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曉燕,韋 華
(中國計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浙江杭州 315000)
《帝國主義論》是列寧在準確把握當時的時代脈搏的基礎上,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論,對帝國主義進行了科學而系統(tǒng)的分析,指出帝國主義及其矛盾產生的根源,并由此指導實踐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促進了社會主義運動的蓬勃發(fā)展,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然而,當代的資本主義據列寧所處的時代已有百年的歷史,尤其是蘇聯(lián)解體之后,資本主義通過自身調節(jié)等手段,仍舊煥發(fā)活力,而社會主義在此之后則有些低迷,許多學者對列寧的帝國主義論產生了質疑,認為列寧的帝國主義論已經過時,已不適用于當代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而事實上,帝國主義論的四大核心要義在當今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通過研究列寧的帝國主義論,能夠更好地把握其本質特征,為中國應對帝國主義的挑戰(zhàn)提供理論的指導,甚至對落后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都有借鑒意義。
顧玉蘭教授曾經指出“判斷一個理論體系是否有效,就看其思想內核的解釋力。列寧帝國主義論的思想內核主要是關于帝國主義本質及規(guī)律的論述。”120世紀初,資本主義進入了壟斷階段,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間矛盾加劇,以考茨基、普列漢諾夫為首的修正主義勢力抬頭,基于此,列寧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方法論和翻閱大量文獻的基礎下發(fā)表了《帝國主義論》這一偉大著作,對帝國主義的本質以及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了相關論述。
首先,列寧指出“帝國主義最深厚的經濟基礎就是壟斷”219世紀末20世紀初,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銀行資本和工業(yè)資本相融合,資本家國際壟斷同盟的形成,使得生產越來越集中于大企業(yè)的手中,單就以德國為例,在3265623個企業(yè)中,大企業(yè)共30588個,僅占總體企業(yè)的0.9%,但就這0.9%的企業(yè)卻掌握著全國75%以上的蒸汽力和電力。而英國、美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均出現相類似的情況,他們不僅在國內進行經濟壟斷,還向其他國家進行資本輸出,將剝削壓迫擴展到全球各地。
馬克思曾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因此,在壟斷時期,金融寡頭實際上掌握著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的實際統(tǒng)治的權利,控操政府對內對外的一切職能。可以說“金融寡頭給現代資產階級社會中所有一切經濟機構和政治機構罩上一層依附關系的密網。”3他們通過“個人聯(lián)合”的方式,一方面親自或是委派代理到政府機構中擔任要職,另一方面,以各種手段收買政府官員、國會議員,從而形成一張緊密關系的蜘蛛網,為其經濟發(fā)展保駕護航,甚至從中攫取更多的利益。
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書的第八章中就指出資本主義的“這種壟斷還是同任何壟斷一樣,必然產生停滯和腐朽的現象。”4而這種現象首先就表現在阻礙技術的進步上。壟斷的資本家為了獲取高額的利潤,收買技術發(fā)明而發(fā)生阻礙技術進步的情況,如德國的制瓶工廠主卡特爾在收買了歐文斯的發(fā)明后,將之束之高閣,沒有將其運用,也不許其他工廠主運用,而事實上歐文斯的發(fā)明是可以引起制瓶技術的重大突破和改革,因此可以說壟斷阻礙了技術的進步。其次,帝國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性還體現在以剪息票為身的食利者階層。他們通過資本輸出,和賄賂分化部分工人等方式,使其逐漸脫離生產,依靠剝削生存。
列寧在第十章的開頭就已十分明確地指出:“帝國主義就其經濟實質來說,是壟斷資本主義。這就決定了帝國主義的歷史地位,因為在自由競爭的基礎上、而且正是從自由競爭中生長起來的壟斷,是從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結構向更高級的結構的過渡。”5壟斷會使資本主義的矛盾進一步的加深,帝國主義戰(zhàn)爭和無產階級革命也會隨之而來,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fā)強有力的證明。
以上就是列寧帝國主義論的四大核心內涵,這四者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科學地揭示了帝國主義的本質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到如今為我們研究帝國主義仍具有積極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生產技術的進步,如今的資本主義較列寧時代有了更深入的發(fā)展,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和特征,以新帝國主義和后帝國主義為代表的理論等層出不窮,尤其是蘇聯(lián)解體之后,許多對資本主義的認識和發(fā)展產生了一定誤解,通過研究列寧的帝國主義論,能夠更好地把握其本質特征,為中國應對帝國主義的挑戰(zhàn)提供理論的指導,甚至對落后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都有借鑒意義。
