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樓
(瀟湘職業學院,湖南婁底 417009)
理論經濟學教學無論是在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還是強化經濟學人才綜合素質等方面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縱觀現階段理論經濟學教學開展,其教學模式已經滯后于現代化教育事業發展,學生針對理論經濟學知識內容學習存在較大難度,刨除學生自身因素之外,教學方式滯后為主要影響因素。也正因此,進行理論經濟學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已然成為各大高校首要任務。
因理論經濟學的特殊性,無法與應用經學課程一樣借助實驗模擬來簡化學習,在具體教學期間大部分教師依舊沿用灌輸式模式教學。所以,當前理論經濟教學仍體現為應試教育特點,教學方面具有統一、穩定不變的特點,課堂期間學生只能對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內容全盤接受,并且教師在課堂期間處于統治地位。而在結課階段,主要考核方式仍為成績考核,側重學習成果的評價,而對學生學習過程未有過重視。此形式下學生即使掌握理論經濟學知識,但是未受到任何的思維拓展,與當前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相背離[1]。再加上現階段畢業生逐漸增大的就業壓力,使得大部分學生陷入茫然、困頓的局面。傳統教學方法的施行,學生的積極性難以被調動和引發,課堂期間無法全身心投入其中。
我國教育部門針對理論經濟學教學開展,倡導對教學方法的創新與轉變,但是所取得的成效微乎甚微,盡管部分高校借助案例教學、提問教學等方法來活躍課堂,但是教學方法的應用仍滯留于表面形式,大部分教學方法的應用也只為點綴、豐富傳統教學模式而已,使得理論經濟教學教學改革停滯不前,限制學生對理論經濟學知識內容的掌握,影響到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發展[2]。
任何教學方法的施行,最終的教學目標都是教學質量的提升,并培養合格人才,而無論任何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師始終是行為主體[3]。如今新課改背景下,諸多教學改革措施不斷涌現,例如知識傳授轉變為能力素質發展、教師為中心轉變為學生主體性發揮、單一課堂教學轉變為網絡多元化教學等,上述改革措施的應用都屬于廣義教學改革,但是需要注意,無論在具體教學期間施行何種改革措施,其中教師的主導、指導位置仍不可撼動。
針對學生課堂主體性發揮教學理念的施行,學生的學習地位雖然轉變,但是教師主導位置仍固定不變。因為在知識碎片化、海量性的背景下,若教師不起到主導、引導的作用,學生難以將自學時間最大化利用,極易被碎片化的知識所瓜分。這些看似豐富多元的知識其實具備著多樣性、復雜性、散亂性等特點,學生學習期間難以對自身知識體系系統化、結構化的形成,在學習期間大多掌握是暫時性知識。鑒于此,施行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改革過程中,需以教學引導為基礎前提,保障學生在自主學習期間構建完善知識體系[4]。
針對知識傳授轉變能力素質發展教學觀念的實施,需要注意能力素質發展與知識傳授不可分離,因為教師開展的高質量知識傳授教學,同樣也是發展學生分析能力的過程。而所謂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是指在教學期間發展學生分析、問題解決、思維、觀察能力等,而無論是學生哪種素質能力的培養,都需依托于知識傳授與實踐教學的綜合開展[5]。所以學生能力素質發展與教師知識傳授、言傳身教有著必然的聯系,需要教師發揮自身主動性來引導學生發展自身綜合素質。
針對單一課堂教學轉變網絡多元化教學的實施,在網絡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此方式的應用意味著教師教學空間的轉變,授課對象不再固定化,并且師生之間開展雙邊性互動更為便捷和靈活。而此形式下教師所具備的主導、指導作用就顯得至關重要。任何教學改革措施的應用,其中教師的主動引導不可替代,作為教師指導作用發揮的主要場所,教學課堂的開展需要教師合理借助上述教學改革措施。需要注意,在具體教學期間,教師可憑借自身人格魅力、豐富學識、職業素養等方面來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并引導學生將自身的學習熱情轉移到自主學習中。再或者教學期間,教師可借助上述改革措施來帶領學生對比研究西方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課程,從基本原理、意識形態等方面來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知識學習中,通過自主性學習來強化理論經濟學知識內化。
