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雯,韓繼平,溫新立
(濰坊職業學院,山東濰坊 261041)
當下,中國工薪階層一年中可享受的節假日多達114天,讓人們有了更多屬于自己的時間出去旅游,放松身心。休閑和健康都是現代旅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鄉村旅游既能滿足旅游者利用短暫的假期得到身心愉悅,又能給他們提供休閑和健身的需要,而旅游目的的精確分化又刺激了鄉村旅游在國內的快速發展。
作為起步晚于國外的中國鄉村旅游,當前,還是在從初始邁向成長、成熟過渡的時期。因而,對于解決鄉村振興戰略下的“三農”問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問題、農民的收入渠道增加問題、本地就業問題、鄉土文化的傳承問題、富有鄉土氣息的旅游產品開發問題、當地旅游資源發展活力問題、游客對鄉土文化旅游的消費需求問題等,意義是很重要的。
當前,我國各地農村旅游業的發展都各具特色、形式鮮明。截止目前,我國鄉村旅游景區(點)每年接待游客超過3億人次,旅游收入超過4億元人民幣。現代鄉村旅游對農村經濟發展顯著的輔助作用在不斷提升。
具有特色的鄉村旅游得到愈來愈多的游客的喜愛,對發展鄉村經濟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也是當地發展鄉村經濟的重要推手。
濰坊市作為一個農業大市,農業發展已經具有一定的產業規模化,鄉村旅游資源優勢明顯,其發展優勢有這幾個方面:一是濰坊市生態旅游農業的框架已經初步確立,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讓人們回歸田園,感受土地散發出的濃郁氣息,對于濰坊鄉村旅游規模化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二是濰坊市加快開發線上鄉村旅游網站和線下的旅游門店,市、區、縣文化旅游局都在當地設立專門幫助農民開發當地鄉村旅游資源的機構,設立了“合作社+農戶”、“景區+合作社+農戶”等農村合作組織,對于濰坊市鄉村旅游業起到積極推進作用。三是濰坊市眾多農業旅游資源發展模式有所更新,比如:壽光市的蔬菜博覽會,青州市的花卉節,坊子的玉泉洼生態農莊,昌邑市濰水田園綜合體,特色鄉村示范點等。四是濰坊市在急缺的鄉村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旅游從業人員素質的提高及鄉村文化內涵等方面上都有創新和突破性的發展。來到田園、古村落,游客都能感受到專業旅游人員對當地民風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當地老人,體會當地農民農耕、播種、收獲的辛勞。
濰坊市發展鄉村旅游的劣勢有:一是旅游形式缺乏特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過于重復。二是過度依賴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忽略了文化與民俗資源的合理運用,游客們缺少精神上的共鳴,因此導致旅客重游率大大降低。三是微博、公眾號等互聯網工具的使用度低,降低了當地鄉村旅游資源的宣傳,從而無法形成具有品牌效應的產品。四是濰坊市對于資源的整合比較零散,不夠統一,管理體制仍需創新和發展,在開發旅游項目時也應該整合資源,形成規模,使其發揮作用。
濰坊市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已經具有相當規模,鄉村旅游產業化的發展優勢凸顯。濰坊市在提高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和提高市民文化素質方面加大力度,為濰坊市發展鄉村旅游提供良好的契機。2015年的時候,濰坊市達到A級景區的旅游景點已有97家,這其中就有2家5A級景區,23家4A級景區。
隨著濰坊市經濟的快速發展,濰坊市主城區和周邊縣市的鄉村旅游也加快了發展的腳步,每逢節假日,主城市民到區縣進行一系列的鄉村旅游活動,區縣市民到主城區休閑、購物、旅游成為時尚,“城鄉互游”推動了濰坊市“都市游”和“鄉村游”的共同發展。十笏園的春節、元宵節廟會,楊家埠鄉村民俗項目,壽光市以蔬菜新奇聞名世界的蔬菜博覽會,高密的年畫手工制作,各具特色的果蔬采摘旅游節等,都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特色鄉村旅游已成為濰坊市民節假日出行的重要項目。
鄉村休閑旅游的發展,離不開“吃、住、行、游、購、娛”這些要素的協同發展,但是,要怎樣挖掘這些要素,來使旅游者得到充分的享受,以提高重游率呢?這是濰坊市發展鄉村旅游的挑戰。這就要留住神,留住胃,留住腿,留住伴;給游客留下對這片鄉土的回憶,讓游客有重游的回味,把回歸故里、思念鄉村、懷記鄉愁的深刻體會;通過極具特色的經營方式,留住鄉村休閑旅游中那些回頭客,只有精心、創新經營才能把握住游客的心,如果簡單的重復老調常談的路子,只能獲得一時的收益,不利于鄉村旅游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濰坊市的鄉村旅游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的進步,政府也加大了支持的力度,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基礎設施落后,服務質量不到位;專業性人才緊缺;鄉村旅游產品開發缺少典型性,難以滿足游客的多樣需求;市場研究不深入,宣傳促銷力度急需加強,方式太單一;旅游規劃不全面,缺乏統一性。
面對濰坊市鄉村旅游火熱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需求,以及游客對鄉村游的觀念的改變,在鄉村旅游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客服老、舊、呆板的舊一套。新的鄉村旅游必須圍繞以下幾個方面發展,要有鄉土氣息,有鄉村曠野的感覺,有奇特的體驗,有民俗風味,有傳統文化藝術氣息,有優質化的環境及良好的服務。
一個既能發展鄉村經濟、又能傳承鄉土文化、還能讓游客體驗鄉愁生活的可持續鄉村旅游發展體系,才能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力支撐。讓鄉村的老百姓也能跟城市居民一樣享受發展帶來的紅利,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的獲得幸福、安全、滿意、現代的生活品質,共同邁入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