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摘 要:接受教育每個孩子都可以,但生活中有一類人,他們有的白頭發、視力在白天幾乎是弱視,怕見光,有的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影響,患有小兒麻痹,行動自理都不能完成,還有的患有白癜風,靠藥物來控制……他們有著特殊的稱呼,月亮、星星的孩子,也稱為特殊兒童。可誰來給他們教育的愛?他們在身心方面有一些問題,是弱勢群體,應該得到特殊照顧。我國也在這些方面相繼立法,特別是采用隨班就讀的方法,給這些特殊的月亮、星星兒童提供了平等受教育的場所。
關鍵詞:特殊兒童;保護措施;就讀現狀
一、特殊兒童的含義和特殊兒童隨班就讀的意義
1.特殊兒童的含義
月亮、星星的孩子狹義上指生理或心理發展上有缺陷的殘疾兒童特殊兒童異于普通兒童,無論是身體的不同還是智力、精神、行為的不一等等。他們相比于聾啞孩子有一點兒優勢,可相較于正常孩子卻又有許多的不足之處,他們也被稱作特殊兒童。
2.特殊兒童隨班就讀的困境
特殊兒童隨班就讀,對于其家長來說,一方面可以讓自己的孩子正常受教育,不再受別人異樣的眼光,另一方面天天回家不住校,可以看到孩子的安危,可謂解了困局。
記得我班一年級新生報到,李××的媽媽告訴我,她兒子在角落里,讓我多多關照,我頓了一下,可隨即說好的。因為我看到了一位“月亮的孩子”,他滿頭白發,小小年紀臉色發白,耳朵發白,就連眼睛、小手都是白色的。他在白天有光的地方視力不好,走路一跳一跳的,像是在探路。我剛從他媽媽手里接過他時,他害怕地抬起頭看了我一下,在確定我是老師,要帶他去座位上時,開心地對他媽媽說:“媽媽,再見!”我的心里很欣慰,他終于沒有排斥我。后來在上課時,他的行為更是讓人匪夷所思。如:寫字,他的臉幾乎貼在書上,我黑板上寫的字他湊在黑板上靜靜地看著,忽而下去又開始貼著生字本寫字:走路,他不知道教學樓通往廁所的路有兩條,也是我的疏忽沒有領他去認路。記得第一星期小朋友去上衛生間,他每次都是從大門出去,繞大半個彎然后到。因為繞得遠,再加上視力不好,每次他上完廁所都氣喘吁吁,而上課鈴也響了。其他孩子告訴我后,我問清緣由,才知道他不知道還有一條近路可選,我真的很慚愧。玩耍,因為不能見光,升旗時其他人迎著太陽唱國歌、敬隊禮,而他只能躲在背陰處怯怯地望著;別的小朋友可以下課自由活動,他只能躲在教室聽著他們玩;每個人都有皮球,而他只能坐著,生怕擋了別人的道。看到這些,我很心酸,孩子還小已經處處和別人不同,好在他的爸爸媽媽比較疼愛他,他還有開朗的性格,無聊時會跑到我跟前找我聊天。讓家長覺得驚喜的是,自上小學后,在集體生活的熏陶下,兒子已經可以做到“有樣學樣”了。“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包容他,也有幾個同學很有愛心,愿意陪他玩,孩子的笑容一天天多了起來。”
“隨班就讀的特殊兒童,既特殊,又不特殊。”他們有的需要家長陪讀,有的需要老師格外關照,還有的同學們要一直看著。分數不算入班級平均分,但他們和其他兒童上一樣的課,參加一樣的活動,沒有例外。比如,學校每周開設書法課,特殊兒童也會拿起毛筆跟著學習寫字;學校組織詩詞大會,特殊兒童也要和大家一起上臺朗誦,同樣沒有例外。我們想讓特殊孩子在融合教育的環境下變得更加自信,找到更好的自己,為他們的將來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二、我國在特殊兒童隨班就讀方面的保護措施
1.思想觀念的轉變
古代,月亮、星星孩子的出現,被視為一種不祥,認為是因為罪責而懲罰父母。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特殊兒童的理解不再是上帝的懲罰,而開始轉化到精神層面的需求。如受教育權、公平對待、保護自尊心……在教育生活中,我們也感到他們特有的心理障礙——自卑、孤僻、固執……但他們都有獨立的人格尊嚴,社會不應歧視他們,而應關愛他們。那么在新的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下,大力發展特殊教育是實現教育的終極價值和教育公平的人道主義精神的體現。
2.社會方面的關注
近年來,社會上給予的捐助較之以前多了很多,如婦聯、殘聯、工會、民政等各部門均有政策傾向特殊兒童。許多的企業、慈善家也更加重視這一方面的工作,捐錢、捐物、義務花費治療、做康復訓練等等。報紙、電視等各界媒體信息傳播行業所關注的話題,也為特殊兒童的成長創設了好的輿論氛圍,這些行為均引起了社會的廣泛好評。
三、月亮、星星的孩子隨班就讀現狀
1.月亮、星星的孩子隨班就讀的問題
(1)形式上的學習。隨班就讀既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在正常學生的班級、學校中參加學習和活動,而不是把他們孤立于教室、學校,名義上在教室就讀,卻又什么也不做,甚至為保證安全而拒絕他們參加社會活動。目前,有許多學校,都是特殊兒童最后一桌,站隊在外面,跑操單獨成行,這當然是為了他們的安全著想,可這樣也算是名義上的隨班就讀,對特殊兒童的發展意義不大。
