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劍映
(江西青年職業學院,江西南昌 330045)
福建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自然氣候適宜,地理條件優越,旅游資源與茶葉品類豐富。是我國歷史、文化、經濟發展的重要區位。其中茶文化是蘊含我國悠久歷史文化思想的重要媒介,在現代文化的構建與發展中,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通過傳承并發揚茶文化,能夠使茶文化成為我國重要的軟實力,進而推動我國國際化、現代化、信息化的發展進程。現階段,福建茶文化旅游主要以資源導向作為主要經營管理的重要標桿,這種管理理念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福建的旅游經濟體量,卻難以滿足信息時代下,社會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無法有效解決當前茶旅游所面臨的產業結構問題。而以市場為導向,能夠有效提升茶文化旅游的精準性,推動福建旅游經濟的快速增長。
我國福建省擁有幅員遼闊的茶園茶田,豐富多樣的茶葉品類,環境優雅的栽培基地等茶葉種植資源。同時也擁有著與茶葉相關的傳說典故、茶畫、茶詩、茶舞、茶歌、茶俗、茶禮等人文風俗。根據我國旅游資源的調查、分類及評價標準,對福建省茶旅游產業進行調查,能夠發現,福建與茶文化、茶葉相關的文化旅游主要包括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兩大類、16個亞類及32個基本類型。因此可以說福建茶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內容齊全,資源分布比較均衡,幾乎覆蓋整個省市地區。現階段,福建已經構建了9條旅游專線,共包括5條全省線路,4條周邊線路。其中全省線路主要有漳浦茶博院、安溪茶都三日游,具體景點為漳浦茶博院、安溪文廟、安溪茶都、城隍廟、東岳寺、安溪古剎;武夷山三日游的景點具體有,水簾洞、武夷宮、九曲溪、茶洞、云窩、歸宗巖、北苑茶廠等。太姥山茶都及天山綠茶三日游具體景點有一線天、夫妻峰、迎仙臺、國興寺等。此外還有廈門、泉州三日游等旅游線路。然而在傳統資源導向型茶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諸多的問題日漸突出,嚴重影響了福建茶文化旅游的健康發展,不利于我國構建良好的茶文化傳承及發展體系。
為有效探析福建茶旅游的產業結構,本文以安溪茶都為例。安溪是鐵觀音的源產地,生態茶園地域遼闊,人文氛圍濃郁,歷史景觀與自然景觀相得益彰。為茶文化旅游的開發與發展提供了優越的自然與人文條件。然而安溪的茶旅游產業的布局與規劃卻缺乏相應的合理性與科學性。為有效吸引大量旅游旅游,安溪并未在資源串聯與茶園擴建的層面上加大投入力度,反而大興基礎建設,景區景點內部出現大量與茶文化無關的娛樂設施。布局規劃嚴重不合理。部分空間板塊相對緊促、而部分空間利用率低下。此外在資源管理與評價上,也難以達到我國文化旅游的標準,景區停車場沒有監督或指揮人員,違停問題嚴重,并且經常受過境交通的影響。場館使用率相對低下,設施功能相對雞肋,極大地降低了旅游對安溪茶都的整體影響。
現階段,福建茶文化旅游景區的建設檔次較低,缺乏精細化管理意識,難以滿足我國及海外游客的旅游需求。通常來講、旅游產業共涉及娛樂、購物、游玩、路線、住宿、飲食等多個層面,是設計面廣、綜合性較強的產業。然而當前的福建對茶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力度與深度嚴重不夠、線路設計及旅游產品的結構形式相對單一,并且存在著同質化、層次低等問題。在旅游項目內,福建更注重自然資源地利用,忽視了歷史人文資源的重要性。而有的茶旅游線路規模小、時間短,國內外游客能在半天或一天的時間內,游覽完所有景點。此外,福建在人文景觀設計與規劃時,忽視了茶文化與游客間的情感聯系與行為互動。導致茶文化旅游缺乏享受性與娛樂性。
茶旅游能夠為國內外游客提供豐富的人文體驗與心靈感受,使游客能夠深入地體驗到我國傳統文化所獨有的思想底蘊及人文內涵。然而在當前的福建茶文化旅游層面上,游客卻有種“白日游茶區,夜間看茶藝”的感受。這充分說明,我國茶文化旅游缺乏知識性、文化性與特色性,無法吸引游客進行多次觀光。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福建茶文化旅游缺乏將茶文化歷史、自然風格、名茶典故及茶文化特色全面發揮出來的意識。難以開發并形成出有別與傳統旅游景區的內容。在外在表現層面上,茶文化僅僅將茶品購買、品茶、觀茶作為茶文化旅游的主體內容,難以真正內化茶文化所蘊含的的思想內涵及人生哲理。而在主題營建上,茶文化旅游的特色與主題的創設工作缺乏科學性、合理性、前期滯后、后期乏力、致使城市設計、環境藝術、景觀規劃等構建程序與景點脫節。
在福建傳統的茶旅游開發過程中,相關政府部門主要將自然資源作為茶旅游的主要發展方向,從而忽略了以傳統文化為主的人文資源在茶旅游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對此,相關政府部門應從以下幾個層面入手。首先,充分挖掘人文資源中的歷史文化資源、茶文化資源及審美資源,使其與自然資源相互協調、相互統一,進而形成全新的資源供給體系。其次,明確景區規劃目標,降低基礎設施建設比例,提升服務質量,即在結合市場需求的同時,優化現有的服務體系與模式,以此為國內外游客提供優質的旅游體驗。
茶旅游的核心是茶文化,然而在實際的茶旅游過程中,福建旅游產業逐漸將重心轉移到自然資源與現代娛樂的層面上,難以真正發揮茶文化在旅游經濟中的作用。對此,相關政府部門應結合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優勢,將蘊含茶文化的茶藝、茶禮作為茶旅游的重點內容。重新規劃旅游產業的結構體系。首先從交通旅游業出發,使游客在茶園與人文景觀的游覽過程中,明確茶文化的發展歷程,隨后從娛樂業層面入手,將茶藝體驗、茶禮教學作為傳承或宣揚茶文化的重要手段,最后,在住宿業層面,福建相關政府部門應從文化的層面,引導相關住宿業在游客客房中置備相應的茶具及茶品,從而使游客充分體驗到茶文化深邃的魅力。
在市場導向下,福建茶都及相關旅游景點,應深入明確文化要素在旅游產業中的作用,進而從園林規劃業的角度出發,構建出具有濃郁人文色彩的歷史氛圍。即在景區規劃的過程中,減少現代娛樂設施所占的比例,提升古典建筑、人文景觀的展現幾率,以此,從根本上提升景區的歷史文化氛圍,使國內外游客能夠更加深入地體驗到我國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從而更加充分、更佳有效地,探析出蘊含在茶文化體系中的人文思想及民族風俗。
福建茶旅游是推動我國茶文化發展的重要產業,然而在實際的產業發展中卻存在著景區規劃不合理、景點構建層次低及旅游內容同質化等問題,對此,相關政府部門應以市場為導向,以茶文化、人文文化、歷史文化為邏輯主線,統籌并規劃當前的旅游產業結構,以此,推動福建茶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