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藝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廣西柳州 545006)
2014年8月25日,教育部印發《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高職汽車類專業開始試點并逐步實施現代學徒制,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在汽車類專業中推行現代學徒制中已經取得了不俗成績,人才培養模式極大優化,培養質量大幅提升,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共性問題,亟待得到有效解決。
現代學徒制是新形勢下產教融合的重要形式,也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里國際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F代學徒制通過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實現教師、師傅對學生的聯合授課,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技術技能的培養[1]。事實上,現代學徒制在西方國家出現較早,早在上世紀就已經出現,20世紀80年代后,以德國、英國等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在充分借鑒傳統學制并融合現代職業技術教育的基礎上,建立了現代學徒制,其中,德國的“雙元制”被普遍認為是現代學徒制的典范。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向縱深進行推進,我國學界在充分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現代學徒制的基礎上,以校企合作為基礎,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以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的積極參與為支撐,將企業標準、文化以及管理等和高職人才培養深度進行整合,初步形成了“學生與員工為一體、教師與師傅為一體、教學與生產為一體”的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
從2014年教育部頒發《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后,現代學徒制在我國高職院校各專業中開始逐步推行,包括高職汽車類專業在內的一些高職專業開始對現代學徒制與我國高職專業人才培養進行了持續探索,在這一過程中,成績是顯著的,但問題仍然不少,特別是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包括汽車類專業的許多專業在推行現代學徒制的過程中的問題也逐步顯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現代學徒制作為一個兼顧教育、人力資源管理等多個領域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和運轉的過程中離不開法律的相關規定和制度設計[2]。從我國當前法律來看,勞動法、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就業促進法等法律條文中對于學徒制的法律地位、學徒合法身份與基本權益、校企雙方責權利等重要事項均沒有明確規定,教育部出臺的文件中也缺乏相關規定。這使得高職院校和行業、企業在汽車類專業推行現代學徒制的過程中往往缺乏相應的法律依據,同時也缺乏基本的操作規范。從2014年開始,教育部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文件來推動現代學徒制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有效實施,但在實踐中,由于《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以及《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均未對現代學徒制中的主體——“師徒”的權利與義務進行明確規定,各地在實施過程中也相對模糊,這使得學生在進入企業后,企業往往雖然會對學徒進行一定的補貼,但仍然與企業正式員工在福利待遇等方面有著較大的差距,這使得在現代學徒制的實施過程中,學徒的積極性往往較低,主動性不強。另一方面,關于“師傅”在現代學徒制的實施過程中的培養、選拔以及管理等也未能真正予以明確,企業對于“師傅”的選拔往往具有絕對的主導權,學校往往處于“插不上手”的尷尬處境,很難對師傅的選拔、培養等方面有較大的話語權。
近年來,許多高職院校一直在加大“雙師型”隊伍建設力度,著力從相關的行業、企業引進專業人才來優化高職院?,F有教師結構,但總體上來看,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仍較弱,在結合實際案例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尤其是實踐技能的指導上仍有較大差距,在汽車類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的過程中,許多高職院校對教師都進行了精挑細選,重點突出教師的實踐能力、專業技能素質,但由于企業工藝的持續革新、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許多教師難以將最新的理念、技術等教給學生,影響了現代學徒制在高職汽車類專業中的有效實施。
現代學徒制學生的學習形式較為分散,他們在企業的學習時間相對較多,改變了以往的班級授課制形式,這對學生管理工作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學生管理的范圍、內容等等增加了,這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者來說是一個難點。
現代學徒制的實施對于著力深化高職汽車類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針對當前高職汽車類專業在實施現代學徒制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高職院校要著力以《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工作的通知》,努力對現代學徒制實施過程中的薄弱問題進行改進,不斷提升現代學徒制在高職汽車類專業中的實施效果。
各地教育主管部門應在教育部相關文件的指導下,盡快出臺本地區推進現代學徒制的實施細則,特別是要進一步明確在汽車類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的過程中的師徒雙方的權利與義務,要通過相關的教育法律法規來明確規定學徒的法律地位、勞動權利的保障以及相應的人身以及財產等權利,明確規定企業師傅的選拔、考核以及管理等相關的制度,有效激發師徒雙方參與現代學徒制的積極性。
教師實踐能力培養是推進汽車類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的重要基礎性工作[3]。為此,高職院校要努力加快雙導師團隊建設力度。積極通過校企聯合培養、雙向交流等各種方式推廣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來共同承擔教育教學任務的雙導師制度,一方面,學校可以設立相應的汽車類專業兼職教師崗位,企業根據學校設立崗位來同步設立相應的學徒指導崗位,加快雙方溝通合作,加快完善雙導師的選拔、培養、考核、激勵等制度,加大高職學校與企業之間汽車類專業相關人員的互聘共用、雙向掛職鍛煉、橫向聯合技術研發和專業建設的力度,努力建立一支素質過硬、專兼結合的汽車類專業雙導師隊伍。
嚴格管理必須以相應的管理機制建設為保證。實行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既可以有效保證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在參與現代學徒制過程中正常的學習生活秩序,最大限度地保護學徒的合法權益,也可以促進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在參與現代學徒制的過程中自覺遵守學校以及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保證現代學徒制的有效實施。針對當前高職汽車類專業現代學徒制實施中學生管理難度較大,漏洞較多的現實,高職院校要著力健全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教學管理與運行機制。校企雙方應協同制訂現代學徒制汽車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分擔人才培養成本,加快完善教學運行與質量監控體系,規范汽車類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
總之,高職汽車類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拷問著現代學徒制在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實際成效和未來走向。今后,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加強與汽車類行業及企業之間的密切合作,從健全人才培養體系、加快雙導師隊伍建設以及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完善現代學徒制實施,教育主管部門也要加大對高職現代學徒制的實施予以相應的政策支持,有效助力高職汽車類專業更好地實施現代學徒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