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慧珍
【摘 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預模式對干休所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的護理療效。方法:對干休所2017年2月-2018年2月54例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隨機數字表的方法,將其劃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各27例。對照組運用常規護理方法,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運用心理干預模式,從而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有效性、依從性實施全面對比。結果:實驗組顯效24例,有效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30%,對照組顯效16例,有效3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70.37%,實驗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實驗組的護理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干休所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而言,護理人員在借助心理干預模式對其護理的時候,便能使其具有良好的生活質量,康復時間逐步縮短,護理療效較為顯著。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模式;干休所;老年髖部骨折
【中圖分類號】R6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3--01
引言:老人髖部骨折會使其生活質量受到十分嚴重的影響,如會使具有較大程度的心理負擔,生存率大幅度降低,患者家屬面臨巨大的痛苦,而護理人員在對干休所老年患者進行良好的心理護理的情況下,便能使其盡快恢復到正常的生活模式中,心態較為舒暢?,F對干休所2017年2月-2018年2月54例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干休所2017年2月-2018年2月54例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隨機數字表的方法,將其劃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各27例。對照組男14例,女13例,年齡(71-89)歲,平均年齡(80.3±1.6)歲,轉子間骨折17例,股骨頸骨折10例,實驗組男11例,女16例,年齡(72-91)歲,平均年齡(81.9±2.9)歲,關節置換12例,股骨頸骨折15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運用常規護理方法,即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身體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運用心理護理干預方法,護理人員會對患者進行心理支持,在運用疏導等手段的基礎上,使其具有良好的心態,并且使其具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對自己病情具有正確的認識態度,不良的心理傾向大幅度減少。同時,護理人員會對患者進行行為治療,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護理人員的護理,此外,護理人員會對患者進行放松治療與心理護理干預,使其掌握心情自我調試的方法,在運用講座等方法的基礎上,使其對自身病情具有正確的認識。并且患者間可以進行全面交流,不斷宣泄自己內心的想法,使不良情緒獲得全面排解。
1.3 判斷標準
對兩組患者護理的依從性進行對比,如果患者能夠持續配合治療,則代表0分,如果患者偶爾不堅持配合治療,則代表1分,如果患者經常不堅持配合治療,則代表2分,如果患者基本上不配合治療,則代表3分。并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如果患者護理后的評分下降程度大于等于75%,則代表效果顯效,如果患者的評分下降程度大于等于50%但是小于75%,則代表具有有效的治療效果,如果患者治療后的評分小于50%,則代表具有無效的治療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實施統計與分析,運用x2進行檢驗,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的對比
通過實驗可知,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依從性的對比
對照組患者中0分14例,1分2例,2分3例,3分6例,實驗組患者中0分25例,1分1例,2分1例,3分0例,表明實驗組患者的護理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對于干休所中的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而言,其心理狀況較差,如在其髖骨出現持續疼痛、行走困難的情況下,便會使其生活能力顯著下降。進而會使其社交能力大幅度減少,患者的自尊心也將受到較大程度的傷害,病人在長期具有此種心理的情況下,抑郁情緒便會顯著升高,從而良好的心理護理便顯得尤為重要[1]。在本次進行實驗的時候,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護理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良好的心理干預的情況下,便會使其不良情緒獲得全面緩解,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具有較大的依從性,進而患者的生活質量將會大幅度提高,病人也會掌握良好的調控心理壓力的方法[2]。同時,高齡患者在術后可能會出現各種形式的并發癥,而護理人員在使患者進行合理的功能訓練的情況下,便能使其行動功能逐步恢復,心情獲得改善。即在運用良好的心理干預方法的情況下,便能使患者的不良情緒獲得全面宣泄,病人也能夠實施良好的自我管理,進而便能使病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3]。此外,護理人員在告知患者如何減少不良情緒復發的方法后,便能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患者會盡早恢復到正常的生活模式中,精神狀態較佳,促進患者身心狀況的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對于干休所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而言,護理人員在借助心理干預模式對其護理的時候,便能使其具有良好的生活質量,康復時間逐步縮短,護理療效較為顯著。
參考文獻
楊巧燕.心理干預模式對老年髖部骨折術后的護理療效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8,24(8):1444-1445.
徐連芳,陳潤芳,蕭佩多.聚焦解決模式在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早期離床坐心理干預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護理管理雜志,2017,14(11):812-813.
任立娟.連續護理模式對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的綜合干預效果研究[J].當代醫學,2016,22(6):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