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厚發
摘 要 現階段,食品安全逐步成為大眾高度重視的一個話題,群眾對豬肉等農產品的品質越來越關注。我們知道,豬肉的好壞、生豬飼養是關鍵,也與食品安全具有極緊密的聯系,飼養人員必須對其日常工作加強重視,確保生豬飼養質量。本文介紹了生豬飼養管理的原則,然后綜合探究了飼養管理與疫病防治策略。
關鍵詞 生豬;飼養管理;疫病防治
實踐表明,在生豬養殖過程中,飼養管理工作和疫病防治工作的有效落實,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也能夠實現生豬飼養質量的有效提升。為了進一步明確如何更為有效的實現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治,本文就相關內容,論述如下:
1 生豬的飼養管理原則
(1)飼養工作人員需要對其工作定位嚴格把握,在豬只剛入欄,必須對其進行及時調教,為后期有效開展和落實飼養管理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與此同時,飼養人員還需要在定溫、定質、定時、定量四個方面加強控制,對豬只飼料總量、飼喂行為、飼料質量及其生長環境進行嚴格控制。(2)飼養人員還需要科學改變傳統思維方式,基于在生豬生長階段、性別和年齡特征實施個性化的飼養管理,確保最大程度滿足豬只生長需求[1]。(3)在飼養生豬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基于不同豬只年齡、性別等因素進行分群和分欄管理,在此過程中,對于仔豬、哺乳期母豬、懷孕期母豬、成年公豬需要進行單欄飼養,與此同時,飼養人員還需要嚴格控制飼養密度,確保其合理性。在我國目前,生豬存欄量正常趨勢如下圖1所示。
2 飼養管理與疫病防治措施
2.1 注意豬舍通風保暖
對于仔豬而言,該階段的生豬機體各項技能還不夠完善,體表具有較低的脂肪含量,體溫調節能力也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無法有效抵御嚴寒。因此,當仔豬長期處于變化莫測,忽冷忽熱的環境中,很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侵襲,導致出現各類病害,因此,在飼喂管理過程中,必須確保改善養殖環境,尤其需要做好保暖工作,嚴格填補各種漏洞,掛好窗簾和門簾,確保舍內具有恒定的溫度,為生豬的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生豬養殖過程污染量普遍較大,如果不注意及時清理排泄物,會使其發酵產生大量廢物和廢氣,對豬舍環境造成很大程度的不良影響。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豬舍糞便及時進行清理,同時還需要利用草木灰和生石灰等進行徹底消毒,在此過程中還需要注意豬舍衛生,確保定期消毒,定期沖洗和清潔豬舍,最大程度滿足生豬發育生長需求。
2.2 優化飼料搭配
在不同階段,生豬需要攝取的營養和水分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基于生豬生長發育不同階段具體需求科學進行營養搭配,與此同時,還需要對生豬進食、體重、長勢等情況密切關注,基于具體情況變化科學制定飼喂方案,保證足量營養補給。在此過程中,水分補充也具有不可或缺的價值。必須保證飲用水清潔,同時還需要對其飲水器械定期檢查,確保生豬生長發育具有清潔、足量的飲水,實現生豬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的有效提升。
2.3 實施封閉化管理
為了確保最大程程度面積滿足防疫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嚴格落實封閉化管理,禁止人員隨意出入養殖場地,對病菌侵入進行嚴格控制,同時還需要在所有進出口進行消毒設施的科學設置,在工作人員和車輛進入養殖場地前,必須對其進行嚴格消毒,在此過程中還需要詳細記錄出入情況。同時,需要明確區分場地不同過道,并在其中間設置間隔。在具體工作過程中,還需要安排專人管理豬舍,嚴禁舍內物品在不同豬舍混用。最后,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確保健康上崗,嚴禁飼養其他動物,提前進行防病準備,避免豬舍傳入疫病,使豬群感染病害概率大大降低。
2.4 定期接種防疫疫苗
定期接種防疫疫苗,能夠有效確保豬群健康,同時還可以實現豬群免疫能力的有效提升,使其病害感染幾率大大降低、一般情況下,在生豬整個生長過程,容易感染豬藍耳病、豬口蹄疫、豬丹毒、豬瘟等多種病害,如果發生感染,則會產生很大的危害。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確保嚴格監測地方疫病,基于生豬健康情況進行免疫接種程序的科學制定,確保高效開展免疫工作。如果豬舍出現疑似病例,必須確保及早隔離診治。根據病豬感染情況進行治療方案的科學制定,對于無法實現有效治療的病豬,必須科學處理病死豬尸體,并對病豬污染環境進行嚴格消毒,避免生豬傳播感染各種病害。
2.5 強化疫病防治工作
在具體養殖生豬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各種疾病,一般為寄生蟲病和傳染性疾病如果一頭豬染病,可能會在短期內迅速感染其他豬,使其患病,因此,在具體養殖過程中,必須確保對生豬患病問題進行科學解決[2]。在此過程中,首先需要做好預防工作,需要使用藥物對豬群容易感染的疾病進行科學防治。如果發現有某頭生豬感染或疑似出現病原體,相關工作人員需要迅速找出病原體,并對其進行隔離,隨后嚴格檢查所有的豬,避免更多的豬被感染。如果無法及時準確的檢查出具體疾病,需要由專業人員對其進行全面檢查,如果檢查結果顯示是傳染病,必須馬上封鎖豬場,全面實施消毒殺菌。在具體在治療時,還需要對其內外部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明確患病原因,確保有效控制疾病。
3 小結
總之,通過注意豬舍通風保暖,優化飼料搭配,實施封閉化管理,定期接種防疫疫苗,強化疫病防治工作能夠確保在生豬飼養過程中進行嚴格管理,科學防治豬群疫病,對其飼養質量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確保有效提升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推進我國畜牧業的進一步發展,為國家經濟水平的有效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盛.生豬飼養管理與疾病防治措施探討[J].農家參謀,2018,598(20):131.
[2]趙妍.豬場飼養管理及疫病防治措施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7,37(7):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