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梅,程 明,關銘楊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81)
創新,顧名思義就是基于現有的模式進行重新變革,或者是把新的元素引進原有的體系當中。在高校的創業教育課程中也應該引入這種先進的思維理念,通過多樣化的培養模式,將創新教育理念融入創業教育其中,最大限度的提升大學生的創新素質,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眾所周知,高職高專院校的人才培養定位是技術型、實踐型、復合型人才,創新發展是第一生產力,所以,創新教育在我們高職高專院校的創業教育中更是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們要把培養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放在今后工作的首要問題來抓。
目前,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一線任課教師也把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作為工作的重點,也舉辦了多種多樣的創新創業技能大賽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期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雖然在比賽中不乏有優秀的學子與優秀的作品呈現,但是,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及不足,這些依然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進行反思。
目前,對于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我們依然停留在現有的條件與基礎設施建設之上,并沒有對于其內涵與課程體系框架進行深入的挖掘與研究。雖然我們在新版人才培養方案中也加大了實踐教學環節的學時,但是,對于高職學生職業素養以及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卻并沒有納入到教學內容當中來。這也就造成了只是形式上進行了調整,究其實質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教學改觀,學生無法將創新創業能力應用于實際的工作之中。綜上所述,高職高專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門課程,而是一門系統的學科體系,應該貫穿于學生大學三年的始終。只有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創新創業能力課程體系,才能真正的起到全面高效育人的目的,切實有效的提升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通過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國外發達國家對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極為重視,而且有著一套極為完善、先進的教育模式。我們創業教育教師應該吸取國外的先進經驗,集眾家之所長,結合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自身特點,制定出適合于高職高專學生的創新創業課程來。
以美國為例,美國是制定創新創業類課程的先驅者。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已經在60多所學校開設了相關的課程,截止到2000年,開設創新創業課程的學校已經達到了上千所,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目前,創業教育課程在美國已經形成了完備的教學體系,從初中起直至大學,學生都要進行系統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學習。再以日本為例,創新創業課程是日本所有高校必修課程之一,其在高校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研發,旨在拓寬學生的創造性、開拓性思維,培養具有自主精神,創新能力的高質量人才。
眾所周知,傳統的教育教學都是有著一套固定的教學內容,但是,英國卻是一個例外的國家。在英國,創新創業課程是沒有統一的教材的,任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采取多種多樣靈活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旨在挖掘學生的潛能與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學生可以隨時就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發問,任課教師應該竭盡所能,事無巨細的回答,保護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任課教師應該要鼓勵學生開動大腦,進行探究式的發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對于創新創業類課程建設,必須要立足于具體的專業特點,不能采取“一刀切”的辦法,只是在思想層面上進行概括性的理論講解,而是應該要立足于每一個專業的實際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要結合專業設置,企業或者是崗位需求,開設不同教學內容的創新創業培養課程。所以,我們一線創業教育教師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突破口,真正構建一套適合于高職高專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
首先,在設置高職院校新版人才培養方案的時候,要把創業課程作為一個系統化的常規課程,貫穿于學生每學期始終。而不僅僅是給大四學生上的一門課程;其次,應該積極將創業課程延展到課下,畢竟上課的時間是十分有限的,我們一線創業教育教師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比如可以開設創新創業系列講座,聘請與本專業相關的優秀創業者和企業家來學校進行經驗傳授,理論聯系實踐,也可以加強與校外企業的溝通與聯系,讓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更好的去了解市場需求以及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最后,增強創新創業課堂教學的參與度與趣味性,通過師生間的互動,更好的去了解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以便于及時調整教學進程,給予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所最需要。
創新創業教育不同于其他課程,其課程目標是為了培養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所以,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創新思維能力,我們一線創業教育教師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比如舉辦社會實踐活動,學生課外科技活動,文藝體育活動,職業技能培訓等等,構建科學化、合理化的“高職高專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創新創業計劃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就是科研創新訓練計劃。主要包括學生自主申請創新創業課題,參與教師的省級項目申報,自主研制小發明、小創造等等;第二,就是創業訓練計劃。顧名思義就是指可以以團隊或者是個人的名義開展一些創業實踐活動;第三,就是科技競賽計劃。主要是指高職院校學生參加一些國內外的專業技能大賽,通過同臺競技,可以及時查找自己的不足,爭學比趕,獲得更大的進步;第四,人文素養提升計劃。一般是指社團活動的開展,或者是參與一些文藝體育活動,強身健體,與外界增進了解,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以及溝通協作能力。第五,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為了更好地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盡一切可能鼓勵高職院校學生參加職業技能考試,四六級英語等級考試,國二國三計算機等級考試等等,提高就業的門檻。為了保障這五項計劃的順利實施,我們應該將這五項內容以學分形式納入新版人才培養方案中,最大限度的保障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
我們一線創業教育任課教師必須要端正心態,創新創業教育并不只是流于形式,簡單的走個過場,設置一學期的課程就可以草草收場。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是一門系統性的學科,應用性極強,必須貫徹高職院校學生三年課程教學始終。我們在設計培養方案的時候,可以連續性開設,各專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認知能力、空余時間來自主選擇相關的創新創業類課程以及授課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