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慧玉 李善吉 覃錦蘭
[摘 ? ? ? ? ? 要] ?結合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和院系現有資源,以全面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目標,進行新型功能材料創新創業基地建設與專業密切融合的改革研究,確定項目的研究內容、目標、研究方案、關鍵問題以及研究成果。為大學生提供一個新型功能材料領域的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為教師提供一個關于新型功能材料領域的科研平臺,形成較完整的新型功能材料創新創業培訓方案,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關 ? ?鍵 ? 詞] ?功能材料;創新創業基地;專業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0-0113-03
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創新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潮流下,建立健全高職創新創業模式刻不容緩。盡管大部分高職院校已經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并開始理論和實踐的探索,但實現雙創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成功模式還有待完善,我國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不容樂觀,學校培養的人才往往與企業需求有一定偏差,企業所注重的敬業精神、創新思維、創新技能和綜合素質沒有引起教育者足夠的重視,學生創業意識淡薄、創業比例低、創業能力不強、創新成果少,這就要求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要以“培養創新型創業人才”為導向,以學校為主體,聯合企業等各方共同參與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制定、創新課程開發、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改革、人才培養評價和制度保障等各個環節,鼓勵高職學生進行自主創業,更早地與社會需求接軌,實現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石化工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產業,是廣東省三大新興支柱產業之一。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進程加快和廣東省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廣東省石化工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基本形成從上游原油開采、煉油、乙烯生產到下游合成材料、精細化工、橡膠加工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具有一定規模,成為我國重要的石化工業基地之一。隨著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化學工業產品結構的變化以及開發新技術的要求,精細化工產品必將愈發受到重視。精細化工和石油化工的發展必定可以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精細化工產品新型功能材料是指新發展起來和正在發展中的具有優異性能和特殊功能,對科學技術尤其是對高技術的發展及新產業的形成具有決定意義的新材料。精細化工功能材料不僅是發展我國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能源技術等高技術和加強國防建設的重要基礎材料;而且對我國基礎工業與傳統產業的改造和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還直接關系到我國資源、環境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新型功能材料制備的原料主要來源于石油化工,而石化工程系圍繞“特色引領、需求對接、創新機制、成果共享”的協同發展思路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保持著長期的合作關系,在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和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期,發揮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科技優勢,依托“(1)國家品牌建設專業——石油化工技術專業;(2)省協同育人平臺——石油化工協同育人中心;(3)國家級實訓基地——石油化工實訓基地;(4)省級公共實訓中心——廣東石油化工公共實訓中心”等品牌專業學科、省級育人中心和省級以上實訓基地,以企業新材料領域技能人才需求及產業升級要求為導向,基地研究方向符合企業主導產業需求和社會發展需求,著重解決企業和廣東省新材料領域相關行業和產業亟須解決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難題,并著力做好能產生重大經濟社會效益的關鍵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的推廣與轉化工作。
石油化工技術專業是依托廣東和珠江三角洲石油化工行業而設置的特色專業,2015年被確定為第一批省高等職業教育品牌專業,也是廣州市市級示范性建設專業。積極推行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教學模式,整合“知識、能力、素質”三要素,融“教、學、做、養”為一體,注重專業技能訓練。培養掌握石油化工行業專業知識和技能,能適應社會發展和本行業技術進步需要,具有自我發展和創新能力,能夠從事石油化工生產操作、產品質量檢測、生產技術管理和化工產品貿易的高端技術應用型人才。