雖然帝國主義在當代出現了許多的新的特征。“資本主義經過500年的發(fā)展,在經過商品競爭階段、產業(yè)壟斷階段之后,已經進入到了金融霸權階段”6,壟斷組織更為強大,資本的自由游動代替了原本的資本輸出,其手段也有原來的戰(zhàn)爭征服、殖民統(tǒng)治變?yōu)楹推綌U張。但我們仍需清楚地認識到,當今帝國主義的本質仍未改變,其經濟實質仍然是壟斷,金融寡頭仍然是政府權力的實際掌控者。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上臺就是很好的證明。馬鐘成在其《美國的特朗普時代與帝國主義的回光返照——紀念十月革命及列寧《帝國主義論》發(fā)表100周年》中就已指出“美國2016年大選整個過程及特朗普上臺以來的一系列動作,都非常明顯地體現了美國金融資本對社會與政治的嚴密控制。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及整個世界局勢的發(fā)展變化,并沒有超越列寧帝國主義論的基本框架。”7退出巴黎氣候協(xié)定、對華的貿易戰(zhàn)、與民主黨就56億邊境墻的預算的針鋒相對等一系列的政策均和其背后的共和黨的右翼保守勢力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除此之外,帝國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在當代資本主義中仍普遍存在著,2008年金融危機就是很好的體現。2008年前后,美國資本家為了追求高額的利潤,無視次貸的風險,投入其中,加之由于其寄生性的特征,引發(fā)了金融危機,并飛速地在全球范圍內擴散開來。至今,十多年過去,許多國家仍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甚至想轉嫁金融危機。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不難發(fā)現,這場金融危機的背后的來源不僅是次貸危機,更是源于其帝國主義的本質及其內在矛盾。
誠然,當代的帝國主義較列寧時期更為復雜,出現許多新的改變,但我們必須透過現象看其本質,在牢牢把握把握當代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進程和基本特征的基礎下制定各項方針政策,充分利用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應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的挑戰(zhàn),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不懈奮斗。
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顯著提高,在國際舞臺上也越來越有話語權。然而美國的超級大國夢仍未停歇,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思想也愈演愈烈,威脅著我國的國家利益。除了防范美國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霸權主義外,還要更加警惕美國無形之中的文化霸權主義對我國的侵略。通過無形的文化輸出,將美國的價值觀植入我國人民的心中,達到其在文化上的統(tǒng)治,從而對我國的政治經濟產生重要的影響,甚至動搖我國的根本。因此,我們仍然有必要研究列寧的《帝國主義論》,在深刻理解帝國主義論的基本理論之下,結合當今帝國主義發(fā)展的新特征和新形勢,更好的制定方針政策,防范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的霸權思想,從而更好地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列寧在帝國主義論中就已經明確指出,帝國主義是過渡的、垂死的帝國主義,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盡管如今資本主義通過調節(jié)等手段,經濟發(fā)展迅速,但這也只是“人為的拖延消滅這個外殼的日子”,”其終究不可避免地要被消滅”8。而落后國家的社會生產力較為落后,面對強大的帝國主義的威脅和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更需要借鑒列寧帝國主義論的相關理論,用唯物辯證法,科學把握現實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從而更好地促進其國家的發(fā)展。
不難發(fā)現《帝國主義論》至今仍是一部偉大的巨著,在其發(fā)表的百余年時間里,它仍是我們觀察和剖析當代資本主義的“透視鏡”。通過對帝國主義論的核心要義的把握,對我們了解當今資本主義的本質內涵,促進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注釋:
1.顧玉蘭.論列寧帝國主義論的當代解釋力[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6(08):22-28.
2.鄭必堅.馬列著作選編[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47.
3.列寧.列寧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4.
4.鄭必堅.馬列著作選編[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479.
5.鄭必堅.馬列著作選編[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482.
6.顧玉蘭.列寧帝國主義論及其當代價值[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46.
7.馬鐘成.美國的特朗普時代與帝國主義的回光返照——紀念十月革命及列寧<帝國主義論>發(fā)表100周年[J].探索,2017(03):24
8.鄭必堅.馬列著作選編[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