(2)潛能沒有充分發揮。上帝關閉一扇門,就會開啟一扇窗,只不過每個人開花的時間不同,自然結果的時間也有差異。隨班就讀主張他們能跟正常孩子一起參加學校教育,而現在,老師沒有足夠的時間把愛撒播給每一個孩子,更別說是特殊孩子了。
(3)沒達到真正的就讀。特殊兒童進入普通學較,雖然每個人都欣然接受,可實際上人們的觀念,學生的行為、同伴的交流總是有區別的。如我班學生劉××,先天性癲癇看了好多醫院,也吃了好多藥,可病情緩解較慢。發病時口吐白沫,眼翻白眼,生硬硬地就倒在了地上。面對這種情況,除了及時掌握相關的救治措施,還要及時提醒他按時吃藥以緩解病情。在排座位時,好多同學不愿意和他做同桌,他很自卑,在我的引導下同學們學習相關的救治措施,并且及時與他溝通交流,他的笑容逐漸多了起來,可終究是治標不治本。
2.月亮、星星的孩子隨班就讀的困難
(1)大多數普通學校沒有月亮、星星的孩子隨班就讀的條件,再者,學校的教育經費非常有限,經費不足,導致在教學材料、教學設施、資源教室、資源教師配置等方面都有不足,很難為月亮、星星的孩子隨班就讀提供足夠的支持。
(2)有些普通學校的教師和學生不能坦然接受這些兒童。我國大多數普通學校的教師對特殊兒童隨班就讀在態度上是很消極的,很多教師不贊同他們在普通班中隨班就讀。再加上,好多老師一個班就有五十多個學生,正常學生的學習習慣、紀律要求都已填滿的焦頭爛額,再別說有一個特殊孩子,實在沒時間,也沒有精力來這樣做,耐心細致地輔導這樣特殊的孩子,確實對普通老師來說有一定的困難。除此之外,普通學校的教師缺乏相應的特殊教育專業知識和技能。
(3)學生通常認為月亮、星星的孩子比較笨,學習成績較差,什么也學不會;而且他們的自理能力差,喜歡干擾別人,無理取鬧,情緒不穩定等,所以普通學生不喜歡和月亮、星星的孩子在一起學習生活。
四、在普通小學中月亮、星星的孩子隨班就讀的建議
面對月亮、星星孩子的特殊性,為什么要主張盡量不要把他們與普通兒童分開,把他們安排在特殊學校和特殊班級接受教育?我從以下幾點做一分析。
1.體現的是一種對月亮、星星的孩子的充分尊重,不把他們特殊化
滿足所有兒童的教育,無論其身體、社會、情緒、智力、語言或其他情況如何,也無論其民族、性別、年齡、種族、國家是否有障礙,語言或社會經濟地位如何,他們都應該接受教育。能夠讓這些特殊孩子正常接受教育,不僅是對特殊兒童家庭的關注,更體現了對人權的維護。
2.強調一種平等觀,也就是教育公平思想的重要體現
正如這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有自己獨特的特性、興趣、能力和學習需求。然而這些不同性,往往成為歧視和排斥學習或行為有問題學生的理由。比如,有的特殊孩子上衛生間,不靈便,老師和同學沒有時間照顧,從而大小便失禁。還有的因為不能曬太陽,連基本的體育課也上不了,還有的在上課時突然發病,給其他孩子造成了心理上的影響,這樣不僅影響了正常的上課秩序,也無法滿足這些特殊孩子隨班就讀的真正原意。
3.隨班就讀最大的價值在于能夠促進正常兒童和特殊需要兒童的發展
例如,有發展問題的兒童有更多的機會去觀察、模仿具有較高水平的運動、社會、語言和認知技能的兒童,如看到其他孩子在玩游戲,他也會在一旁學習,有的孩子在做手指游戲,他也會跟著模仿,有的還可以和他們一起玩耍,在這種長期的交往中,他們與正常兒童進行互動,正常兒童更認識到自己的責任,他們在自愿地教障礙兒童學習時,自己的技能和理解能力都會提高,這樣雙向的互動,刺激了這些孩子的神經器官,能夠更有利于他們的發展。
因此,要使這群特殊的孩子能正常享受和普通孩子一樣的教育,一樣在學校參與正常活動,還有許多困難亟待解決。推廣月亮、星星的孩子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還需要多方的努力,包括政府、教師、家長等多方配合與支持。我國目前正在大力推行隨班就讀政策,在未來的日子里,相信這類孩子進入普通學校學習的阻力會越來越少,如果這一天到來的話,相信月亮、星星的孩子的明天也會得到所有人的關愛,我們的教也可以滿足每一個孩子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張余敏.探尋“不尋常”的特教之路:特殊教育學校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微[J].中華少年,2017(13).
[2]高淑娟.淺談情境教學法在特殊教育學校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2012(29).
[3]楊林會,魏壽洪.普通小學隨班就讀課程與教學調整現狀的調查研究:以重慶市渝中區為例[J].現代特殊教育,2018(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