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愛學生是師德和愛崗敬業(yè)的基本要求。圍繞“愛”暢談做好班務工作的體會: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是愛學生的前提;關心學生、了解學是愛學生的法寶;嚴慈相濟是愛的升華。
關鍵詞:愛學生;師德;班務工作
愛崗敬業(yè)是社會對每個公民的要求。對于教師來說,愛崗敬業(yè)就是愛教育事業(yè)、愛服務對象,歸根結(jié)底就是愛學生。
一、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是愛學生的前提
尊重學生是基礎,信任學生是表現(xiàn),有尊重才能信任,信任是尊重的表現(xiàn)。推心置腹,以誠相見,充分信任學生,是師愛的具體表現(xiàn)。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應當相互尊重。有的教師對違紀過的、考試不及格的、沒有完成作業(yè)的學生采用罰抄、嚴厲批評等不當?shù)慕逃椒ǎ箤W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班主任對班里的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尤其是犯錯誤的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能歧視后進生,尤其是雙后進生。曾經(jīng)有這樣一個學生,聰明貪玩又熱心。有一次,他拿了別人一元錢,班主任沒有在班上直接說明讓他把錢拿出來,也沒有批評他,而是面向全班同學上了一堂思想品德教育課,希望從側(cè)面教育他,鼓勵他。最后他勇敢地站了起來,承認了錯誤,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之后,班主任讓他擔任學習委員。他嚴格要求自己,踏踏實實地學習,練出了一筆好字。他積極幫助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他改正了以往在課堂上不守紀律的缺點。由此可見,尊重學生,尤其是尊重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表揚他們,他們會感覺到老師對其的“厚愛”,從而用自己良好的表現(xiàn)來回報。反之,如果方法不得當,就會激化師生之間的矛盾,甚至產(chǎn)生敵對情緒。實踐證明,當學生感到老師對他們信任時,便涌起一種自豪感和喜悅,會對老師產(chǎn)生更強烈的信任,促進師生之間形成和諧的關系。對于那些犯過錯誤成績不好的學生,教師應給他們充分的信任。當他們?nèi)〉贸煽儠r,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鼓勵他們再接再厲,把更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們。
二、關心學生、了解學生是愛學生的法寶
了解學生是教育好學生的基礎。凡是班務工作做得好的班主任,都離不開對學生情況全面深入的調(diào)查和研究。不調(diào)查就不能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不清楚問題的癥結(jié),無法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還包括注意觀察學生的課堂表情、課間動態(tài),觀察他們的喜怒哀樂。
有一個連留兩級、常常曠課的學生。他幾乎對所有的代課老師和學生都存有敵對情緒。一提起他,老師們個個搖頭,都說“千萬別到我的班上”。上課,他不聽講擾亂課堂紀律,還和老師對著干;下課,見到比他弱的學生就欺負他。學生見了他,個個避之不及。剛接觸這個學生時,我也感到心痛,但很快就靜下心來。我知道,必須面對現(xiàn)實。我先抽空去家訪,了解他家的情況。原來,在他一歲多時父母就離異。母親改嫁,父親又成家,他一直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爺爺雖心疼他,但脾氣粗暴,常常暴打他。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他的性格可想而知。這之后,我多接近他,讓同學都和他友好相處,常常和他聊天。每當他稍有進步就及時表揚他。在友好的班級氛圍中,他各方面都有進步,下課還主動幫我拿教案。有一次,他在課上搗亂,任課老師怎么說他都不聽。老師就問他:“別的老師的話你也不聽,校長的話你聽不聽?”他說:“校長的話我也不聽,就聽麥老師的話。”這句出自一個天真的孩子之口的話不就是平時教師愛學生的回報嗎?由此看出,全面了解學生是熱愛學生的起點,是尊重學生、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前提條件。沒有了解的愛是盲目的愛,沒有了解的教育是無的放矢的教育。
三、嚴慈相濟是愛的升華
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一種單純的情感賦予,而是教育好學生。教師要對學生體貼入微,更要嚴格要求,兩者不可偏廢。愛不能過于溺愛,而是需要嚴愛。“嚴是愛,寵是害”“教不嚴,師之惰” “嚴師出高徒”都是人們對嚴格教育的共識。老師關心愛護學生,就必須從思想上、學習上、行為上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嚴格要求是教師高度責任感的體現(xiàn)。嚴中有愛,嚴就是愛。當然,對學生嚴格要求,并不是越嚴越好,應該掌握一定的分寸,嚴且得當,否則會適得其反。對上文提到的那個學生的嚴就是一步步加深的,當他課堂上注意力能集中三分鐘時,我就及時表揚,然后向他提出五分鐘的目標;當他能把字寫進田字格中時,我就鼓勵他把字寫得更好看。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教育鼓勵,他的學習步入正軌順利進行。后來他順利地完成了小學學業(yè),升入初中。嚴慈相濟的愛改變了一個問題學生,為他美好的人生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愛業(yè)才能敬業(yè)。作為教師,只有真正地關心和熱愛學生,才會真正地熱愛自己的職業(yè)。只要教師付出真摯的愛,就會得到學生學業(yè)進步、快樂成長的回報。每一個教師都應當相信,今天付出的汗水和勤勞,明天將會收獲豐碩的果實,教師們也將無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榮稱號。
作者簡介:麥青(1966—),漢族,寧夏中寧人,現(xiàn)為銀川市西夏區(qū)第二小學語文教師,小教高級,大學學歷。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