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輝奎,顧牡丹
(1.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江西南昌330100;2.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江西南昌330095)
近年來,隨著新時代互聯網+人工智能VR虛擬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蓬勃飛速發展,傳統的常規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現在教學環境的巨變要求。新世紀的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Android程序設計課程作為工科計算機軟件技術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程序設計類的編程課程,編程實踐性非常強,非常注重學生的程序設計的操作技能的培養。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填鴨式等老舊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注重理論學習,淡化實踐操作,長此以往,必將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嚴重降低,一門非常注重實踐操作性質的Android程序設計開發類的課程,逐步淪為一門多媒體教學理論性質的課程。因此,傳統的Android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方法存在諸多漏洞和疑問,亟待我們進行改革創新與發展,否則很難跟上新時代的劇變步伐。通過新型教學方法——基于項目驅動的應用,可以充分挖掘和觸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有效提高他們在學習上面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提高學生在遇到緊急問題時如何解決問題的本領,提高課堂互動的交流程度,因此可促進高職院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增強學生的就業求職技能與本領,這對培養21世紀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項目驅動教學法其實是在教師教學和學生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的把教材上面死的抽象難于理解的專業課知識,想辦法轉換為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技能訓練。教師不是單純簡單粗暴式的將專業課知識直接原原本本灌送給學生,而是應該想辦法積極引導他們如何進行思索、探究未知的世界,甚至是創新思想。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項目驅動教學法的主體是學生,一切教學的中心和出發點都是圍繞學生而展開進行,我們提出學生通過自學來獲得本領。
教學中出現的理論與實踐脫節現象,可以通過調整教學方法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改變傳統的灌輸教學為引導教學。教師在課前精心挑選有一定教學目的,與實踐關系密切又有代表性的項目,組織學生利用課堂進行分析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后由老師進行總結歸納實現教學目標。應該先易后難,在符合課程大綱的基礎上涵蓋主要的教學內容,從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例入手,調動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項目驅動教學把死板的書本理論知識帶活了,學生對課程的理解也變得透徹,并產生一個清晰的思路。
項目驅動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并且Android程序設計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發生改革,因此需要改革期末考試方式,否則教學效果不好。故我們需要制定一套與Android課程相適應的考核方式來評價結果。考查方式可以采用上機實踐操作,學生必須在2個小時內完成實踐編程操作題目,這類題型比較注重考察學生的Android程序設計編程思維和邏輯思想,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學生有很大的發揮和想象空間,因此學生得到創新性發展。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對Android程序設計課程編程實踐,所要達到的目標,作一個啟發性的描述,為他們提供了精神上的動力鼓勵,激發出他們創造力以及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好奇心。在項目驅動教學的基礎上注重團隊合作,目的就在于鼓勵學生運用所學Android課程的知識,與團隊成員積極互動交流,學會利用團體的力量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是課程改革的最佳方案,把課堂真正意義上交給了學生,確立了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地位。在這種教學模式體系下,當學生遇到一個新任務,他們就知道要從哪些地方入手,能夠淡定,理清思路,并能就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討論研究,吸其精華,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和要求。
對于在校老師,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讓教師隊伍的技能不斷強化和更新,適應知識快速更新的速度,因為我們應對層出不窮的新事物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斷學習,時代發展趨勢逼迫我們“活到老,學到老”。學生要想學到一滴水,教師必須得有一盆水,對專業教師的專業技能儲備有一定要求。教師的知識能力和專業技能跟上去了,學生才能獲得更加有力的指導,才能真正學有所得。
本文通過以Android程序設計課程為例,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些相關教學方法。通過項目驅動的應用,可以充分挖掘和觸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有效提高他們在學習上面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促進高職院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增強學生的就業求職技能與本領,這對培養21世紀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過筆者多年對Android程序設計課程的研究與實踐,項目驅動的教學模式克服了傳統Android程序設計教學模式的很多不足,綜合實踐性環節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真正做到了以動手操作實踐為中心,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積極性顯著提高,學生的動手創新能力、綜合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同時也促進高職院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增強學生的就業求職技能與本領,學生各級別的Android程序設計參賽獲獎成果顯著。這種做法值得各大高職院校相關專業廣泛推廣應用,這對培養21世紀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