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敏,馬利耕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81)
眾所周知,實習實訓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渠道之一,對促進高職人才職業技能的培養,職業素養的養成能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提高高職院校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與完善,改善實習實訓條件與環境,就成為了我們當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筆者就實際的教學工作出發,就實訓體系建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師資隊伍的擴建與優化等方面提出一點不成熟建議。
首先,我們一定要立足于學院的特色,打造適合于市場需求的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在當前瞬息萬變的市場形勢之下,能夠及時把握市場動向,了解市場的前沿信息與趨勢,理論聯系實際,將理論知識與崗位需求有機的結合起來,做到學校--崗位的無縫對接。目前,單一的理論教學體系早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與需要,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已經是大勢所趨,所以,教會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所學的知識能夠舉一反三,學以致用才是引領學生走向成功、高質量就業的不二法寶。保證就業率只是我們的一個初級目標,高質量的就業,打造有思想、有內涵的復合型精英人才才是我們教學工作的首要任務。我們要培養學生全面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可以融會貫通,將理論知識進行有機的轉化,與崗位工作內容進行無縫對接,以最快的速度,最飽滿的工作狀態來迎接工作的挑戰。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與能力,讓學生拓寬思路,開闊視野,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與職業素養。
首先,校內實訓不同于課堂教學,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以“任務驅動式”或者是“項目式”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真實的職場氛圍,通過實際工作任務的完成,來了解真實的市場需求。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去了解崗位的要求,知道自己與崗位需求的差距在哪里,需要通過什么樣的努力才可以迎頭趕上。只有讓學生真正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才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職業素養。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讓學生可以真切的了解到職場不是我們的“秀場”,憑借自己一己之力,“英雄主義”是不能夠完成工作的,只有大家團結一心,精誠合作,才可以創造出更大的經濟財富和社會價值。
其次,我們也在借鑒其他高職院校先進經驗的基礎之上,立足于學院的辦學特色,在現有教學資源的基礎之上,建設新型的校內實訓基地,盡可能多的與企業行業進行合作,滿足學生多元化的職業培訓需求。在企業的參與建設下,我們成立了中嘉城建設計實訓基地,在這里不但可以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而且還校企合作開發了各種建筑設計模塊,為教學提供了生動的技術支持與實景再現。
第三,學院為校內實習實訓基地的完善也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為我們建筑設計專業的學生購置了大批的軟件,這些軟件的引進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專業知識的學習,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以便于更好的為企業服務,促進企業的發展。
最后,與時俱進,在互聯網時代+的大數據背景下,利用二維碼,將眾多的知識體系匯集到數據庫中,方便學生可以不拘泥于時空的限制,隨時隨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與此同時,也可以資源共享,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源的優化與整合。我們要堅持一手托兩家,既要考慮學生的就業需求,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又要立足于區域經濟發展,為企業提供有用的人才,促進社會的深化與發展。
眾所周知,要想學生有“一碗水”,首先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所以構建一支理論知識水平扎實,業務能力水平過硬的教師隊伍是促進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必然要求。我們高職院校在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的基礎之上,建立兩級學院領導班子負責制,著力推進在職教師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首先,本專業的大部分任課教師引進于一線企業,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這是其他專業無法比擬的。但是部分任課教師還是科班出身,畢業剛出校門就擔任專職教師,從事理論課的教學研究工作。所以,對于企業的崗位要求可能了解的不甚具體,缺乏豐富的實踐經驗,針對于這種實際情況,我們應該不遺余力的對任課教師進行“補課”,引進行業企業專家進校進行專業培訓,彌補任課教師這一缺陷;另外,針對目前學院的學緣結構情況,支持和鼓勵專職教師利用寒暑假時間進入企業進行“實踐鍛煉”,通過每年的深入學習,更好的幫助任課教師去理論聯系實際,帶來學生更加新穎的教學理念,講授的內容也更加的貼合于工作,具有一定的實踐性。
其次,在實訓基地的建設上,我們可以吸納更多的行業企業專家進校進行有針對性的實訓指導,他們大多是行業企業的骨干精英,了解市場的需求與動向,所以,相信有他們的加入與指導,可以使實訓計劃更加的具有時代性和實效性,使專業建設可以更加有的放矢,緊跟時代的脈搏。
另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只是第一步,我們一定要顧頭顧尾,做好校內實訓基地的管理與使用工作。一方面,我們要充分發揮實訓室教學設備的利用率,保證其最大程度的發揮其效能。另外,還要將實訓基地的規章制度落實到具體的文件上,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據、有法可依,科學化的對校內實訓基地進行管理。
第一,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市場的需求,制定規范化、合理化的教學文件。根據專業特色,制定教學實訓計劃,制作實訓報告手冊,設備損耗記錄單,使用記錄手冊等等,做到有跡可循,每一次流程都是明明白白的。
第二,指定嚴格的規章制度,讓每一位使用校內實訓室的師生都可以根據規章制度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知道哪些可為之,那些不可以為之。將規章制度可以落到實處,而不是流于形式而已。我們可以實施監督檢查制度,在期初、期中和期末進行三次常規檢查,并將評比結果與教師的獎金與評獎評優掛鉤,充分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促進實訓室的使用率。
綜上所述,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與完善對于促進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所以,我們任課教師必須要與時俱進,轉變思想與認識,努力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水平,深入研究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與完善,鼓勵學生參與到實訓室的建設當中,通過真實的職業場景模擬,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才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