結合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和石化系現有的資源,新型功能材料創新創業基地建設與石油化工技術專業課程密切融合,以全面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目標,搭建創業實踐平臺,以培養“創新精神,創業知識,創業實踐,創新技能”的綜合型、復合型、創新型創業人才為核心,通過整合學校與政府、行業、企業資源,實施動態優化“知識、能力、素養”三元復合人才培養體系。將具有前沿性、創新性、交叉性的基地科研項目包括聚乙烯的應用改性,聚丙烯的應用改性、納米/塑料復合材料的研究,納米防霉涂料的生產與應用等科研項目,引入精細化工專業課程的教學,學生全部參與基地項目,通過查閱資料、文獻匯報,制定方案,實施方案,結果分析總結等過程,完成專業課程新材料知識的學習與應用,學生在科研項目探究過程中掌握專業知識,培養獨立思維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新型功能材料創新創業基地項目促進專業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綜合能力。新型功能材料的開發、創新創業基地的建立與專業融合,對促進課程改革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研究內容和目標
(一)研究內容
1.建立和完善新型功能材料創新創業基地。
整合現有的實驗設施條件,并進一步完善材料加工及檢測儀器設備,如掃描電鏡、熔融指數測試儀、密煉機、分子量及分布測試儀等。
2.建立新型功能材料的教師科研團隊,制定相應的新型功能材料的科研方向及項目,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1)凝聚多領域、多學科、結構合理的優秀專業人才,組建新型功能材料教師科研團隊。
(2)以企業新材料領域技能人才需求及產業升級要求為導向,滿足產業需求和社會發展需求,確定新型功能材料的科研方向,包括基于聚丙烯、聚乙烯等塑料改性的功能高分子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納米/聚合物基復合功能材料的研究、納米防霉材料的研究、功能高分子發光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3)從各個方向產品的先進性和應用性著手,緊跟先進材料的發展趨勢,瞄準未來市場,從理論上制定各研究方向產品的實驗方案,并通過對各產品性能的測試,確定對各實驗參數的調整方案,通過實驗,找到獲得各產品性能優異的最佳制備條件;然后對性能優異的各產品進行應用研究,通過小試和中試,探討產品應用的最佳工藝條件,爭取將研究成果進行應用轉化,實現產品市場化。
3.結合創新訓練課程體系和新型功能材料的科研方向,設計相應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訓練項目,包括聚乙烯的應用改性,聚丙烯的應用改性、納米/塑料復合材料的研究,納米防霉涂料的生產與應用,理論與實踐結合,形成較完整的新型功能材料創新創業培訓方案,科研團隊指導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訓練,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二)改革目標
(1)新型功能材料創新創業基地建設與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密切融合,為大學生提供一個新型功能材料領域的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形成較完整的新型功能材料創新創業培訓方案,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2)建立一支優秀的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發團隊,為教師提供一個關于新型功能材料領域的科研平臺,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
(3)研制新型功能材料產品:如制備出性能優良、價格低廉的3D打印材料;性能優異的納米/聚乙烯復合材料;防霉納米涂料。
(三)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新型功能材料創新創業科研團隊的建立以及不同層次、專業成員的分工,包括創新課程體系的主講,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發,創業實踐項目的實施與指導等。
2.新型功能材料的科研方向的確定以及各個方向產品的研究思路與方案。
3.以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方法、創新思維為基礎的創新訓練課程體系以及與之對應的創業實踐項目的確定與實施。
二、項目研究方案
1.依托石化工程系、石油化工協同育人中心、國家級石油化工實訓基地、省級公共實訓中心、化工材料研發中心、有機合成實訓室等品牌專業學科、省級育人中心和省級以上實訓基地,建立新型功能材料創新創業基地。
2.目前團隊匯集包括有機、無機、高分子、設備、分析、應化等多學科在內的教授1人,副教授3人,高級工程師及工程師2人,助教2人,有博士學位的2人,有碩士學位的4人,都主持或參加過各類科研項目,是一批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專家骨干,是一支有使命感、能擔當、敢創新的團隊,將其組合成為新型功能材料的教師科研團隊。
3.以企業新材料領域技能人才需求及產業升級要求為導向,確定新型功能材料的科研方向,包括基于聚丙烯、聚乙烯等塑料改性的功能高分子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納米/聚合物基復合功能材料的研究、納米防霉材料的研究、功能高分子發光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并確定各研究方向的具體方案。
