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冰



摘 要:1956年,首都博物館入藏了明司設監太監蘇瑾墓出土的2件套文物,該墓發掘于永定河引水工程西便門工地,發掘和出土情況未被公布。文章對這批文物進行了簡要整理及初步研究。
關鍵詞:太監墓;墓志;黑釉瓶
1 蘇瑾生平簡介
蘇瑾(1478—1532),號玄清,云南騰沖人,1485年選入掖廷,1494年跟隨恭睿獻皇朱祐杬到封地湖廣安陸州(今鐘祥市),隨侍多年,盡忠職守。1521年,明世宗朱厚熜繼位,厚待蘇瑾,提為司設監太監,負責惜薪司,掌宮內所用薪炭。因其“公蒞政無纖芥茍取,以敬慎自勵,人咸服其德”,被賞賜蟒衣和玉帶。
蘇瑾在受命管理振威營的軍務期間,軍紀嚴明,深受愛戴。墓志記載:“公于軍律整齊,嚴肅卒伍,皆懷惠而畏威。”后被特別恩準可以騎馬出入禁內。
蘇瑾生性淡薄,不喜浮華,喜歡讀書,專注于老子、莊子之學。曾重建京師白云觀,亦是其所葬之地。白云觀碑為顏頤壽所撰,謂“乃若司設監太監蘇公瑾,忠勤匪懈,乃于侍奉之暇,相視厥址,諏吉興工”。
2 出土文物概況及初步思考
根據目前資料,該墓的發掘和出土信息不足,發掘地為永定河引水工程西便門工地。據墓志記載,此地是當時的“宣武關外白云觀之后原”。目前,館藏該墓出土文物2件套,其中墓志1件套,瓷器1件套。
2.1 墓志
蘇瑾墓志1合2件(圖1),分別為志蓋和志底。兩者均為方形,大小相同。均長63厘米,寬63厘米,厚9.5厘米。志蓋為篆字,分為4行,每行3字。內容為“明故司設監太監蘇公墓志銘”。志底為楷書,共29行(圖2)。首題為“明故司設監太監蘇公墓志銘”。歐陽鐸撰,簡霄書。墓志錄文見附錄。
2.2 瓷器類
明黑釉小瓶(圖3),高5厘米,口徑1厘米。小口,折沿,削肩,直腹,黑釉,釉不到底,黃色胎。黑釉瓷器是中國古代瓷器中最常見的品種。宋代以后,民間大量生產黑釉生活用瓷。明代初期,景德鎮成為制瓷中心。黑釉瓷品種較少,且燒造質量不高。后期隨著彩瓷以及顏色釉的迅速發展,黑釉瓷器逐漸消失。
墓主人生活年代為明代中期,墓中出土的此件黑釉小瓶,燒造質量和水平都差強人意。因目前發掘報告和資料匱乏,此件作為可確定此墓出土的器物,具有一定的實物研究意義。其具體功用有待考證。
3 總結
根據蘇瑾墓志記載,其一生恪盡職守,軍功赫赫,深受皇恩。被賜蟒衣和玉帶,且可騎馬出入禁內,足見其地位和受重視程度較高。因其墓發掘報告和相關資料匱乏,無法了解墓葬情況,現可明確為墓中出土的文物較少,且品質極為一般。墓志記載:“公性淳良,不喜浮華,雖貴顯而心甘雅澹。好讀書,猶篤志老莊之學。生平無所嗜,惟善是樂。”且如前文所述,其曾重建京師白云觀,逝后葬于此地。在此推測,其墓葬的出土情況正是其淡薄一生,專注老莊之道真實寫照。
附:墓志錄文
明故司設監太監蘇公墓志銘
賜進士第翰林院學士直奉大夫兼修? 會典? 經筵官泰和歐陽鐸撰文
賜進士出身奉政大夫大理寺右寺丞前監察御史臨川簡霄書
榮祿大夫署中軍都督府兼理營事陽武侯東魯薛翰篆
嘉靖壬辰正月二十有七日司設監太監蘇公以疾終于正寢聞于
上賜彩幣寶鏹遣司禮監官郭公璇以禮治葬先事郭公具所述事狀令幕賓蘇奉
衰绖造予征其銘以光泉壤予辭不獲乃錄于左按狀公姓蘇諱瑾號玄清嘗
于私第之側構軒一楹環以云根花卉題曰凝翠以為燕居之所因又以為別
號焉其先為云南之騰沖人自大父已上皆不仕父亦隱德弗耀母氏甚賢淑
公生而涓秀靜好父母極鐘愛之甫八齡輒知孝讓若老成人遇日者見而奇
之曰此兒非常人也異時必日近
龍顏當職之以驗吾言成化乙巳選入? 掖廷越弘治甲寅
恭睿獻皇帝之國安陸以公謹厚在選有之及隨侍幾三十年寅畏小心克恭乃職
正德辛巳我
皇上入承大統耆舊不遺而公得寵遇焉且念公勤勞歷擢司設監太監署事惜薪
司公蒞政無纖芥茍取以敬慎自勵人咸服其德
上知加賜蟒衣玉帶歲給祿米有差公愈紓忠悃昕夕未嘗敢怠尋受
命攝振威營戎務公于軍律整齊嚴肅卒伍皆懷惠而畏威由是
恩賚更隆出入得控轡? 禁內公每政暇謂其僚屬曰某本草茅幸際明時叨居
清近思無仰答惟傾此赤心耳公性淳良不喜浮華雖貴顯而心甘雅澹好讀
書猶篤志老莊之學生平無所嗜惟善是樂至是卒春秋五十有五距其生則
成化戊戌八月十五日卜以卒之年三月十二日乃窆于宣武關外白云觀之
后原嗚呼公之生榮死安斯亦足矣疇昔以愛
國為心斯亦善矣惡無銘焉乃為之銘銘曰
維公之生? 瀾滄之英? 顏溫性靜? 外和內明? 在昔
藩邸? 惟罄厥誠? 扈
圣登極
恩渥匪輕? 乃樹勞績? 孔彰厥聲? 人孰無死? 公沒實寧? 瞻彼高原
蘿檜青青? 秘宇前肇? 瑞靄亭亭? 公藏于斯? 百世其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