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摘 ? ? ? ? ? 要] ?2015年隨著《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的發布,需要高校加強對貧困生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的培養,進一步優化貧困生的資助工作,完善貧困生資助工作,這對改善貧困生的家庭經濟狀況、實現教育的公平公正、提升貧困生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梳理國內外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現狀,指出雙創教育對貧困生資助工作的意義,探索提出雙創教育融入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的新方式。
[關 ? ?鍵 ? 詞] ?創新創業;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0-0086-02
資助的最終目的在于育人,在于幫忙貧困生擺脫家庭經濟的困境,良好的就業質量與雙創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2014年李克強總理在達沃斯論壇中首次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鼓勵全國人民尤其是大學生掀起一場“大眾創業”“大學生創業”的時代浪潮,雙創教育融入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應當成為當下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一個新的突破點。
一、我國高校資助工作的現狀
(一)貧困認定規范不足
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貧困生認定和審核工作仍是依據“高校學生家庭情況調查表”,貧困生在當地村(居委會)、鄉(鎮、街道辦事處)、縣或區民政部門所開具的三級貧困證明以及本人情況自述的申請書等進行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的申請,當地方政府部門調查表蓋章或是開具貧困證明時,部分地方政府機關不認真負責,上級政府部門存在不經核實輕易下定論,操作不規范,對下一級政府部門蓋章的證明進行二次蓋章認定;部分學生在遇到資助這類與金錢相關的事項時,為了一己私利,會在申報時弄虛作假;貧困生資格申請及其認定工作主要由班級認定小組及院系輔導員來開展,由于基數較大,在進行貧困對象認定時容易受主觀人為因素的影響,出現誤判。
(二)貧困資助形式單一
盡管國家也出臺了眾多的貧困生資助項目與資助政策,但這些資助手段的一個共同特點是集中于單一的經濟幫扶,忽略了對貧困生能力的培養與人格的教育引導。這也導致一些貧困生缺乏相應的感恩之心,甚至覺得成績好,拿國家的錢理所應當,進入社會后,缺乏回報社會、感恩學校的意識。有部分學生甚至拿著助學金肆意揮霍,購買一些奢侈的生活用品與高檔電子產品,這不僅影響了資助工作的實效,也讓其他學生對資助工作產生不認同的觀念,讓許多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因名額問題而失去受資助的機會。
(三)勤工助學制度不完善
勤工助學是學校學生資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盡管絕大部分高校都針對貧困生開設了勤工助學的崗位,但大部分勤工助學崗位仍是一些低技能含量的工作,如打掃衛生、食堂打飯、收拾餐盤等,對貧困生個人綜合素養、專業能力的提升幫助不大。此外,勤工助學崗位數量明顯不足,一些貧困生因此到外面從事發傳單、酒店服務員、餐廳送菜員等類似無專業技術含量的體力活來賺取少量的生活費,綜合素質得不到鍛煉和提升,有些涉世未深的學生甚至因個人信息泄露、兼職單位不規范等問題而被欺騙,甚至有部分學生因無知被利用而從事違法亂紀的事情。
二、創新創業的概述
2018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指出要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訓,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課程納入高校必修課體系。支持高校、職業院校深化產教融合,引入企業開展生產性實習實訓。由此可見,創新創業是解決就業的新突破口,創新創業教育對貧困生就業能力的提升有極大影響,是高校解決貧困生高質量就業的重要出路。對高校貧困生雙創教育旨在培養他們的創新創業精神與創新創業能力,通過雙創理論課程的學習使貧困生具備創新創業的意識與思維,了解創業流程與創業技巧;通過實踐課程的鍛煉,培養貧困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創業實踐能力,使貧困生不斷突破并發展自我。自信、自立、自強的品質是雙創者首要具備的品質,通過雙創的教育過程可以提升高校貧困生自我發展的能力,實現經濟上的自助與精神上的自強。
三、雙創教育對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的意義
(一)改善貧困生家庭經濟情況
當前階段,國家已經實施的各類資助政策以及各高校各具特色的幫扶措施,只是針對貧困生大學期間短暫性的經濟困難,其畢業之后如果無法就業或者獲得高質量的就業仍然難以改變其家庭經濟的困境。貧困生創業活動如果獲得成功,其自身與家庭的經濟困難將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緩解甚至消除,讓家庭從根本上脫貧。有些市場前景好的創業項目,更要飲水思源回報家鄉與社會,幫助家鄉人就業創業,帶領鄉村人民共同創業致富。
(二)完善貧困生的人格
在當前貧困生認定過程中,材料的真實性、可靠性問題成為困擾評定者的頭等因素。“誠信”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之一,是開展創新創業需要具備的重要品質。首先,對創新創業的人員開展創業就業培訓的同時開展社會誠信教育,在創新創業的教育過程中可以采取寫誠信征文故事、進行誠信宣言、簽訂誠信承諾書等形式進行誠信教育,培養貧困生的社會責任感及誠實守信的品質。此外,還可以開展一些因違背誠信而導致企業破產、創業失敗的反面典型案例的展示活動,通過這些反面案例的警示,讓學生對誠信問題心存敬畏之心,提升貧困生的誠實守信意識。
