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慶 白寶田
[摘? ? ? ? ? ?要]?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為了更好地實施評價行為,更大地發揮評價作用,教師必須依據多重評價標準、多元評價方法以及多變的評價過程等。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對比改進前(指的是傳統教學)和改進后(指的是引入信息化教學平臺后的教學)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評價的現實狀況,深入探究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的評價。
[關? ? 鍵? ?詞]?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9-0026-02
評價是一個羅盤,能夠讓學生迷途知返;評價是一把推手,能夠讓學生勇往直前;評價是一根標尺,能夠讓學生知錯糾錯……于教學而言,評價的作用至關重要、無可替代。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因此,實操教學,即實際操作教學,也就成了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學科教學的重中之重。為了著力提升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的效益,教師必須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進行評價。
時下,隨著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的評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也就使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的評價更加富有成效。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對比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改進前后教學評價的實際情況,深入探究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評價。
一、改進前教學評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直以來,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就是教師提升實操教學效益的有力推手。然而,在改進前的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的標準與實際崗位脫節、教學評價的方法與實際情景脫節以及教學評價的過程與實際學情脫節等。正因為如此,教學評價在促進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效益方面的作用也就大打折扣。
(一)教學評價的標準與實際崗位脫節
教學評價是衡量每一位學生學習狀況的一把標尺。因此,教學評價必須有全面、細致、科學、系統的標準。唯有依據全面、細致、科學、系統的評價標準,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教師的評價結果才會更加具有信度與效度。
然而,在傳統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過程中,絕大部分教師通常情況下只通過書面評分或口頭評分的方式來評估學生的實操成績。在此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實操評價僅僅依靠學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的具體表現以及學生的實操結果。不僅如此,教師在通過書面評分或口頭評分的過程中也沒有明確清晰的評價標準。這就使教師的評價過程缺乏效度,評價結果缺乏信度。
尤為重要的是,在改進前的傳統教學中,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的評價標準自始至終與實際崗位脫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畢業之后即將踏上工作崗位,因此,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社會培養一批又一批實用型計算機人才。而歸因于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評價標準與實際崗位脫節,所以就會導致中職學校培養的計算機人才缺乏市場競爭力。
(二)教學評價的方法與實際情景脫節
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切不可一招吃遍天下。相反,教師要依據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更為有效的評價。
回首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傳統教學,教師雖然適時地對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具體表現給予評價,但是,教師的評價方法卻鮮有變化。如此一來,教師一概而論的評價方法就會與實際教學情景顯得格格不入。而這也就使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評價的實效每況愈下。
因此,教學評價的方法與實際情景脫節是傳統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評價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教學評價的過程與實際學情脫節
教學評價的過程理應與學生的實際學情“交相呼應”。然而,在傳統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評價過程與學生的實際學情時常會出現脫節。教師的評價結果之所以與學生的實際學情脫節,主要是因為教師在對學生的實操過程進行評價時,不能夠密切關注學生在實操過程中的各種具體表現。當然,并不是教師不想去關注或者沒有去關注,而是受制于教師的時間與精力,教師無法全程關注每一位學生在實操過程中的具體表現。
顯而易見,與學生實際學情脫節的教學評價既不能準確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也不能將評價的各種功能發揮出來。
二、改進后教學評價過程中凸顯的效果
現如今,隨著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實操教學的評價也發生了一些可喜的變化,如有了多重的評價標準、多元的評價方法以及多變的評價過程等。
(一)多重的評價標準讓評價更加科學合理
評價標準是評價之根本依據。和改進之前相比,改進之后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評價有了多重的評價標準。正是因為多重的評價標準使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的評價過程與評價結果變得更加科學合理。
當前,中等職業技術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實操教學的多重評價標準不僅緊緊圍繞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大綱,還緊密結合各種與計算機學科相關的工作崗位的實際情況。
