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元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幾乎已經覆蓋各行各業。作為老師,要認真地學習、靈活地運用信息技術這一“活水”,為自己的語文課添磚加瓦、提供便利,同時也調動同學們利用網絡參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讓網絡技術為老師自身和同學們服務。本文結合信息技術在語文課中的運用現狀,以蘇州工業園區易加互動平臺為例,探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將信息技術這一“活水”靈活地引入課堂,讓語文課更有趣味,更能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打造更加高效的課堂。
關鍵詞:易加互動平臺; 語文課; 信息技術; 高效課堂
一 信息技術在語文課中的運用現狀
提到信息技術和語文課的融合,多數語文老師目前仍停留在使用幻燈片的階段,認為上課播放PPT,就是使用了電腦,運用了網絡技術,有的老師,語文課上甚至從來不使用電腦,仍然以老的一套教學方式教學,教師本身對網絡技術就有排斥。但是,作為老師,我們必須認識到,現在的信息技術發展迅速,不能主動地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不能利用信息技術為自己的課堂服務,也將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甚至會被這個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拋棄。
有的語文老師會認為,語文這門學科不適合運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的過多使用會干擾語文課原本的語文味道,所以拒絕在語文課上或者課后運用信息技術。我要說的是,信息技術運用在語文課堂中,并不是取代傳統的“聽說讀寫”教學,更不是用網絡取代原有的語文課,只是適時地將信息技術這一“活水”引到語文課堂中,讓自己的語文課也跟上時代的發展。
二 語文課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必要性
作為語文老師,我們需要運用信息技術的方面非常多,可用的信息技術也很多,簡單的PPT也不能滿足我們的教學。我們學校的希沃教學助手,希沃白板投影出來的課文片段,在上面可以更清晰地圈劃出需要重讀的字詞、語句,可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感,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希沃助手和手機連接,上課我們直接操作手機,語文課變得有趣了,可引用的資源也豐富多彩了,同學們的興趣也更加濃厚了;我們學校使用的云痕系統,不僅可以快速統計學生的成績,還可連續追蹤班級的發展趨勢和個別學生的發展情況,一目了然地了解到整個學期班級的發展狀況;平日的微課錄制,利用好“喀秋莎”軟件,可非常方便地呈現課程,現在比較熱門的思維導圖軟件,同樣可以為語文課服務,圍繞一個知識點,延伸出多個學習分支,讓語文課的知識點變得更加清晰明了。由此可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的語文課和信息技術的融合也在進一步加深。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課后在家,使用電子產品的幾率很高,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既然無法阻止學生們使用電子產品,那不如讓其為我所用,如能將語文課的一些任務通過網絡布置給學生,也將會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學生們在網絡上完成學習任務,對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也會有較大的幫助。將語文課與信息技術融合起來教學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傳統的語文教學也要跟得上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語文老師也要靈活地選用現代信息技術,將自己的語文課上的更加新穎、有趣味、有實效。
三 “易加互動平臺”在語文課中的運用
蘇州工業園區的“易加互動平臺”是近些年興起的網絡學習平臺,現在已經普遍地被運用在教學中,我平時的語文課,也較多地運用了此平臺,讓平臺為語文課服務,同時也提升了課堂的效率。我結合自己的初中語文名著教學中是如何使用易加互動平臺的情況,談自己的幾點認識。
