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云川
[摘 ? ? ? ? ? 要] ?沒有職業教育現代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本科職業教育試點標示著我國開啟了深化教育改革、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新篇章。本科職業教育作為一個新事物,要從加強黨建、解放思想、改善民生、完善條件等幾個方面推進建設。
[關 ? ?鍵 ? 詞] ?改革;本科職業教育;大發展
[中圖分類號] ?G710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0-0222-02
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報告中指出要“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反復認真地閱讀和學習了十九大報告全文,深深觸動了我教人化人的初心。
2018年10月,教育部啟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改革試點工作,我校作為全國首批、15家試點高校之一,肩負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改革的先鋒和探索者,可謂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2019年1月,國務院正式下發《關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沒有職業教育現代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
2019年5月,教育部正式發文(教發函〔2019〕36號),批準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更名為“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成為我國首批15所本科職業教育試點高校之一。本科職業教育的試點標志著我國正式開啟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新篇章。
在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過程中,教育者特別是教育管理者應當具備創新精神、批判精神和人文精神。在推進本科職業教育大發展的道路上,我們必須要有勇于創新創造的開拓意識、敢于存疑存思的批判精神、善于關注關愛的人文情懷,接受并支持新鮮事物,允許并包容不同聲音,關心并尊重基層民生。
一、加強黨建是保障
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領導一切。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國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和辦學方向,也決定了職業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這是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職業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
加強黨建,要堅持和加強黨對高等教育的領導貫穿國家授權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和監督作用,確保職業教育更好地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重大決策部署,更好地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更好地保障本科職業教育按照黨的要求辦學立校、教書育人。本科職業教育要加大黨建力度,理順黨組織隸屬關系,健全黨組織參與決策和監督機制,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要選好管好學校各級基層黨組織書記,從嚴做好黨員的發展和教育管理工作,提高黨性覺悟和素質能力,充分發揮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鞏固本科職業學校的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陣地。
二、解放思想是驅動
本科職業教育作為新生事物,我們必須要解放思想,用開闊的視野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它。因此,本科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要堅持改革求發展,解放思想求創新。高校領導需格局高遠,思想開明,能夠包容不同的思想,聽取不一樣的聲音,對外向先進地區和學校學習請教,對內可以向全校師生征集關于教育教學、黨建思政、行政管理、招生就業、創新創業、后勤服務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同時要經常性地利用網絡調查、“校長信箱”“書記有約”等多種方便快捷的方式鼓勵全校師生為學校本科職業教育的建設發展建言獻策。
本科職業教育的發展還要創建更加合理的管理考核機制,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績效管理機制,盡量減少或者避免人工主觀評價,應以具體工作事務和任務效果為依據。因此,在推進本科職業教育改革時,高校務必要建立有效的管理考核機制,進好人才,用好人才,管好人才,形成良性循環,避免不正之風和人才流失。
在隊伍管理上,高校可以建立一定周期的輪崗機制,進行多崗培養,輪崗鍛煉。這種輪崗機制可以有效地進行后備干部的培養,增強各部門各崗位的互信互諒,提高教職工的全局意識,打通基層員工的上升通道,同時可以避免故步自封、不思進取的享樂主義和各自為政、拉幫結伙的狹隘主義。
三、改善民生是基礎
本科職業教育是一個全新的事物,肯定會有一個被認識和接受的過程。度人先度己。身為本科職業教育的試點學校和先行者,高校的教職員工先要自信自強,要堅信本科職業教育這一新生事物是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發展力的。如何做到自信自強呢?最基礎也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改善民生,使教職工安居樂教,安職業教育居處,樂本科職業教育。高校要引得來優秀人才加盟并留得住優秀職工安心工作,也必須先要做好民生工作。重慶市首批“教育工作終身貢獻獎”獲得者、新中國成立60年重慶教育功勛人物、我校終身榮譽校長劉興鼎教授在任時就鄭重提出要“改善民生”,“要把群眾的喜怒哀樂擺在心上,問寒問暖,進步共勉,喜悅共享,困難互幫”,要讓“大庇機電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這極大地提高了廣大“機電人”的職業自信和道路自信,激發出更多更強的正能量和向心力,為學校未來又快又好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學校連續十年為教職工提升薪資待遇,并已建成兩棟教職工高層住宅,努力保障和滿足廣大教職工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極大地促進全體教職工自覺主動地追求本科職業教育的“樂業”。