(1)查閱中外文獻,深入了解各個研究方向的最新進展,確定實驗方案,制定實驗計劃,購置相關儀器設備、藥品和材料,并進行初步實驗探討,邀請相關專家對研究方案進行指導。
(2)對各個研究方向的實驗參數進一步探討和優化,從理論上分析影響產物性能的各種因素,深入分析產物中各組成成分對產物性能的影響原理,探究各種條件對產品性能的影響規律,確認最佳實驗條件,篩選性能優良的產品進行初步應用研究。
(3)對產品應用情況進行分析,對部分子產品進行小試和中試,探討實際生產工藝,確認最佳工藝參數,部分產品達到實際應用水平,并實現成果應用轉化。
(4)科研團隊擔任創新創業課程講師和創新創業實踐訓練導師,通過鼓勵教師創新創業培訓進修,積極聘請外校有創業經驗或是企業家指導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和實踐。校內創新創業導師跟蹤學習其指導過程,通過校內教師團隊自身的傳、幫、帶,培養本土創新創業導師,提高創新創業實踐能力以及教學水平;構建以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方法、創新思維為基礎的創新訓練課程體系。
(5)設計新型功能材料科研方向下的創新創業實踐項目,即聚乙烯的應用改性,聚丙烯的應用改性、納米/塑料復合材料的研究,納米防霉涂料的生產與應用。同時注重引入“互聯網+”信息化教學方法,實現創新教學要求與行業崗位技能要求的對接,保障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都服從于和服務于創新能力培訓,從而滿足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要求,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本項目的特色與創新之處:(1)新型功能材料創新創業基地建設與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密切融合,通過整合學校與政府、行業、企業資源,實施動態優化“知識、能力、素養”三元復合人才培養體系以全面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目標,依托行業,發揮區位優勢和科技資源優勢。石化工程系擁有國家品牌建設專業、省協同育人平臺和國家級實訓基地,有強大的理論平臺支持,保證新型功能材料的理論研究和實驗論證;同時擁有高分子材料各性能檢測及成型加工的儀器設備以及材料生產、銷售一條龍的工業化流程,保證研究成果的應用轉化。(2)構建以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方法、創新思維為基礎的課程體系及相應的創新創業實踐項目,理論與實踐結合,形成較完整的新型功能材料創新創業培訓方案,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三、項目的研究基礎和成果
(一)研究基礎
本項目所在院校非常重視教學改革和科研,對申請項目給予大力支持和鼓勵,經費支持及其使用管理機制,為本項目的實施提供了可靠保障,項目組有一支高質量的教育、教學、研發隊伍,有理論和實際生產經驗豐富的專家、領導,有實驗和分析經驗豐富的成員。因此,本課題的研究具備良好的實驗基礎。
1.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本團隊匯集了有機、高分子、材料、化工、應化等多學科在內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碩士等,都主持或參加過廣東省的各類科研及教改項目,發表了高水平學術論文幾十篇,申請和授權各種專利十幾個,為本項目的順利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具備良好的實驗條件。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石化工程系已獲得廣州市創新學術團隊項目立項,現正有序進行;石化工程系擁有石油化工技術專業、石油化工協同育人中心、石油化工實訓基地、廣東石油化工公共實訓中心等品牌專業學科、省級育人中心和省級以上實訓基地,購置有以下儀器設備,為本項目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研究硬件(詳見附表)。
(二)項目預期的成果和效果
新型功能材料創新創業基地建設與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密切融合,為大學生提供一個新型功能材料領域的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形成較完整的新型功能材料創新創業培訓方案,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建立一支優秀的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發團隊,為教師提供一個關于新型功能材料領域的科研平臺,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
研制新型功能材料產品:如制備出性能優良、價格低廉的3D打印材料;性能優異的納米/聚乙烯復合材料;防霉納米涂料。
參考文獻:
[1]侯慧玉,袁寧寧,王婕,等.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導向的精細化工專業課程體系的探索與構建[J].輕工科技,2015(12):178-179.
[2]侯慧玉.技能大賽引領下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探索研究:以石油生產精細化工專業為例[J].當代職業教育,2016(2):107-109.
[3]黎彧,馬麗南,向華.提高化工類高職生自主創新能力的教學實踐研究[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11(9):53-58.
[4]韋國燕.創新創業教育在高職計算機類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建設[J].計算機教育,2011(5):41-44.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