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雯
【摘 要】“未完成”元素的理念在世界設計史上一直有所表現,將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運用在服裝設計上,通過不同的組合混搭表現不同的效果,在文中列舉了幾種行之有效的工藝表現手法并闡述了其表達效果,以及“未完成”元素如何運用以及影響。根據當今科學技術與設計理念,從而探討它在未來服裝行業的發展趨勢,擴展設計思路,引起更多的研究創作。
【關鍵詞】服裝理念;再次設計;未完成元素;服裝表現
中圖分類號:J523?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3-0121-01
現代環境下,人們對服裝要求越來越看重,需要提出一些新的服裝理念構想來刺激人們的視覺感受。在相互影響和混搭的作用下,設計理念在這樣的影響下,在設計師的全新演繹下,全新豐富的視覺感受得以呈現出來。
一、“未完成”元素的服裝概念
研究“未完成”元素在服裝中如何體現未完成概念,以及用不完整來表達設計師的態度和想法,表現出局部或整體的夸張以及個性,希望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美感。人們開始關注這些看起來與眾不同的服裝,并給消費者帶來幽默樂趣。在服裝的設計上進行一些別出心裁的細節設計,讓衣服看上去并不完整,有所空缺,讓人有無限思考的空間。
二、“未完成”設計理念在服裝中的表現與應用
“未完成”的設計在服裝中的表現是多樣豐富的,應用也是越來越廣泛,其延伸而來的營銷手段也是多種多樣,在服裝中的表現主要是在部分和整體的協調方面,各有各的不同的視覺效果以及呈現出來的美感,不僅是在服裝效果表現上獨樹一幟,“未完成”設計理念還強調動態的展示效果,在秀場上的展示也被設計師作為“未完成”的最后一步,給觀眾增加看點和樂趣。
(一)“未完成”元素設計局部和整體分別的表現。服裝的局部是指背部、褲腳、胸口、口袋等部位。在這些局部部位進行“未完成”元素設計,能夠在視覺上起到加強服裝輪廓感的作用。
在整體的手法上講求整體設計表現形式,例如重組、疊加。在整體上,在面料和色彩的選擇上更加大膽也尤為重要,對于面料軟硬、厚薄的搭配、色彩上近似色和對比色的運用也更加細致,視覺效果更加突出。
(二)“未完成”在服裝展示過程中的表現。山本耀司的服裝秀中最精彩的莫過于“逆向穿衣”環節,模特穿著象牙白絲綢制成的鯨骨裙“Secret Dress”緩緩走來。超模當場把“婚紗”的手套、頭紗、裙擺、褶皺等紛紛卸除,只留下利落素雅的抹胸連身裙。模特的自我解構、肆意更衣的場面讓現場掌聲雷動,這場打破傳統時裝展示方式的服裝秀讓人記憶猶新,秀場上體現的是未完成的服裝,在秀場上卸除的過程正是在完成服裝的展示。
三、“未完成”元素在服裝表現形式上的探究
通過重組、撕破、磨破、不對稱、面料的對比等表現手法來表現“未完成”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對于國內外的流行趨勢進行整合,在面料、款式上設計尋求突破,并且在大膽與實用之間尋求平衡點,釋放潛在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深入解讀“未完成”設計理念為代表的設計風格。
在鎖定了牛仔布為主要面料后,在“未完成”的設計理念下進行款式的設計,服裝的效果希望是未完成的牛仔服的各種表現形式,一款較黑色和藍色的牛仔服在色彩上形成對比,而輕柔的西裝面料和硬挺的牛仔布在肌理效果上形成對比,在款式上采取未完成設計理念中的重組、疊加、破洞、鏤空、拼接等元素來表現“未完成”的服裝效果。
在這樣的款式和面料上運用各種工藝手法,更自如地表現設計想法。親身體驗了“未完成”元素在服裝設計上運用的全過程,拓展了設計理念和工藝手法,以及更自如地運用設計表現手法,從中也感受到了“未完成”元素應用的樂趣所在,引起自己對于設計的更多思考,以及對于市場需求和設計師創作之間的考慮。
四、“未完成”元素與現代科技結合形式探究
激光雕花技術是利用激光雕花鏤空雕刻機,根據設計師的設計,對面料進行激光雕花,在服裝市場已經有了廣泛應用,并且能符合消費者的特殊需求。在皮革上多有運用,在皮革的硬朗氣質上增加特別的個性,使設計多元化,也讓“未完成”元素運用普遍。
如今3D打印技術在服裝上已經有了應用,在維多利亞秘密的秀場也已經看到精彩的表現,也看到了打印技術的突飛猛進。3D打印技術對服裝產業是極大的創新,為未來的設計產生了無限的可能性。
五、結語
“未完成”設計理念其實也就是設計師故意未完成的作品,人們對于過于完美的作品更多是欣賞,缺少探究的好奇心,但是對于不完整、未完成的作品,人們會想去挖掘它不完整、未完成背后的原因,選擇“未完成—牛仔”這一主題便是考慮到實用性和創意性,結合市場,在多維度、多角度、多空間的創意下,嘗試“未完成”這一設計理念的可操作性,獲得更多消費者和設計師們的認可。
參考文獻:
[1]陳潔.服裝設計視覺詞典[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2]艾黎生·吉爾.解構主義服裝、服飾理論[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1998.
[3]馬紅賓.服裝設計與結構主義[J].美與時代,2008,2(3):16.
[4]大衛·哈維.后現代性的條件[M].布萊克維爾出版社,1990.
[5]Choi AmyS,Murphy Robert,KrystonCourtney.Women's Wear Daily[M].America:Deconstructing Fashion,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