理論經濟學課時相對有限,但是內容卻海量冗雜,無論是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還是政治經濟學教學,教師都需在傳授學生基本知識內容的基礎上,將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思維融入到課程教學中,以期學生在掌握扎實基礎知識的同時,鍛煉學生思辨能力,幫助學生不斷激發自身求知欲和學習積極性,對教師的素質能力提出更高的標準與要求[6]。如何在限定的課時內將課程知識基本內容全部講授,并對兩大課程知識內容的交叉點帶領學生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成為理論經濟學教師的主要思考問題。鑒于此,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轉移到課下自主學習中,充分利用學生對理論經濟學知識的學習熱情,在課下階段引導學生組建課后學習小組,通過自擬討論、研究題目的形式開展自主性學習,結合自主學習方法的應用幫助學生發展自身問題分析、解決能力,綜合發展學生素質能力,保障學生知識體系結構的完整與系統。所以,在具體教學期間,施行諸如翻轉課堂等教學改革措施,教師需側重自身在課堂教學期間主體作用的發揮,將學習熱情、積極性合理轉移到課下自主學習中,達到理論經濟學教學改革的目的[7]。
在具體理論經濟學教學改革期間,課程教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現階段理論經濟學教材主要分為三版,第一版為依據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的獨自理論體系、知識內容所編寫而成的教材;第二版則是將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之間存在局限所打破,通過二者知識內容的融合所編寫的教材;第三版則是基于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獨有體系與結構的保留,僅是在關鍵性詞匯,或者是對不同范式理論進行評價、附錄形式的教材[8]。在具體理論經濟學教學改革過程中,教材的應用至關重要,但是第一版教材過于滯后,并且論點內容平淡,而第二版教材的應用劃分人群,不適用于未掌握初始知識的本科生,適用于掌握一定知識積累的研究生;第三版教材適用于現階段理論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實施,可以在保障學生掌握西方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各自獨有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通過對兩種范式理論的研究來發展自身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第三版教材不僅可以用于現階段理論經濟學課堂教學,并適用于學生在課下閑暇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領域寬度的同時,調動對理論經濟學的學習熱情。例如第五版《西方經濟學》,主編為高鴻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教材內容既保留了西方經濟學獨有的知識體系與整體內容框架,還能以客觀角度對西方經濟學范式理論進行合理批判和評價,在章節內容最后的結束階段,利用結束語對西方經濟學理論進行合理的點評,這對學生自主學習西方經濟學理論知識時有著巨大的幫助。另外,《現代政治經濟學教程》教材,主編為丁堡駿,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其內容極具特色,其教材內容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進行系統性、客觀性闡述,并且章節內容都會添加相關的現代資產階級經濟學理論批判,對于學生思辨能力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政治經濟學原理》教材同樣具有特色化特點,主編為石晶瑩。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特色體現為教材內容中涉及到西方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經典原型的比對研究,并且涵蓋諸多關于政治經濟學理論的難點問題及其解析。上述特色內容的存在使得教材的理論魅力得到大幅度的增加[9]。
由此可見,在理論經濟學教學期間選擇合適的教材書籍至關重要。并且上述特色教材在最初編寫階段會涉及到諸多經典文獻資料的引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所引用的文獻資料,激發學生學術研究的積極性與熱情,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領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要想進一步推動理論經濟學教學改革,需側重對教學評價考核的創新與改革,轉變以往重結果、輕過程的觀念,加大對學生平時學習成績考核的重視度,并側重對學生學習期間能力素養養成的評價,減少知識傳授評價傳授的比重。與此同時,在期末考核期間,合理調整試卷中的主觀、客觀題目占比,結合學生具體學習情況合理設置多元化的主觀題目,鼓勵學生在考試期間發散思維,科學預測,強化學生思辨能力,明確掌握學生能力素質發展具體情況。此外,結合具體情況合理轉變學生成績比重,調低期末成績占比,加大平時成績占比,進而幫助教師明確掌握學生的具體性學習過程,幫助學生在學習期間加深知識內化。
總而言之,理論經濟學教學改革需從形式、內容等方面實現全面改革創新,深入分析現階段理論經濟學教學現狀,通過科學措施的施行為理論經濟學改革提供指導,實現理論經濟學現狀的轉變,大幅度提升教學水平,踐行教學改革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