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知原
甘肅省臨洮縣農業農村局 亞行項目辦,甘肅 臨洮 730500
2018年,臨洮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推動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根本舉措,緊盯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以政策扶持為牽引,以延鏈補鏈為核心,以風險防范為關鍵,全面加快馬鈴薯、畜草、蔬菜、中藥材、牛羊、花木、勞務等優勢產業發展步伐,特色產業促農增收的效果日趨明顯。2018年,全縣馬鈴薯、蔬菜、花木、中藥材、百合、畜草、勞務等特色優勢產業實現產值12.5億元,農民人均從中收益2 551元,占當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2%,全縣有2 722戶9 219貧困人口通過種養和勞務產業實現脫貧,占當年全縣脫貧人口的54%。
近年來,臨洮縣大力實施“產業富縣”戰略,培育了600萬頭(只)畜禽、50萬畝馬鈴薯、23萬畝蔬菜、15萬畝中藥材、7萬畝花木、4萬畝百合生產基地,形成了以上營、峽口、站灘、漫洼等東北部鄉鎮為主的馬鈴薯生產基地,洮陽、八里鋪、新添、辛店、太石、紅旗等鄉鎮為主的果蔬生產基地,玉井、衙下集、南屏、康家集、窯店等鄉鎮為主的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依托該縣區位優勢、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創新提出了“山區藥材洋芋飼草加百合,川坪蔬菜花木改飼促旅游,全縣上下抓好勞務搞養殖”的產業發展思路。圍繞省上確定的“牛、羊、薯、藥、果、菜”六大產業和市上提出的“6+X”產業體系,結合該縣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確立了馬鈴薯、畜草、蔬菜、百合、中藥材、花木、勞務“七大”特色優勢產業。同時,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要求,為每個貧困村確定了1個主導產業,為每戶貧困戶確定了1-2個脫貧主業,其中,187個貧困村中馬鈴薯產業村70個、中藥材產業村60個、牛羊養殖產業村21個、百合產業村19個、蔬菜產業村12個、花木林果產業村3個、勞務產業村2個;剩余的1.2萬貧困戶中有6 523戶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為實現產業脫貧奠定了基礎。
堅持把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作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制定出臺了《臨洮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實施方案》《臨洮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提升實施方案》《臨洮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等政策文件,組建了臨洮縣農商會,成立了混合所有制的現代農業投資發展公司,健全完善了資金、稅收、項目、人才保障等保障機制,有力促進了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壯大。引進農業龍頭企業44家,培育組建農業專業合作社1 560家、注冊資金38.35億元、會員5.9萬戶,新發展合作社聯合社6家、家庭農場99家,建立標準化種植基地12個、53萬畝,帶動農戶8.4萬戶戶均增收3 000元以上(其中貧困戶5 323戶)。
堅持把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作為提升產業開發水平、助推脫貧攻堅行動的重要舉措,大力發展專業骨干市場,培育了康家崖、崖灣、南苑、水泉等13個大中型產地批發市場,初步形成了以大型專業市場為主體,中小型市場和相關農貿市場為補充的交易批發和購銷服務網絡。扶持縣內骨干市場建成1 000t以上恒溫氣調庫33個、儲藏保鮮能力達19.16萬t,建成馬鈴薯貯藏窖11.84座(眼)、貯藏能力達41.64萬t。
依托東西部協作扶貧、中央定點幫扶以及各級幫扶單位的資源優勢,通過校企對接、東西合作等模式,積極推行“消費扶貧”模式,開展凈菜配送、以銷定產等工作,開通了臨洮農特產品銷往大中城市的“直通車”。2018年,全縣累計銷售蔬菜、百合、馬鈴薯等農特產品11.6萬t,實現銷售收入2 342萬元,2 180戶農戶戶均增加收入3 000元以上(其中貧困戶378戶)。
推行了“一業一策一龍頭一專班,一業一號一社一群”工作機制,成立了臨洮縣產業扶貧專責工作組,建立產業扶貧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安排部署全縣產業扶貧工作,構建了縣四大班子領導、行業主管部門、鄉鎮領導干部、村社干部和各級幫扶干部全面參與的工作推動機制,有力地保障了產業發展。制定了馬鈴薯、畜草、蔬菜、百合、中藥材、花木產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主導產業、扶持政策以及幫扶措施。特別是在到戶扶持上,結合年初“一戶一策”脫貧計劃制定工作,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按照“人均5 000元、戶均2萬元,最多不超過3萬元”的補貼標準,制定了《臨洮縣產業精準扶貧到戶獎勵扶持辦法(試行)》,對1.2萬戶未脫貧戶通過生產獎補的方式鼓勵發展馬鈴薯、蔬菜、百合、中藥材、畜草、花木林果等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人均增收500元。
重點圍繞該縣特色產業,堅持“定向、精準、特惠、創新”的保險扶貧工作思路,大力開展農業政策性保險工作,在完成中央、省上保險品種的基礎上,根據該縣特色產業發展優勢,結合“一縣多品”增加了百合、中藥材育苗保險品種,真正實現了貧困戶種植品種全覆蓋。特別是針對貧困戶自繳保費籌集難的問題,自繳部分由縣財政統一補貼,確保了貧困戶一戶不落。同時,籌集1 000萬元保險基金,積極引入商業保險公司拓展農業保險業務,探索氣象指數保險、產值保險等保險產品,建立政策性保險與商業保險有效結合的互補機制,進一步彌補了馬鈴薯、玉米、中藥材等產業抵御自然災害的風險。2018年,全縣承保蔬菜、馬鈴薯、玉米、中藥材等農作物19.5萬畝,牛羊豬雞等畜禽5.1萬頭只,累計賠付金額224.3萬元,涉及貧困戶3 223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