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欣,徐銘杰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81)
現如今,實踐教學作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已經得到了任課教師的格外重視,實踐教學是學生技能的一個延展與外擴,更能夠考察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綜合實踐能力,所以,我們應該加大對于學生實踐環節的重視程度,積極為學生拓展實習就業的崗位,建立雙效校企合作模式,構建協同育人新機制,校企合作對學生進行定崗管理,真正的將頂崗實習工作落到實處,以期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打造應用型、復合型的職業精英人才。
目前,我們藝術設計專業和很多的企業都簽訂了實習基地協議,也吸納了一部分學生去企業頂崗實習,但是在頂崗實習的過程中卻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說,由于學生實踐經驗不足,尚處于一張白紙,需要摸索學習的階段,而企業不愿意承擔這部分“實習成本”,也不愿意額外為學生配置專門的“入門師傅”,所以,學生的頂崗實習往往只是停留在“淺嘗輒止”的表面功夫,或者是干著一些基本的工作,起不到鍛煉學生的本質意義,頂崗實習往往流于一種表面形式,而沒有實現校企“合作共贏”的本質目標。
在進入企業頂崗實習之后,學生的身份就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就不再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大學生,而是一個需要有整體全局意識,踏實肯干的企業勞動者。但是,通過實踐證明我們不難發現,部分高職院校學生還不能夠接受這一身份的迅速轉變,還把自己當做是一個可以隨時犯錯,可以依賴別人的學生,認為企業對其過于苛刻,嚴格,甚至于對企業管理者有所抱怨,工作不夠積極進取,甚至于拖沓,拖慢同組成員的工作進度。這些都顯示出學生的適應能力差,不能夠很好地過渡到“社會人”這一角色中來。但是,就企業的層面而言,既然來頂崗實習,就是企業的一員,就必須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對待學生和企業員工都應該“一視同仁”,而不能差別對待,不能因為你是職場新人就給你時間去過渡或者是優待之類。對于學生與企業的這種矛盾,我們學校一定要做好這種協調工作,認真做好對于學生頂崗管理的教育工作,要求學生遵守企業的條款,認真配合企業的管理人員做好企業交給的各項任務,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素質能力,提升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通過實踐發現,目前都是由專職的專業課教師兼任高職院校學生的實習指導教師。這樣一來,任課教師不但要肩負沉重的教學任務,還要負責學生的頂崗實習工作。這樣巨大的工作量對于任課教師而言,顯然是力不從心,時間上難以兼顧周全的。由于學生數額眾多,教師的配備比例過少,所以在具體的指導過程中,難免會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現象。對于學生在企業中出現的問題,往往會導致溝通不順暢,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反饋,造成溝通上的障礙,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阻礙頂崗實習的質量。
目前,在頂崗實習的設置階段,我們往往對于學生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給學生配備了專門的指導教師,也制定了實習手冊,方便對于學生的定崗實習情況進行實時溝通。但是,在具體的指導過程中,卻出現了顧頭不顧尾的情況。由于學生實習人數眾多,崗位又不集中,老師的時間又有限,所以,很難對每一名學生的頂崗實習過程進行全程的跟蹤與監督管理,所以很難對學生有一個科學、全面的評價,這也是目前存在的一個現實情況。
首先,為了保障企業的有效配合,我們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激勵機制,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到校企合作育人的機制中來。比如說,與企業簽訂“訂單式培養”合作方案,培養企業所需要的人才,精準定位,解決學生的就業所需,也為企業提供了“私人定制化”服務,讓高職院校學生可以實現與企業的無縫對接,滿足企業的剛性需求。
為了更好的服務于學生與企業,學校應該針對于頂崗實習工作制定科學、合理化的管理規章制度,約束學生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讓學生可以真真切切的通過文件了解到哪些是“警戒線”,是堅決不可以觸碰的底線,哪些是可以努力晉升的空間。通過文件的制定,學生可以起到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作用。文件也可以起到權責利分立的效用,明確學生的權責,更好地促進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工作的有序進行。
為了更好地提升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的質量,我們應該積極主動與企業聯手,為了促進學校--學生--企業三方面的互惠合作而共同努力。我們可以按照理論知識層面、生活疏導層面、實踐教學三個方面來為學生配備指導教師,從各個方面逐個擊破,給予學生高質量的指導與有針對性的服務。通常,對于理論知識補給這一塊,可以由學校的專業課教師負責,根據企業的崗位類別,選取有一定理論知識的高層次水平教師擔任;而對于生活這一塊,通常是由熟悉學生的輔導員和班主任進行擔任,這樣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輔導,學生也愿意和自己熟悉的輔導員和班主任進行溝通,解決自己生活上遇到的困難,而不至于憋在心里。而企業實踐這一塊,就是由企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業務骨干負責了,它們可以采取老帶新的形式,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悉心的指導,使學生可以更快地熟悉企業的流程,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水平。
要想建立長效的校企合作機制,我們必須提升高職院校的知名度,要更多的企業去認同我們的育人理念,去認可我們的院校,只有用人單位對學校有更好的認知程度,才愿意接納我們的學生,愿意與我們建立長期的校企合作關系,接納更多的學生去企業實習或者是就業。我們要重視企業的用人需求,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強化協同育人的意識、多元化的拓寬企業渠道,促進校企合作朝著一條健康、良好的勢頭去發展。
我們應該摒棄以前的“一言堂”,可以由學校的指導教師與企業的指導教師給學生共同打分,綜合考量學生的綜合能力。根據實習手冊的要求,兩部分指導教師對于自己所指導的部分給予一定比例的分值,綜合評價學生的各項指標。這樣的指標體系比較科學、公正,既考查了學生的理論功底,夯實了理論基礎,又提高了學生的實踐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頂崗實習不是企業或者是學校、學生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完成的工作。學校應該擺清自己的位置,建立健全頂崗實習規章制度,約束學生的行為準則,強化各方的考評機制,為企業與學生無縫對接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