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永鴹
摘 要:讓小學生帶著問題和思想進入到數學課堂,通過先做后學,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從而實現“教是為了不教”。而前置性作業就充分體現了“先學后教”的生本教育理念,從而基于認知水平以及生活經驗對數學內容進行前期的嘗試性學習,以此作為課堂教學的起點,就生本教學中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前置性作業做一探索。
關鍵詞:生本教學;“空間與圖形”;前置性作業
讓小學生帶著問題和思想進入到數學課堂,會對學生學習數學起到重要作用,也就是說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教學。為此,以學生為本的“生本教育”走入數學教學,其通過先做后學、先學后教、先會后學,通過將學生的學推到一定的地位,讓教師的教成為輔助,以學定教,從而實現“教是為了不教”。
一、了解教材學生,設計直觀簡單
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空間與圖形”是四大學習領域之一,引導小學生學好空間與圖形知識,能夠對發展小學生的能力與智慧產生重要意義。因此,生本教學中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前置性作業設計,就需要教師對該知識教學中的難點問題進行梳理、歸納、分析、探究,并積極尋求對策。在這一學習內容中,有幾個難點,一是把握概念內涵難,在理解概念時會遺漏本質屬性;二是形成空間概念難,難以正確分析圖形及其內在的關系;三是理解推理過程難。小學生對這部分數學知識的認知實際就是——直觀依賴性強,開展具體演繹能力弱。作為教師設計前置性作業,必然需要深入了解教學內容,設計“空間與圖形”前置性作業時應該遵循低入、簡單、開放的原則,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規律相契合,做到簡單與直觀。
二、布置前置作業,強化初步認知
結合“空間與圖形”這一學習內容的獨特性,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在教學前有必要安排前置性作業,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一種“需要”,主動聯系生活實際,發揮主體作用,初步觀察所學內容,借助一些具體的操作實踐作業,讓學生動手嘗試,制作簡單圖形,為新課的順利學習做好準備,并調動已有經驗培養學生充分分析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師通過創設與課本相近的情境,培養學生的獨立操作和實踐能力,有助于所學內容深入理解和靈活掌握。同時,教師可以將課時的教學要求全面具體提出來,從而讓學生在作業過程中主動地去認識,并通過自學把握要點,為下一步的交流討論做鋪墊。如,在教學“梯形的認知”一課前,基于做平行四邊形的體驗經歷,教師讓學生自己動手尋找材料做出梯形。又如,在“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這一教學中,教師一開始創設情境,布置的前置性作業就是讓學生自己動手量一量、擺一擺、折一折、比一比等,為新課學習做好準備。
三、交流作業心得,形成探究氛圍
生本教學的理念就是要讓學生成為主體,因此,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下一個環節中,搭建小組合作學習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充分交流討論,通過對前置性作業中的完成程度、理解以及認識、自己采用的方法等進行交流,從而確定前置作業的正確答案。如,“梯形的認知”教學的前置性作業一布置,學生個個動腦動手,充分利用已經學過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以及平行四邊形等,通過剪掉一個角、拆掉一個角、添上一條線等方法做出梯形。在這些方法中,其中一名學生利用三角形制作梯形是采用折去一個頂角而得到了梯形的方法,這一做法引來其他學生的熱議和討論,經過討論,大家發現的細節問題就是:當三角形折去頂角時,這一折痕必然要與底邊保持平行,只有滿足這個條件,才能夠得到梯形,這也無形中突出了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特征之一。也有學生利用正方形的紙做成了梯形,其方法就是先將正方形對折,再剪去一個角,之后展開,就得到梯形。而學生總結自己做梯形的“秘訣”是:這個梯形是個軸對稱圖形——等腰梯形。不少學生紛紛模仿這一方法做梯形,結果印證了該名學生的說法。通過小組匯總本組學員的作業成果,進一步交流討論,各自講解解決問題的思路,所采取的解法以及如何得出答案的具體策略,從而初步生成這一節課的主干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各小組適時補充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加深印象。對在匯報過程中產生的疑問,讓各小組學生進行補充,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選擇時機對重難點以及學生易錯點加以提煉,并進行適當點撥等。經過以上的各種具體學習環節,到最后部分則是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并通過多種形式練習活動的設計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進行檢測,鞏固學習成果,了解掌握程度,教師基于此可做針對性指導。在進行總結時,讓學生主動談體會,從而反饋信息,回顧知識,經過進一步梳理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實現知識的系統化。
總之,前置性作業不僅能夠豐富“空間與圖形”課堂學習的教學內容,而且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思考、積極探究、自主交流,從而不斷拓寬視野,增長知識。
參考文獻:
[1]陶月芬.因課而異 因人而異:例談小學數學前置性作業的設計[J].小學教學研究,2016(9).
[2]馬微.轉化思想在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中的運用[D].南京師范大學,2011(3).
注:本文是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生本教學中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前置性作業設計研究;課題編號:GS[2018]GHB007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