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科遠,丁 瓊,牛 穎
(1.河南工業和信息化職業學院,河南焦作;2.焦作大學,河南焦作)
現當代,依據市場對建筑裝飾行業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大,許多高職院校在教學課程當中開設了建筑裝飾專業課程,為專門培養建筑裝飾行業所需要的專業性、高技能人才做準備。而在開設這門課程的過程中,素描課程無疑成為了建筑裝飾專業的核心基礎課和專業課程教學的基礎。而建筑裝飾專業中應當怎樣設定繪畫基礎課程和教學模式才能適應本專業的發展?建筑裝飾專業的素描課程應當如何轉變才能適應社會對建飾專業人才的需要?這也成為許多教學者不斷探討的重要話題。
傳統素描可以說是人類歷史發展中最早出現的繪畫表現形式,是源于西方的一種繪畫種類,英文原名為sketch,也是目前最古老的藝術語言,其意為:通過單一的顏色進行繪畫表現,也是為藝術的表現、創作和構思草圖文本進行整理、表現的藝術載體。15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在發展中感受到素描獨有的藝術魅力,在這一階段,意大利的著名畫家達·芬奇、馬薩丘、米開朗基羅等人在繪畫創作中發明并且運用了解剖學、透視學以及構圖學原理,為素描畫面表現出立體感、空間感提供了更為科學的理論依據,使得素描的理論與表現方法更加完善。從此,素描開始以一種近乎完美的繪畫藝術表現形式成為了全世界繪畫藝術表現中的特殊門類。
傳統素描時采用單色線條、塊面、光影等,對物體形象進行塑造的藝術表現形式,是針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形態和結構特征進行樸素表現的繪畫樣式。是進一步培養和訓練繪畫者造型能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等重要手段。而具有高水平的素描藝術作品同樣是具有藝術審美價值、創作情感載體的特殊表達方式,是立足于物象獨有的神韻特點與意趣的表達,是最基本的藝術表現手段。
設計素描與傳統基礎素描有所區別,主要是通過比例尺度、透視的規律、三維空間的觀念以及物象形體內部的結構進行剖析進而表現出來的全新視覺傳達與造型手法。通過設計素描表現,可以讓物體的外部特征更加明朗化、秩序化、本質化和空間展示化,讓畫面通過特殊“符號”的形式表現出來。
設計素描這樣一種特殊的表現方式,將傳統素描與現代素描的表現理念相融合,從對世界萬物本質的特征作為切入點,進而為后期的設計而服務的一種基礎造型方式。在整個設計表現上,不僅能夠為設計草圖而準備,而且還能夠為設計創新而表現,具有極強的壯觀色彩,同時也能展現出明確的目的性和抽象性的特點。
在傳統素描表現上,主要是通過感性逐漸向理性過渡的階段,而設計素描則是通過理性追求感性的發展階段。設計素描在表現上所融入的主觀因素相對較多,是一種通過邏輯表現上的“不符合”,視覺感官體驗上的“符合”所表現的特殊藝術“境界”。例如:在針對人物表現的時候,可以針對人物中的某一器官進行主觀處理,這種處理結果和表現往往是現實世界當中不可能存在的一種現象,而繪畫者卻通過自身的主觀意向將其表現出來。這樣一種特殊的處理方式和思維,主要就是為了對藝術設計人才的創造力進行提升,進而為后期的設計、創作打下基礎。傳統的素描則是對現實生活當中所存在的事物進行如實反映,機械化的塑造和表現。而這些,可以說是傳統素描和設計素描之間最根本的差異性。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建筑裝飾專業學生,對剛進入校園之后,在學習素描專業課程的時候,存在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較弱的情況,探究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較大,而這些差異性又會導致不同的學生出現不同的困境,從而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的影響因素也就有所不同,以下,筆者將學生情況分為較普遍的兩種情況進行分析:首先,沒有素描基礎的學生;其次,是有素描基礎的學生。
a)沒有素描基礎的學生。由于建筑裝飾專業的課程及專業特點,素描課程是作為一門基礎課程來進行授課,而且課程安排大多是在學生剛入校的第一學期就開始進行學習,但是由于整個素描課程的時間較短,這些沒有素描基礎的學生很難在短暫的時間當中掌握素描表現的技巧和技能,如果課程安排稍微快一些,那么這部分的學生,在還沒掌握前面課程知識和技巧的時候,則會對素描課程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煩的情緒。
b)有素描基礎的學生。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之前參加過相應的美術升學考試,對素描基礎課程也有一段時間的學習,這部分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的時候,進一步學習基礎素描的時候,由于在課程之前都已經掌握了相應的學習技能和技巧,并且在進入高職院校之后,發現現在所學習的素描課程和之前所學的知識一樣,深入學習的耐心和學習的熱情也會瞬間泯滅,在自我意識當中已經覺得這些知識是自己已經掌握的,所以很難耐下自己的性子更深入的進行學習和探討,認為只要完成課堂作業就達到了最終的學習目的。
