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洋洋
(安徽三聯學院,安徽合肥 230601)
2015年“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它打破了以傳統貿易為主的貿易方式,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新型貿易將有望成為中國貿易乃至整個經濟的全球增長引擎。為了推動跨境電商的發展,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早在2013年,商務部、海關總署等八部委印發《關于實施支持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為發展跨境電商指明了方向。2015年開始,國務院陸續批準設立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為跨境電商帶來了動力。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5.4萬億元,同比增長28.6%,2017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6.64萬億元,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9萬億元。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為民辦院校國貿專業帶來了新的契機,為國貿專業大學生開展跨境電商創新創業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基礎。
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很多民辦高校,特別是跨境電商發展迅速城市的民辦高校陸續開始了基于跨境電商的教學改革。比如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國貿專業通過創新教育理念、與培訓機構合作共建跨境電商操作平臺實操;武漢工商學院國貿專業與企業阿里巴巴速賣通合作,讓學在學校階段就能夠真槍實練,為以后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校國貿專業雖然開設了跨境電商方向課程,但是并沒有與外貿企業建立長久的校企合作關系,因此,在跨境電商的浪潮下,探索民辦高校國貿專業如何進行有效地教學改革是非常迫切的。
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無疑給國貿專業的學生帶來了新的就業契機。在跨境電商行業的人才需求調研中,絕大部分企業愿意選擇國貿專業的學生,而只有一小部分傾向于外語專業跟電商專業,因為跨境電商對外貿專業知識,比如國際貿易實務等要求很高。跨境電商企業需求一批了解外貿流程,外語能力較強,能夠進行良好溝通的專業型,復合型的人才。但是經過走訪調研合肥跨境電商企業發現,高校培養的人才跟企業實際需求的人才之間是有很大鴻溝的,因此,為了學生能夠有一個良好的就業前景,國貿專業基于跨境電商平臺的改革勢在必行。
目前,包括我校在內的大部分民辦高校校內實踐教學還是以傳統的外貿模式為基礎,在實踐教學中大多運用諸如進出口業務軟件,報關與報檢軟件等,帶領學生參與模擬實訓,掌握進出口業務的洽談,報關與報檢業務基本流程等。校外實踐教學主要是與當地的一些中小型外貿公司和代理公司進行合作。但是無論是校內實踐教學還是校外實踐教學都不能滿足當下跨境電商對外貿人才的需求,這就需要我們民辦高校進行實踐教學改革,引進真實的跨境電商平臺,讓國貿的學生能夠真槍實戰,為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跨境電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較高,對教師的要求也高,跨境電商教師需要有一定的外語基礎,同時要熟悉國際貿易流程,還要掌握各種跨境電商平臺,更為重要的是要有跨境電商實戰經驗。但是,民辦高校的很多專業教師不熟悉跨境電商平臺,沒有跨境電商實戰經驗,只能紙上談兵,跟學生傳授實踐知識缺乏說服力,因此,民辦高校要積極引入有實戰經驗的專家教師,讓實踐課不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真正的真槍實操。
校企合作是近些年來很多民辦高校采用的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一種方式,學校希望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將自己所學的書本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鍛煉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由于企業需要的人才跟學校培養的人才之間存在差距、學校和企業各自的立場不同、信息不對稱等原因,最終與學校合作的企業可能不都是跨境電商企業,這就不能很好的鍛煉國貿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讓學生最后找工作時可能面臨著抉擇的迷茫。
隨著跨境電商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外貿操作軟件實踐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這就需要采用真實平臺來鍛煉學生的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民辦高校應加強與跨境電商企業合作,開展平臺教學。目前跨境電商平臺主要有速賣通、亞馬遜、ebay以及wish。本文以wish平臺為例,因為wish平臺中性價比較高,而且其根據用戶個性化需求進行定制化營銷,適合學生參與實戰。學校利用現有的實驗室,從合作企業引入wish平臺賬號及貨源,并安排一名有實戰經驗的員工與學校的老師共同指導學生,通過wish平臺,讓學生切實掌握如何選擇國外客戶喜歡的商品、如何上傳產品,如何發布詢盤、回盤、發貨等實操業務。
民辦高校要想培養優秀的跨境電商人才,首要的就是要引入有跨境電商經驗的教師。因此,學校可以高瞻遠矚,采用外聘和內招相結合的方式。外聘主要是從知名跨境電商企業引入資深專家作為兼職教師,因為他們熟悉跨境電商平臺,了解整體流程,能給學生傳授實戰經驗,讓學生掌握真實技能。但是從長遠來說,學校還是要內招一部分有潛力的自家教師,進行培養,學習,注冊自己的賬號,熟悉平臺,掌握平臺,運營自己的店鋪,通過自身的運營經驗,傳授知識給學生。
國貿專業對學生的培養要將企業對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融入到書本知識與實踐教學中,更要融入到校企合作中。學校在校企合作中要慎重甄選企業,從學生的角度考慮長遠的利益,為其選出適合國貿學生的、鍛煉學生真實能力的跨境電商企業,為學生提供能夠接觸、操作跨境電商平臺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將自己所學的外貿知識真正的運用到外貿實踐中,最后達到校企雙贏的效果。學校借助企業的跨境電商平臺,讓學生能夠在平臺上開展跨境電商活動,從注冊平臺,到店鋪裝修、挑選產品、發布產品、發布詢盤、回盤等最后都能自己獨立完成,并且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學習能夠通過跟客戶溝通,成功接單。最終,學校通過輸入一批一批優秀的國貿學子,能夠與企業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模式。
總之,民辦高校國貿專業要轉變人才培養方向,進行教學改革,順應跨境電商潮流的發展,通過不斷的探索、最終能培養出跨境電商企業需求的人才,使國貿專業建設能夠緊跟國際貿易形勢的步伐,不斷提高國貿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完善跨境電商課程體系,引入有實戰經驗的跨境電商教師,建立長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