作為學校,最大的民莫過于學生。現在的青年大學生,家庭條件不比以往,主體意識大大增強,對各方面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我們應當了解并尊重他們,遵循青年成長的規律,遵循教育管理的規律,以爭取他們對學校的理解和對老師的尊重。我們要避免勉強推行甚至強行開展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活動,如若不顧廣大學生的意見強行實施,必然會引起青年學生心中的不滿情緒,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學生與老師的對立甚至怨校罵校。因此,高校應充分尊重青年大學生,涉及學生管理的事宜要提前了解“民意”,平常要經常收集“民生”,最關鍵的是要切實解決“民怨”。針對學生反映集中的問題,學校應當且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及時解決,特別是針對多屆學生多年共同反映未果的問題務必高度重視,以改革之心堅決處理,提高廣大學生的獲得感和主人翁意識,有力有效地增強學生的愛校情懷,爭取讓每一個學生主動自覺地向社會宣傳展示學校和職業教育,提高職業院校和職業教育的社會美譽度。
只有尊重民意,方能和諧發展;唯有改善民生,方可持久發展!尊重民意,改善民生,才能真正建設出“學生滿意的學校”。
四、完善條件是前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辦好本科職業教育,建設良好的軟硬件條件是必要且必須的。在加強軟硬件建設時,高校要堅持兩手抓,且兩手都抓得硬。硬件上,學校要加強圖書館藏書建設,完善網絡搜索資料,加強建設各專業學生的實習實訓條件,增加實踐課時和實操訓練,增強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國家和社會著力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軟件上,學校堅持“隊伍強則學校強”,要高度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對外引進了高層次優秀教師,對內培養高忠誠度優秀員工,努力充實了整個教師隊伍力量,提高整體教育教學水平。軟硬件一起建設,共同推進本科職業教育大發展。
推進本科職業教育,必須要加強內涵建設。職業專科高校要以辦學層次升格本科為契機,以升促建,以升促管,努力推進專業和學科建設,提升職業教育的競爭力;要注重科研教學和智育、德育平衡發展,緊密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努力實現“三全育人”。同時,高校還通過發揚校訓精神、建設校史陳列室、組建校友會、舉辦校慶日活動等多種方式增強學校的文化內涵建設,不斷增加學校的文化底蘊。
李克強總理2014年考察重慶時提出,中國發展需要發揚的“負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擔當、不負重托”的“棒棒精神”。同樣,在全面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中,我們要發揚“棒棒精神”,攻堅克難,迎難直上,協調各方資源,調動各方力量,建設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為本科職業教育的發展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
五、培養人才是目的
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本科職業教育發展,我們首先要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堅定樹立“能讓衛星升空的人是人才,能讓馬桶不漏水的人同樣是人才”的正確人才觀。本科職業教育要加強學生專業技能學習,加大學生專業實操的課時比例,建立實操占半——在校學習期間的實操實訓占總學時的一半以上、“1+X”雙證書——畢業證加至少一個職業技能證、校企雙培養——根據校企雙方實際分別安排在學校和企業學習培養(如分別安排10個星期、2個月、1個學期等的“10+10”“2+2”“1+1”)等制度;實施寬進嚴出,面向中學、企業和社會進行寬口徑錄取學生,以現代職業教育的大改革、大發展加快培養國家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在推進本科職業教育過程中,高校要注重學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引導青年學生鍛煉身體素質,培養宿舍生活習慣,關注身心健康,提高專業技能,培育創新意識。高校應堅持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輔導員思想政治的引領和學生自主管理的培養,協調發展,為培養“具有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敬業精神”的本科職業人才而不懈努力。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當今是多元化的世界,是多元化社會,人才也應該是多元化的人才。我們要在堅持本科職業教育以培養本科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主流的基礎上,鼓勵和支持其他類型人才的多元化發展。要尊重并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著力培養和樹立學生的核心競爭力,要樹立學專業的技術能成才,學非專業的興趣也能成才;就業能成才,創業也能成才;文能成才,武也能成才;地方能成才,部隊也能成才;城市能成才,農村也能成才的多元化發展觀和成才觀,形成百花齊放、百花爭艷的欣欣向榮之景。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期,職業教育領域也已經步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進本科職業教育探索和發展進程中,我們要用自我革命的精神艱難前行,要忍受壯士斷腕的陣痛,要拿出抓鐵有痕的魄力,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大破大立,努力推進教育事業大改革,促進本科職業教育大發展,為我國各個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參考文獻:
[1]楊兆山,陳煌.堅持辦教育的人民立場: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全國教育大會重要講話精神[J].現代教育管理,2019(1):1-7.
[2]教育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J].教育科學論壇,2019(6):3-9.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