首先,在教學觀念上,許多課程教學者依舊采用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進行素描課程教學。大多數的教學者認為,在進行素描課程教學的時候,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學生的造型能力,這種教學觀念還依舊存在對傳統素描教學的思想之上,由此,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僅僅只是注重對自然物的外部造型為主,很難與后期的建筑裝飾設計專業有所聯系。
其次,教學觀念上的滯后導致教學方法不夠科學。許多高職院校當中,雖然在學校的設備和儀器上隨著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在不斷更新換代,但是由于教育教學這在思想觀念上的傳統性,導致了在許多高職院校在建筑裝飾設計的素描基礎課程教學上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教育教學上以石膏幾何體、靜物、人像的臨摹和寫生為主,教學手段上是通過以畫帶講,然后再練的環節進行。在理論講解上以透視、明暗為主,將示范的素描畫展現到學生的面前,然后按照相應的步驟對整個畫面的繪畫過程和順序進行演示或者講解,最后由學生按照畫面表現的效果進行練習。在練習當中對學生的繪畫畫面進行修改,如果有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教育教學者大都會進行指點,甚至親自上針對畫面進行修改,使得畫面得以完善。
在高職建筑裝飾的傳統素描和設計素描中,對教學的目的和培養的思維觀念進行轉換,傳統的素描課程是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造型表現,而設計素描則是為了增強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在培養中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的過程當中,讓學生自身頭腦和潛意識當中的一些形形色色的理念構思出來,并且在畫面表現當中進行提現。而這些內容的表現,需要運用傳統素描練習做基礎,在教學中不斷增強傳統素描針對現實場景中的無形形體進行聯系,然后再結合設計素描當中的添加、刪除等修改和處理的方式,讓學生深入理解傳統素描和設計素描中的變化。并利用二者的相互轉換,讓學生在素描聯系的時候能夠重新定位對事物形體的認識以及創造、想想,并不是沒有依據的進行構思,而是從多方位的理解物體,由表及里,生動而又形象的創新并且塑造物體,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之上,找尋能夠適應于自己創作的表現手法,進而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并對素描課程產生一定的興趣。
在傳統素描課程教學當中,作畫的步驟主要是通過掌握繪畫的不同環節,對畫面進行逐步深入,讓學生能夠在了解繪畫全過程的基礎之上,對素描創作方法和創作要領進行掌握;而在設計素描當中,繪畫表現要從觀察入手,在針對繪畫之前的,需要要求學生以自身的主觀意識進行觀察,然后針對所觀察的角度、光線等因素的不同,對同一物體產生不同的感受,并運用自我觀察出來的內容和感受對物體進行刻畫,由此可見,在設計素描課程中,是以一種集中觀察和思考來對物體進行塑形的特殊設計活動。這樣一來,對于傳統的素描課程所教授的塑造方法和作畫步驟與設計素描中的塑造方法和作畫步驟都有著自身所獨有的特點,此時的課程教學者,可以將二者不同的特點進行相互結合,讓學生能夠在素描表現中更有效的提升自己的繪畫品質,也能夠不斷提升學生在繪畫中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等,便于在基礎技能的提升上,深入提升素描作品的內涵和特點,將視覺表現與身心體驗進行更有效的結合。
傳統素描注重畫面的視覺形象效果,這也是對整個作品好壞進行衡量的重要標準,而設計素描所表現出來的畫面,注重對物體形體結構進行理解,注重的是形體結構是否正確,這是對設計素描畫面效果予以評判的重要標準。綜合傳統素描與設計素描之間的這種差異性,在建筑裝飾專業的基礎素描課程馴良上,學生不僅僅需要有批判性的繼承和發揚傳統素描的優勢,而且還需要有機的將涉及素描的相關理念進行結合,依據素描基礎所服務的西鄉的不同,側重的去引導學生對造型基礎的訓練,進而深化繪畫作品以及設計類基礎課程教學的提升和發展,讓學生在基礎訓練的同時,能夠注重對物體空間形態的塑造和細節的處理,進而讓自己的繪畫作品更具視覺美感和深厚的靈魂內涵。
綜上所述,對于高職建飾專業基礎素描課程教學而言,教學者應當在深入了解傳統素描與設計素描的差異性的同時,有效的結合二者的特點,將這兩種不同的理念相互融合,進而促進高職院校建筑裝飾專業基礎素描課程在發展中能夠與整個專業未來的教學相適應,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性專業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