(一)課前布置預習任務,提升學習的針對性
在七年級上冊,必讀名著是一百回的《西游記》,如果僅僅利用課堂時間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閱讀量大的情況下,教師更要有引導,讓學生們的學習更有針對性。比如在教授《三打白骨精》這一章節時,我通過易加互動平臺下發了如下幾個預習任務:三打白骨精的原因是什么?白骨精三次騙唐僧師徒是怎樣出現的?結果如何?讓學生們帶著這樣的預習問題去讀書,這樣的閱讀也就具有了針對性。
(二)課上播放微課,抓住課堂的重難點
在教授七年級的名著閱讀時,我們蘇州工業園區的語文老師們集體備課,錄制了《西游記》的微課,微課的質量較高,教研員將錄制的所有微課發布在易加互動平臺上,供老師和同學們學習。我負責錄制的《西游記》68——74回,教學目標設置為:1.梳理68—74回故事情節。2.以“豬八戒的兩面性”為核心分析68—74回的內容及人物。3.學習以時間變化為線索,推動小說故事情節的發展的寫作手法。這三個教學目標,將這七回的重難點都囊括在內,同學們在課上學習了這七回內容后,老師就可以將微課播放給學生們觀看,讓學生們更好地抓住課堂的重難點,同時微課里面有思維導圖部分,同學們還可以將思維導圖畫下來,將所學內容做一下梳理,這樣就起到了雙重鞏固的效果。
(三)課后布置任務,檢查學習效果
在學完《西游記》68——74這七回的內容后,我將課后任務發布到易加互動平臺上,讓同學們課后完成。題目如下:判斷題:1、豬八戒揭了朱紫國的皇榜,引來看榜的官請他幫國王醫病,豬八戒沒辦法,最后行者答應為國王治病。2、行者為了讓國王能取得無根水來服藥,特請東海龍王來降雨。3、豬八戒變魚精在水中戲弄七個蜘蛛精,上岸后卻被七個蜘蛛精用蛛絲搭成的大絲篷罩住。4、毗藍婆菩薩用繡花針刺破了黃花觀道士的金光,并給了三粒解毒丸救醒了唐僧八戒和沙僧。簡答題:請根據原文,簡述孫悟空兩次與賽太歲交戰的經過。同學們完成后,我當場就可以看到完成的情況,正確答案和錯誤答案用不同顏色標注出來,正確率、錯誤率也統計出來了,這樣我就很方便地總結出他們課堂的聽課情況和學習效果,后續可進一步和同學們溝通閱讀情況,這樣的名著閱讀也就有了實效。
(四)推送語文資源,布置個性化任務
易加互動平臺可推送語文學習資源,除了布置預習任務、作業外,還可以及時地推送優秀的文章。比如在學習完《西游記》的“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后,我就推送了《水滸傳》中的“三打祝家莊”,讓學生們自由閱讀,思考古代章回體小說中的“三”,為什么要三打、三調,而不是二打、四調呢?推送了資源后,學生只要打開閱讀即可,不用將文字打印出來,學生在網絡上讀后,思維向更深處拓展,還可以將自己的思考寫下來和我進一步的交流,我將同學們寫下來的內容整理出來,發到班級群里,請同學們一起探討,起到了較好的學習交流效果,這對同學們思維的培養、表達能力的提升都有較大的幫助。
除了我推送的優秀學習資源外,我還鼓勵同學們推送自己的個性化定制好文章,比如在七年級下冊學習“人物寫作”專題時,同學們都找到了自己喜愛讀的關于人物的好文章,不少同學推薦了馮驥才的《俗世奇人》,利用易加互動平臺,每周推送三四篇文章,幾周時間我們一起閱讀完了這本書,課外閱讀對課內教學有了補充和拓展,這樣的形式同學們也非常喜歡,而且也不會覺得枯燥,同學們也都非常積極地參與其中。
四 結語
信息技術和語文課堂的有效融合,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都有較大的幫助,同時對語文聽說讀寫的能力的提升、語文思維的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也是有益的。作為語文老師,要靈活地將信息技術這一“活水”引入到語文課堂中,寓教于樂,讓信息技術服務于自己的教學,讓自身和學生們都從中獲益。
參考文獻:
【1】汪和生,牟來彥.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論【M】.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李藝,朱彩云.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趙波,段崇江,張杰.信息技術課程標準與學科教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
【4】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有效整合典型案例-初中語文.電化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