比如,在“院校信息化系統教學端”,教師給出的每一項任務和每一個要求都是依照企業模式制定的。因此,每一項任務的評價標準也是與企業實際崗位接軌的。這樣一來,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就自然而然地嚴格對照與企業實際崗位接軌的多重評價標準規范自身的實操行為。憑借實操過程,學生能夠扎實學習一些企業實際崗位需要的實用技術,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就能體會到實際崗位的效果,學生的崗位素養和適應能力也能夠得到大幅提升。
不難發現,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而言,教師所依據的多重評價標準就好比是他們的行動指南。對照多重的評價標準,學生就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發展自身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以便更好地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需求。
(二)多元的評價方法讓評價更加合情合景
依據不同的評價標準,針對不同的評價對象,結合不同的評價情景等,教師采取的評價方法也會大相徑庭。教師唯有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恰如其分地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才能使評價更合情合景。
相比于改進之前,改進之后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評價中涌現出了多元的評價方法。聚焦教師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過程中對學生的教學評價,就會發現大部分教師都能夠靈活自如地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對學生的實操具體教學進行合情合景的評價。
比如,學生的實操作業通常情況下會以視頻的形式上傳至“院校信息化系統教學端”指定的位置。在評價學生實操作業的時候,教師會采取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小組共評以及教師點評的方式。學生自評,具體而言,就是在學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創作之后,圍繞自身在實操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獲得的點滴感悟、出現的一些不足等進行深度自評。相比于傳統教學而言,學生可以通過回放視頻觀察自身在實操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所以學生自評的效度與信度更高。學生互評,則是教師組織學生通過觀看平臺中的視頻,在線互相評價同學的實操過程。事實上,學生在線互評的過程也正是一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過程。此外,改進之后的小組共評和教師點評等均是立足于平臺在線進行的。
當然,教育信息技術在不斷發展,教師的評價方法也是與時俱進的。因此,教師要與時俱進地依據不斷更新的教育信息技術,優化完善自身的評價方法,據此將評價的作用最大化。
(三)多變的評價過程讓評價更加富有成效
教學效果的評價主要包括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在改進之后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評價過程中,教師能夠實現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的完美結合。
具體而言,改進之后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主觀評價主要由學生完成,而客觀評價則主要由平臺完成。在改進之后的主觀評價過程中,學生通過組內討論和評價,他們就會發現實操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即知即改。憑借主觀評價,每一位學生的演講能力、互助能力均能夠得到提升。與此同時,整個實操教學的課堂氛圍也變得更加活躍了,學生對實操教學內容的興趣也更加濃厚了。在改進之后的客觀評價過程中,當學生順利完成一項任務之后,平臺都能及時給出準確、公正的評價。如此,學生不僅能夠及時知道自己的完成情況,還能夠依據平臺給出的客觀評價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以及彌補自己的不足等。
舉例來說,以“臺式機組裝”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的賬號登錄“院校信息化系統教學端”,進入模擬實操訓練平臺。在模擬實操訓練平臺中,學生完全可以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組裝“臺式機”。在學生組裝完成并提交作業之后,平臺就會清晰地顯現出學生在組裝“臺式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聚焦平臺中所顯示的一目了然的問題與不足,學生就會有的放矢地改正自己的錯誤以及彌補自身的不足。平臺客觀評價的作用也就充分發揮出來。
相比于改進之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的評價過程發生了顯著變化。而正是這種變化使評價過程有效解決了主觀評價準確度不高的問題。同時也使評價過程更加富有成效。
三、結語
作為一名任教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多年的教師,筆者切身地感受到了改進之前與改進之后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教學評價發生的顯著變化:多重的評價標準使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評價更為科學合理;多元的評價方法使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評價更為合情合景;多變的評價過程使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操評價更為富有成效。如此,評價在提升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實操教學效益方面的作用也就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歸功于評價的巨大作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實操教學的效益就會大幅提升,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也就能夠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龔飛宇.《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探討[J].華夏教師,2017(14):14.
[2]吳振東.淺談《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的探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0):13.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