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娜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益陽 413000)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直接影響著國家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及整體國民素質,而高職人文素質課程肩負著培養高職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重任。在“課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如何將人文素質課程與思政教育相結合,實現協同育人,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課程目標一般有三個維度: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素質教育重視人的綜合發展程度,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審美素養等。德育目標往往含在素質目標中。在以往的教學中,素質目標太籠統,其中的育德目標不清晰。以《現代商務禮儀》課程為例,該課程的素質目標為:提高學生的內在修養和綜合素質,形成良好的氣質、風度,養成自覺的禮儀習慣,并用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禮儀行為感染周邊的人群。這一目標雖然提到了對學生內在修養和綜合素質的培養,但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并沒有清晰指出來。
學生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的關鍵來自于學校的教育,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往往是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人文素質課程教師一般都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較強的教學能力和健康的職業心理,但教師的政治素養參差不齊。在教學中,存在教師對國家政策、文件理解不透,甚至出現誤導學生的情況。也有老師不能及時發現學生表現出的錯誤思想傾向,不能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無法為學生指明正確的方向。
人文素質課程是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傳達現代人文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途徑,也是學好其他各類專業課程、實現求職就業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人文素質課程可以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當前許多人文素質課程注重的都是對本學科專業知識的學習,沒有對課程思政的內涵進行深入挖掘,忽略了課程的育人功能和應承擔的育人責任。
在“課程思政”背景下,堅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做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切實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法制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當前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人文素質課程必須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將思政教育納入高職人文素質課程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上實現德育目標的高度統一,轉變各學科獨自為陣的觀念,從而實現高職人文素質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的共振效應。
以《現代商務禮儀》課程為例,在原有目標基礎上,加上涵養文明教養(提升學生的精神文明水平)、提升職業素養(遵守公序良俗,學會尊重他人,培育協作、寬容、友善等優良品質,引導學生改善個人的言行舉止,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培育愛國情懷(樹立大局意識,維護國家形象和利益,增強愛國情感,培育愛國主義情懷,了解中國的禮儀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等內容,實現育德目標具體化。
(1)以“三個牢固樹立”,做“四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為標準,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
(2)組織人文素質課程教師參加思政培訓,進行系統的思政理論知識學習,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不斷提高人文素質課程教師的思想政治理論素養,提高人文素質課程教師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教學中的現實問題的能力。
(3)建立人才資源庫,課程之間加強溝通、寫作,形成課程之間的雙向融合機制,思政課教師深度參與人文素質課程改革中來,實現思政課與人文素質課程的協同育人,提高育人質量。
分析人文素質課程在教學內容上與思政教育的契合點,挖掘課程思政內涵,把隱性的思政教育資源顯性化。在人文素質教育中堅持德育為先,著力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加強教育。
以《現代商務禮儀》課程為例,在“求職禮儀”、“接待禮儀”、“儀式禮儀”中,倡導學生誠實、守信,學會包容、團結協作,增強工作責任意識,注意細節,愛崗敬業。在“宴請禮儀”中,倡導學生了解中西餐飲文化的差異。在“涉外禮儀”中,倡導學生增強愛國意識、紀律意識、安全意識,不泄露國家機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對外賓不卑不亢、有禮有節,構建和諧的外交關系。
然而,目前,大多數的建筑后職業研究使用CO2(二氧化碳)作為空氣質量的代表指標。推薦了1 000 ppm二氧化碳的指導方針。以二氧化碳為指標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原因是CO2來源與揮發性有機物的來源關系不大。
改革人文素質課程教學考核評價標準,明確對師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的考核標準,為課程思政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一方面明確對人文素質課程教師師德師風的考核指標,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課程思政改革的力度、思政教育的實效性等;另一方面明確對學生德育水平的考核標準,包括學生的理想信念、愛國情懷、品德修養、知識見識、奮斗精神、綜合素質等,提高學生對思政教育的重視。
以《現代商務禮儀》課程為例,把學生參加相關比賽獲獎、課外實踐活動、文明教養提升情況、職業素養養成情況、愛國意識形成情況等都納入考核評價體系。
《現代商務禮儀》課程通過三階遞進、七步提升法達成教學目標,授課過程包括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步驟,課前知禮,課中重禮、學禮、習禮、評禮、尚禮,課后用禮,做到課前有感知,課中重內化,課后能運用。
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了解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禮儀故事、典型案例,初步認識文明教養。通過驅動任務,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引發學生對校園文明和公共文明的思考,為課堂教學做鋪墊。
(1)“重禮”環節
通過對課前實踐活動成果的展示,檢驗學生對社會文明現象的判斷與理解程度,使學生加深對公序良俗、文明社會的認識,認識到學習內容的重要性。
(2)“學禮”環節
通過對儀態禮儀規則的講解,讓學生掌握禮儀規范,遵守行為準則,涵養文明教養。
(3)“習禮”環節
通過實踐練習,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注意細節,改變不良的言行舉止,改善個人形象。
(4)“評禮”環節
通過自評、互評、專家點評,對接職業崗位需求,加深對禮儀規范的理解。
(5)“尚禮”環節
深化學生對中國禮儀文化的認識,做到內化于心,引導學生繼承并發揚中華民族禮儀之邦崇德尚禮的優良傳統。
通過“儀態之星”評選活動,引導學生強化自覺意識,督促學生改善不規范的儀態動作,培養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提升禮儀素養。
通過“自編儀態操”,引導學生做禮儀規范的踐行者,培養學生的包容意識和團結協作的意識,增強集體主義觀念,活態傳承中國的禮儀文化。
學生的形象氣質、禮儀素養和職業素養有明顯提高,不少學生在各項技能大賽、頂崗實習、求職面試中都能展現良好的儀態和滿滿的自信,為他們走向成功加分。學生的思想政覺悟明顯提高,他們學到了做人的道理,社會責任感增強。
課程團隊成員系統學習了思政理論知識,思想政治素養明顯提高,并成功立項課程思政課題多項,有效促進課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