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潔
(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紹興 312366)
在高職院校中的非專業課程教學課堂中,非專業課的任課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而且在進行“課程思政”教育工作時,又該如何掌握思政教育工作的限度。目前雖然我國高職院校中的“課程思政”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顯然我國高職院校中的“課程思政”并沒有融入到通識課程的教育中。在高職院?!罢n程思政”教育進入內涵式發展的背景下,如何加快高職院?!罢n程思政”教育融入通識課程教學實踐已經成為了一個嚴峻而現實的問題,本文將對高職院?!罢n程思政”融入通識教育課程實踐進行分析,并探討出具體路徑,希望能夠為我國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教育起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對于“課程思政”來說,在“課程思政”中,將本應該單獨開列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充分地融合到其他課程中,這就要求每一門進行通識教育的任課教師都應該承擔起思想道德教育的責任。可以說“課程思政”的提出為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和提供了新的路徑。但是目前我國“課程思政”改革的有效性仍然面臨著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課程思政”有效性的提高目前也并沒有延伸到高職院校的教育中去。,“課程思政”能把本來應該對高校學生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課程進行互相結合,這樣可以營造一種特殊的教學氛圍,并且可以在教學設計中以間接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接受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所以其實從本質上來看,“課程思政”教育也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一種拓展和延伸。
思政課程指的是幫助高職院校中的學生進行思想觀點樹立和政治立場等一系列的政治專業課程。在我國對于高職院校所進行的思政課程就是主要利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等社會主義傳統價值觀幫助高職院校中的學生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而“課程思政”中注重的是將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或者是其他課程都加入思政的元素,也就是要求高職院校中進行通識課堂授課的教師都應該在課堂中加入思政的元素,這樣才能夠形成高職院校中全面進行思政育人的政策。而且從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我國教育的要求來說,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轉變是符合當代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同時也是符合時代需求的。雖然目前我國高職院校中已經早已開展了對思政課堂到“課程思政”的轉變,但是從現實中的結果來看,轉變的效果仍然很不理想。目前我國高職院校中雖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到通識教育中,但是并沒有全方位的貫徹落實,所以還需要一定的努力。
我國習總書記早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利用好課堂教學的功能,針對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不斷加強。因此,在高職院校中,雖然學生學習主要的專業知識技能非常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視對高職院校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之前,高職院校對于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都借助于專業的課堂,但是那樣很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職院校中的通識課程都應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同向而行,將“課程思政”融入到通識課堂教育中,相當于極大利用了課堂上對于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有利于形成高職院校中對學生的全面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且,根據目前上科學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來說,首先課程思中與通識課程的教學并不沖突。同時課程教學能夠為“課程思政”教學提供廣闊的教學背景和學科基礎,從而能夠帶給思想政治教育具備一定的科學力量,可以說把“課程思政”融入到通識教育中,能夠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說服力。而且在高職院校中通識教育課程往往是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設置的,因此在通識教育中適當的融入“課程思政”教育也能夠激起高職院校中學生對課堂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性。
通識課程首先是指通過了開設非職業性的共同知識基礎課程,因此通識課程在高職院校中指的就是非專業性的課程,也就是選修課程。在高職院校中,學生往往會在學分制的要求下選擇必須修幾門特定類別的選修課程。在高職院校中學生進行通識課程的教育幫助高職院校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完善自我的發展,增加自身的興趣愛好。除此之外,相比于專業課程來說,選修課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選擇在選修課上進行。對學生的“課程思政”教育功能的實現。能夠方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通識課程的特點就是,為了使學校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進行開設的能夠引導大學生進行知識更廣闊學習的以及幫助大學生進行學會判斷和思考學習一定的社交能力,完善人格方面等等都具有明顯的作用的課程。可以說通識教育就是為了培養出多方面發展的人才。與此同時也能夠培養大學生的興趣愛好來幫助大學生進行自我的完善和追求,并且學會與他人進行交往的能力而且通過大學生通識課程的教育學習,也有利于大學生學會知識掌握的特點技能,從其他學科的文化過程中來尋找如何解決問題和方法
在高職院校學校中,通識課程的結構優化主要是指通識課程的設置能夠更加具備對高職院校中的學生的適應性和針對性。目前在我國高職院校中,除了通識課程,還有基礎課程和專業課。高職院校中的專業理論課設置也是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進行設置的,因此往往很注重實用性和操作性,而通識教育課程由于課程設置的原因,則往往更加重視課程設置內容的系統性,主要在與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除此之外還有知識的有機性以及綜合性等等。目前我國高職院校中這三種課程往往會存在一定程度的沖突,所以,高職院校中應該積極側重這三種課程的不同標準和特點來設置一個通識課程和專業教育互相呼應的課程教學系統,這樣不僅能夠方便高職院校中的學生取得知識,同時也有利于將“課程思政”融入到高職院校的通識課程教育中。高職院校中的通識課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其他課程比如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等等,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發展好自己的個性。所以在高職院校進行課程優化時,應該注重多項學科的互相融合,這樣才能夠方便在通識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
目前將思政教育融入到通識課程是一項要求技術難度高的工程,所以必須配套建立一套完善的領導機制,這樣才能夠使“課程思政”完美融入到高職院校的通識課堂中。在這項工作中同時還必須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指導,所以應該建立相應的責任機制,以此來明確學校以及社會部門各個方面的責任主體和主要內容。對于“課程思政”融入到通識教育課堂來說,學校方面是主要責任主體。其次,學院方面是實踐上的組織主體,而教師則是執行這個工程的個體。為了能夠加快高職院校中的“課程思政”融入到通識課堂中,必須應該做好層層推進,形成一個良好全面育人的局面。所以對教師要一定要求,“課程思政”這一事物要想完美融入到高職院校中的通識教育課堂中來,那么也要建立對于教師的激勵機制,因此,應該把通識教育的貫徹程度融入到教師的評價體系中。這樣能夠充分調動通識課堂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各位通識教育的教師應該結合自身的通識教育課程特點,想辦法將課堂思政融入到課堂教育中,以此加深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想將“課程思政”教育元素完美融入到高職院校的通識課堂教育中,就必須要重視課堂教育的內容和教育方法。因此要在這方面上進行一定程度的創新,而不能夠再像之前一樣只是填鴨式的教育。因此,應當對通識教育課堂的教育方法進行一定程度的創新和轉變。所以應該優化通識教育的教學設計,并且在教學設計中一定要分清教學的主次,應該在教育中幫助學生認識通識教育課堂內容的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思想政治文化滲透,從而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大學生思想上的成熟,幫助大學生進行價值取向的選擇。所以在對通識教育內容選擇時,應該結合實踐課程的特點。比如在對空乘專業進行禮儀培訓時,可以適當將我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融入到教學背景中,這樣也能夠引申出保護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神。
總而言之,將“課程思政”融入到高職院校中的通識課堂教育中,不僅能夠方便幫助對學生的通識課堂教育,同時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以為了能夠方便“課程思政”在高職院校通識課堂中的融入,因此應該適當加快對高職院校中通識課程設置的優化,同時也應該加大對任課教師不斷培養,并對通識教育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一定程度的創新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