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俤
隨著基礎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當前小學語文對學生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的訓練已經相對成熟,但對學生想象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卻相對薄弱。繪本作為一種專門為兒童創作的書,將其用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既可以為寫作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又可以引導學生拓展想象力,激發寫作興趣和創作靈感,從而提高寫作能力。下面筆者圍繞“依托繪本,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這一話題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小學生寫作能力現狀分析
當前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現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忽視寫作對象的細節觀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規定,小學生在語文寫作中要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適當豐富自己的見聞,積累寫作素材。但是許多小學生不會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即使觀察了也缺乏細節性的關注,忽視對事物的體驗和感悟,繼而錯失許多有趣、豐富的寫作內容。
2. 寫作內容相對空洞。
由于農村小學生多為留守兒童,缺乏家庭文化教育;同時,許多小學生經常與游戲機、電腦、手機為伴,缺乏實際生活體驗,因此不能在寫作中融入自身的生活體驗內容,導致寫作的內容空洞、單調,缺乏生氣。
3. 寫作口語化。
農村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是以本地方言為主進行交流,基本只在課堂上才會使用普通話,因而在寫作過程中很難將口語轉化為書面語。另外,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較少,缺乏較強的選詞造句能力,在寫作中極易出現選詞用句單調或用詞口語化等現象。如部分學生在作文中用“綠綠的”來統稱綠色的動植物,不知道綠色還有嫩綠、翠綠、墨綠、深綠、淺綠之分,不能生動地描繪寫作對象。作文中經常出現“……來”“是……的”等口語化句式。
二、依托繪本,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繪本的題材很豐富,有告訴人們科學知識的,有解決某些問題的,有講述深刻道理的等等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深度挖掘繪本內容,并將繪本故事進行適當的延伸。繪本強調文字與圖畫的結合,新穎的編排足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依托繪本可以從多個方面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1. 打破常規思維,充實寫作內容。
由于小學生社會閱歷不夠豐富,知識面也較窄,因此,在寫作時,常常是將教材知識、課外閱讀知識和教師提供的現成材料遷移到寫作中,這樣寫出的文章存在著很大的雷同性,不夠新穎和獨特。繪本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引起學生的關注,強化學生的觀察能力,促其在閱讀過程中進行大膽想象。通過繪本中出乎意料的故事情節,讓學生學會打破思維的常規,在寫作中獨創求新。如繪本《會飛的箱子》講述了爸爸將一臺十分漂亮的彩電送給瑞奇,當瑞奇躲進彩電箱子里玩耍時,一些神奇的事情突然間出現了。在學習這本繪本時,教師可以抓住時機,鼓勵學生進行大膽想象,猜想到底會發生哪些神奇的事情,猜想箱子會飛到哪兒去,猜想小瑞奇躲在箱子里會經歷哪些事情。當學生充分表達了自己的猜想后,教師再鼓勵學生跟著瑞奇去感受他的神奇經歷。如看到烏龜和豬在天上飛、大樹長在屋頂上、大猩猩在用香蕉釣魚……學生在閱讀繪本中豐富自身的想象,并將這些想象運用于寫作中,從而保證寫作內容的趣味性和豐富性。
2. 貼近自然,使作文更為具體明晰。
學生時常感慨自己所見的美景不多,寫不出反映自然界美好的文章。那是因為他們不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開闊的田野、廣袤的天空、流淌的河流等都是美的。即使有學生認為的美景,但學生還是常常無法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繪本的學習可以帶領學生漫步在繪本所描繪的美麗風景中,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在腦海中形成明晰的畫面,并用富有情感的文字,表達想象中的畫面。如筆者帶領學生學習繪本《夏天的天空》。傍晚時分,廣闊的原野上綠草叢生、鮮花盛開,動物們在原野上無憂無慮地生活。繪本呈現的是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一朵朵白云在天空中盡情表演,忽而變成騎士與火龍爭斗,忽而變幻成公雞、大象等,作者通過細致的刻畫,為讀者展現了一個多變的天空。學生從中感受到自然之美,產生親近自然的熱情,進而寫出情感豐富、條理清晰的文章。
3. 深入感受愛,使作文更生動可感。
現在許多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對父母給予的愛習以為常,不能從細節中感受父母的愛。教師可捕捉相關繪本圖畫里的細節,并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懂得感受身邊人深深的愛意。以繪本《媽媽的心》為例,書中展現了媽媽對孩子每時每刻的關心。如孩子生病時、不慎在人群中走丟時、對別人沒有禮貌時、學習第一個生字時……這些生活畫面,讓學生體會到了媽媽無處不在,無時無刻不關心、關愛著自己的孩子。接著引導學生回想并說說媽媽平時是如何關心自己的,繪本中存在的生活場景是否也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現過。同時引導學生感悟繪本中的表達方式,鼓勵學生用繪本中的句式和表達方式來寫出父母對自己的關心以及自己的感受,從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寫出的文章更生動可感。
4. 尊重學生差異,構建多元評價標準。
不同的學生對同一繪本有著不同的感受與理解,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和想法,制訂多元化的評價標準,保證學生多樣化的思維能得到肯定和鼓勵。對于同一題目,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構思,避免主題的雷同。以《感受自然》為例:有些學生從第一人稱的角度,記敘了自己與自然的某個故事;有些學生從第三人稱的角度,描述了別人與自然的故事。教師評價文章時,應該打破傳統的思維套路,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每篇文章,尋找文章中的閃光點,并加以肯定,以此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小學寫作教學中,繪本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些繪本通過故事的描述來啟發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張揚學生的個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在運用繪本進行教學時,要打破常規思維,豐富寫作內容。同時,還要尊重學生差異,構建多元評價標準,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作者單位:福建省羅源縣起步中心小學? ?本專輯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