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江
摘 要:評價小學生習作就要以情入境,不斷激發學生的創作欲,寫作是“表達”和“交流”的需要,那么和誰交流,向誰表達就顯得異常重要,要以讀者的身份走進學生的內心,同樣習作評價要從內容入手。
關鍵詞:以情入境;習作評價;小學作文
小學作文要以情入境,從學生自己的生活出發,捕捉典型可感的具體內容,寫出真情實感。葉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于令學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無隔閡;樸實說理,不生謬誤。至于修辭之工,謀篇之巧,除非必要之需求。能之固佳,不能亦不為病。”然而許多小學生面對作文,無從下手,或為作文而寫作文,自然是生搬硬套,苦不堪言,如此惡性循環,怎能不讓學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本后束之高閣,不愿示人呢?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寫作有這樣的界定:“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但小學生的習作更多地被異化為為作文而作文,目的直指考試,以獲得高分為目的。一旦練習習作的手段異化為目的,舍本求末,違背科學規律自然難以取得好效果。為何這樣呢?除去應試的因素外,恐怕還認為小學生的習作不過是一種練習而已。既然是練習,那么學生的情感、興趣則不被重視。實際上學生豐富的情感世界是需要表達與交流的,他們也愿意用文字表情達意。
認識了小學生習作的本質,評價小學生習作就要以情入境,不斷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既然說寫作是“表達”和“交流”的需要,那么和誰交流,向誰表達就顯得異常重要。有時讀者對象非常明確,如給父母、老師寫信,表揚、稱贊某個同學,向人訴說自己的苦惱、介紹自己的收獲等。但也有些習作的指向性不太明確,如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習作,要求學生圍繞“大自然的啟示”這個主題,將自己觀察動植物獲得的啟示或發明創造的事例有條理地寫下來。顯然,習作目標指向性不明確,老師可以以“自然界的小小解說員”或是以“發明推介會”的形式,將交流表達的目標明確具體化;寫校園一角、想象童話等,老師可以分組設立,在師生評價、生生評價中為學生確立具體的交流表達對象,也可以試探著將同學、老師也融入學生自己的習作中,以增強交流的積極性。習作一旦有了指向性,表達與交流就變得水到渠成,學生就不會為寫什么而苦惱,不會為內容而抓破腦袋,真情自然流露,內容自然具體。因為學生需要在表達與交流中得到對象的認同,在認同之中獲得心理的滿足與快感,獲得人格的尊嚴與滿足,這就是一種內在的需要。
既然如此,該如何去評價小學生的習作呢?以心交心,以情激情,因此作為教師,要放低身段,以朋友的身份聆聽學生的內心,走進學生五彩的兒童世界,習作評價就是要從內容入手,因勢利導,使其文從字順,情真意切。閱讀是一個與文本對話的過程,而寫作的目的就是“表達與交流”。自然,對話的雙方就應是平等、真誠的,交流的過程中應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是贊同還是反對,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習作進行有效的引導,否則學生為作文而作文,失去了應有的表達對象,習作動機減弱,文思必然枯竭。所以我認為老師在品讀學生習作時,要以兒童的視角,設身處地走進學生,聆聽學生的真情實感,分享學生的喜怒哀樂,在兒童的世界里與小作者同呼吸,共命運,進行心與心的碰撞、交流。這樣我們首先關注的是小作者的所思所想,在文中表達了什么,他所持有的觀點、立場是什么?即文章的內容是什么,是同學間的糾紛、秘密,是想對爸爸媽媽的真情表白,抑或是自己成長中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不管是什么,作為習作評價的老師,首先一定是學生真情表達的第一對象,所以一定要對學生所寫內容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從兒童的視角提出合理的建議。作為學生,面對自己的習作,首先關注的是老師在習作中對自己表達交流的內容的真情反饋。這樣,學生再一次讀到自己的習作時,就會感覺到心與心的碰撞,表達對象躍然眼前,學生自然體會到寫作是為了表達和交流。當然,老師的回應是以兒童的視角發自內心,在心與心的碰撞中升華出理想的作文境界。需要認可的是并非所有的學生都能做到“文從字順,條理清楚”。老師的指點也可以非常恰當地在這種回應中體現。例如對文章某處表示不明白,向他請教,或者把自己遇到文中類似情況時內心的感受直接寫出來與學生交流。這樣的效果很好,因為學生再讀習作時,一定會去修改,以求能解決老師的疑惑,或者從老師的體會中有所觸動,再寫下來定會精彩不少。在具體的交流表達,習作評價過程中,老師還需注意一點,那就是賞識,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存在,他的習作必定也是其內心的真實表達,作為老師,要有發自內心的真情賞識,可以是一個好詞,也可以是一個修辭手法的恰當運用,總之要先揚后抑,在賞識中讓學生體驗到成功,感覺到點滴的進步帶給自己的喜悅,許多學生不愛寫作文,就是因為老師有太多的不滿意,讓習作變成學生心中的痛,更別說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了。所以老師在評價學生習作時,首先就要肯定習作的可取之處,同時寫上精彩的點評,再委婉地予以建設性的指導建議,這樣學生再讀時,一是可以明白自己的點滴進步,增強寫作的信心,二是可以提高寫作的興趣,促使學生面對習作不斷反思,形成良好的習作習慣。這樣日復一日,循序漸進,學生寫作的水平定能隨著交流表達欲望的提高而提高。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