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竹梅
摘 要 推進新農村建設以來,發展農村經濟必須走產業化道路。本文論述后認為,發展縣域農業經濟需要在產業化上做好文章,要明確方向,理清思路,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優化發展環境。
關鍵詞 農業;產業化;農業發展
近年來,單縣積極探索創新農業產業化之路,使得農業經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未來,我縣在發展縣域經濟中,必須做好農業經濟這塊蛋糕,走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道路。具體來說,應該:
1 理清思路、明確方向,抓好重點
發展農業產業化,要用創新的理念、發展的眼光和改革的思路,重點突破,全面推進。要堅持“品牌農業、農業產業化、質量安全”三位一體的發展方針和按照“基地支持、龍頭帶動、流通服務、特色高效”的原則,通過建設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和集約化原料生產基地,生產出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加工原料。圍繞主導產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培育名牌農產品,完善市場流通,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特色突出、競相發展、全鏈條、全循環、高質量、高效益的農業產業化格局。農業生產加工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的主體。發展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就是發展農業產業化,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就是支持農業和農民。同時,有利于破解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難題,促進城鄉經濟融合,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城鄉一體化的進程。有關部門要加大項目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幫助龍頭企業跑項目,開展技術改造和晉檔升級。要創造條件,引進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落戶;要鼓勵龍頭企業開展以品牌利益為紐帶,通過大中型企業強強聯合,形成一批產業關聯度高、功能互補性強的大型龍頭企業和產業集團;通過并購重組、參股控股、改制上市等形式,形成一批發展潛力大、科技含量高、產品競爭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集群。要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完善組織體制、管理模式和運作機制。繼續完善“企業+基地+農戶”、“企業+協會+農戶”等各種產業化組織模式,采取合同、合作、股份制等形式,突破企業與農戶之間單純的買賣關系,創建合作返利型組織模式。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要與產業集團、產業集群緊密聯系與合作,實現企業與農民共贏。
2 做大做強品牌農業
品牌農業是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方向。發展品牌農業有利于加快農業增長方式由數量型、粗放型向質量型、效益型轉變;有利于引導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向品牌產品優化配置;有利于促進農業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銷售市場化和服務社會化;有利于提高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企業發展品牌,既能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又能增光添彩,要大力扶持;要重點發展農產品生產基地,打造綠色小麥、綠色生豬、有機蔬菜、有機大米等高質量、高水平、馳名全國的農產品品牌。農產品加工企業要加大產品科研力度,加強企業管理,實行農產品加工標準化,提高科技含量、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做大做強農產品品牌。要組織開展名牌農產品的評選推薦,加大對名牌農產品的宣傳推介力度,組織名牌農產品企業參加各類展示展銷會,擴大名牌農產品的知名度,形成“政府重視、社會支持、企業主動、消費者認可”的品牌農業發展良好氛圍,爭取打造出更多的國內國際名牌農產品。
3 提升農產品質量
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民生,是維護公眾健康,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舉措。對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社會和諧與繁榮都具有重要意義。要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建立完善農業生產技術標準體系,加強對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的全過程標準化管理,創建一批市級、省級和國家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要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加快發展綠色食品,因地制宜發展有機農產品,加大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和保護工作力度,擴大優質農產品的數量和規模。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前、產中、產后全程監管,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避免重大質量安全事件的發生。
4 增加投入,優化發展環境
政府主要職能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把推進農業產業化工作作為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業的重中之重來抓;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產業化和品牌農業工作的投入;要實施項目帶動,重點扶持農產品加工型龍頭企業的技術改造、先進設備引進等精深加工項目,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爭取國家和省農產品深加工專項資金;要加大財政投入,財政要設立農業產業化發展專項資金,并逐年擴大資金規模,用于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創建名牌農產品;各鄉鎮要設立相應的專項經費,支持農業產業化和品牌農業發展;要強化金融信貸支持,拓寬融資渠道,加大對農產品生產和加工企業的信貸資金投放;要進一步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減免稅收;有關部門要轉變作風,改進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優化行政管理體制,用硬手腕治理軟環境,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要加強指導和服務,積極為企業提供品牌推介、信息咨詢、人才培訓、技術服務、融資擔保、產權交易、法律服務、打假維權等方面的優質服務,為農業產業化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總之,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質量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企業,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責任人,企業要強化社會責任,強化社會道德,強化職業道德,確保依法生產經營,確保標準化生產,確保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堅決維護公眾健康,才能贏得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