水市玉米生產形勢,市縣農業技術人員對2018年玉米進行了田間調查,現將全市定點調查情況總結如下。
1.1 播種質量較高,有利于提高畝穗數
1.1.1 播期提前且集中。因為小麥收獲期較常年提前,玉米的播期開始也較常年偏早3~5 d。6月9~10日、12~13日降雨,墑情適宜,有利于農民在收獲當天或第二天即完成夏玉米播種,全市集中播種時間為6月10~17日,保證了玉米適期播種。
1.1.2 澆蒙頭水面積小。6月9~10日、12~13日全市平均降雨37.2 mm,接近常年。墑情適宜,播后澆蒙頭水的面積小。
1.1.3 密度合理,以等行距播種形式為主。玉米的播種以行距55~60cm、株距25~30cm為主,鄭單958、登海605等主推品種的平均密度為4 200~4 500株/畝,基本能夠滿足夏玉米高產的密度要求。
1.1.4 種肥充足。據統計,全市機械播種已基本普及,大部分施用種肥,畝施氮磷鉀復合肥25~40 kg。
1.2 前期蹲苗較好,倒伏面積少。玉米苗期降雨較常年偏少,有利于根系下扎,縮短基部節間長度,降低植株高度,防倒、蹲苗效果較好。
1.3 病蟲害發生較輕。據調查,苗期二點委夜蛾、粘蟲等蟲害發生較輕。由于高溫造成除草劑藥害現象個別發生,玉米除草效果比往年偏差。其它階段無嚴重病蟲害發生。玉米一噴多效技術的示范推廣,在防治后期病蟲害的同時,有利于粒重增加。
1.4 生育進程推遲。由于苗期降雨偏少,大面積干旱,致使生育進程推遲。抽雄吐絲較常年晚3~5 d。
1.5 穗期高溫造成果穗結實不良。從調查看,今年結實不良現象分布范圍較廣,發生偏重,部分果穗結實粒數不足三分之一,嚴重的近乎絕收。結實不良現象在果穗上呈滿天星式分布,即農民常說的“花粒”;而不是有規則的出現在果穗頂端的禿尖。個別地塊也有苞葉發育不良、苞葉短等問題。早播夏玉米(特別是在6月12日之前播種的)果穗結實不良問題偏重,占發生面積的68.70%;而6月15日以后播種的受影響相對較小。雄穗分枝數較多、花粉量較大的品種要普遍好于雄穗分枝少、花粉量少的品種。
1.6 灌漿期土壤墑情較差,影響灌漿。8月下旬至9月20日全市無有效降雨,9月12日衡水中部和南部土壤相對濕度不足60%,墑情較差,影響玉米灌漿。
2.1 播種出苗期溫度適宜、降水接近常年。6月上中旬是播種出苗期,上旬全市平均氣溫26.2℃,較常年偏高1.7℃;中旬全市平均氣溫26.2℃,接近常年,適宜播種出苗。6月上中旬全市平均降雨37.2 mm,接近常年,大部分地塊墑情適宜,澆蒙頭水面積小。
2.2 苗期溫度偏高,降雨較常年同期偏少,光照充足。6月下旬、7月上旬全市平均氣溫分別為29.4℃、28.4℃,分別較常年偏高3℃、1.4℃。溫度條件有利于玉米生長。6月下旬~7月上旬全市平均降雨22.2 mm,較常年偏少近七成,降雨偏少,有利于蹲苗。7月1日土壤水分監測表明,衡水市部分區域10~30 cm的土壤墑情較差。6月下旬~7月上旬全市平均日照時數163 h,較常年略多。
2.3 穗期溫度偏高、降水分布極其不均且降雨偏少,光照充足。7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旬全市平均氣溫分別為28.6℃、29.9℃、30.2℃,分別較常年偏高1.8℃、2.6℃、3.4℃。溫度偏高造成果穗授粉、受精不良,最終導致籽粒結實不良的發生。7月中旬至8月上旬全市平均日照時數為218 h,較常年偏多17 h,能夠滿足玉米穗期生長的需要。在穗期初(7月13~14日,15~17日)全市平均降雨104.6 mm,較常年偏多1.1倍,降水分布極其不均。其后降雨偏少,7月下旬至8月上旬全市平均降雨58.1 mm,較常年減少近五成,且分布不均,8月5~9日的分散性陣雨主要出現在我市中北部地區,安平、饒陽、深州、武強旬降水量60~150 mm,而南部、東南部降水在5 mm以下,有的地方出現旱象,需要澆水。
2.4 灌漿期溫度較常年偏高,灌漿初期降雨不均,中后期降雨偏少,光照充足。灌漿期溫度較常年偏高,8月中旬、8月下旬、9月上旬全市平均氣溫分別為26.7℃、26.0℃、24.2℃,分別較常年偏高1.3℃、1.6℃、1.6℃,適宜玉米籽粒灌漿。灌漿期全市平均日照時數270 h,較常年偏少7 h,有利于玉米灌漿。8月中旬全市平均降水63.0 mm,較常年偏多57%,降水空間分布不均。旬降水量武強、深州146.7~148.2 mm,較常年偏多近3倍;棗強、武邑19.8~29.5 mm,較常年偏少23%~45%。自8月下旬~9月中旬,全市無有效降雨,平均降雨11.5 mm,較常年減少九成以上。墑情較差,影響玉米灌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