(三)增強貧困生的自信心與實踐能力
雙創教育在進行理論教育的同時,更加注重對人實踐能力的培養與鍛煉。通過邀請創新創業的導師為貧困生介紹當前就業形勢和人才需求特點,指導學生做好創新創業知識的汲取與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改進自我、提升自我;通過讓貧困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增強對貧困生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的培養;通過邀請一些成功創業人士來校進行宣講,分享創業經驗,增強貧困生的自信,為后期貧困生創新創業實踐打好基礎;此外,還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等培養模式,打通學習、生產、實踐融合的途徑。
四、雙創教育融入貧困生資助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一)聯合社會資源,拓展資助資金來源
將創新創業融入資助工作中,可以聯合更多的企事業單位、同行等來幫助貧困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可以讓企事業單位參與到貧困生創新創業培養過程中,一方面可以增強貧困生的實踐能力,為企業培養更多的技能適應型優秀人才;另一方面還能夠引起更多的社會組織與個人關注到這部分創業的貧困生,提供更多的創業經費來源。一些市場前景良好、發展空間大的創業項目甚至可以得到社會上部分投行的投資,幫助貧困生掃除學習、創業路上的資金障礙。如我校為降低貧困學子家庭經濟負擔,培養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與企業聯合開展“暖心營養餐”公益資助活動。企業為學校品學兼優的貧困生發放飯卡補助與計算機、英語考試資料等書籍,同時也為這些貧困生提供空課時間段有償實習平臺,幫助貧困生通過勞動獲得報酬,提升能力。
(二)搭建創業平臺,實現貧困生技能提升
校企合作、學徒制班是當下高校在技能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新手段,這也成為貧困生將理論賦予實踐、提升實踐能力的重要形式。如我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與某服裝連鎖企業開展了現代學徒制班的聯合培養模式,加入學徒班的貧困生從大二開始便進行單獨組班上課。一周五天的學習,其中四天是由學校與企業共同制定的課程計劃在校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余下一天學生直接去其連鎖門店進行實地實習,通過一年的學習、培養,這些學徒制班的貧困生掌握了非常翔實的服裝企業門店管理與銷售實務技巧,企業也非常歡迎他們畢業實習階段直接深入門店進行實習,大部分學徒制班的貧困生在門店工作不到半年的時間里便被提拔為店長,派往全國各連鎖門店進行店鋪管理。這一模式不僅縮短了企業人才培養的周期與成本,也為貧困生創新創業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實踐平臺,提升了他們的實踐技能。
(三)培育優秀人格,實現誠信自強
高校貧困生因其家庭經濟情況,普遍比較自卑,對自己缺乏相應的自信心,但他們又迫切希望改變這一現狀,創新創業教育恰好可以彌補貧困生在這方面的需求。通過創新創業中的誠信教育,可以培育貧困學生優良的人格,教會他們學會真誠待人、誠實做人;通過創新創業中的自立自強教育,可以培養貧困生頑強的毅力與奮力拼搏的品質,敢于直面困難,進而獲得創業上的成功。反之,創業的成功又能夠極大促進貧困生自信心的提升。如我校的180創業孵化園,每年均會對學校有意向創業、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的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培訓,滿足貧困生對創業知識、自身人格與實踐能力培養的需求。貧困生學員一旦有比較成熟可行的創業方案或者項目,均可以申請免費入駐學校180創業孵化園進行進一步的孵化,在此期間指導教師會不斷給予可行性方案或者項目政策、方法上的指導與支持,讓創業項目得到最大化的孵化。多年來,我校180創業園孵化出了“天空之城彩球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南京銳藝網絡傳媒有限公司”“景程盛世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學生成功創業的典型。這些成功典型極大地點燃了其他貧困生的創業激情,增強了他們的創業自信。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是一項新的探索與實踐。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也正是當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通過雙創能力的培育,幫助貧困生完善人格,提升實踐能力,解決家庭經濟困難的根源,讓貧困生資助工作真正變“輸血”為“造血”式資助,實現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的新突破。
參考文獻:
[1]周輝,王康,黃書悅.雙創視域下高校貧困生發展性資助體系研究[J].大學教育,2018(10):27-30.
[2]張瓊.“雙創”背景下大學生自主創業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45(4):451-456.
[3]王林生,金元浦.“互聯網+”“雙創”運動與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2015—2016年人文北京研究綜述[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4(4):33-40.
[4]王林生,金元浦.“互聯網+”和“雙創”時代的全國文化中心建設:2014-2015年人文北京研究綜述[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3(4):19-26.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EB/OL].2018-09-26.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