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現芳
(北京體育大學國際體育組織學院,北京 100084)
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Presentation給學生提供了機會和展示的舞臺。體育院校英語教學中合理使用Presentation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體育專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其自信心,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交際能力、組織能力,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教學模式的進一步延伸,有利于促進體育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然而在實際教學中,Presentation往往流于形式,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針對這一現象,根據體育專業學生特點,探索如何在教學中應用Presentation就顯得尤為重要,是體育院校英語教師值得關注的問題。
與其他普通院校相比,體育院校學生文化基礎較差,英語水平相對不高。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又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幾乎是教師一言堂,導致學生僅僅是被動接受知識,課堂參與感不強,課堂氣氛枯燥乏味。Presentation打破了教師單向傳授知識的現象,教師的角色從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引導者、設計者和組織者,而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從被動地接受轉變為主動地探求與構建知識,實現了從做中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自信心與成就感也得到加強。Presentation活躍了課堂氣氛,促進了師生間的互相了解,起到了“教學互長”的教學效果。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和重知識輕能力思想的影響,體育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相對不高。學生在準備Presentation的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與教師溝通,有目的地通過各種渠道,利用各種工具和信息資源查找資料,通過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做出分析與判斷,最終歸納形成成果,這一過程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又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思考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自主學習能力。演示階段培養了學生在公眾場合演講的膽識與邏輯性,提高了其語言運用能力和心理素質。Presentation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國內外不同的文化知識和風土人情,擴展了文化視野,學生的人文素質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Presentation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合作、探索和發展的平臺。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話題的選定、信息的搜集、內容的分析整理,以及最后的演示都要求小組成員相互合作、交流討論、共同探究、取長補短。Presentation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擔任演講者和聽眾兩個角色,增加了生生互動的機會,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借鑒,加強了學生知識與能力的交流與互補。在評價反饋階段,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傾聽他人意見,有效地促進了學生間的溝通交流。通過Presentation,學生進一步了解彼此的興趣愛好、世界觀和人生觀,增進了情感交流,有利于創造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和人際關系。
體育專業學生的文化水平總體比較薄弱,學生在選擇話題和內容時大都無所適從,往往會有意避開難度較大的話題,選材缺乏新意和深度。不少學生選定話題后,不是積極多方面做準備,而是僅僅從網絡上下載相關材料,對材料不進行獨立思考和二次加工,導致內容生硬刻板,毫無新意。學生平時忙于訓練,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不了解做Presentation的技能和技巧,演講形式相對單一,難以達到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的效果。學生英語水平的薄弱也影響其英語表達的準確性和流暢性,導致演示效果不好,互動性與觀賞性不高。
體育院校英語教學大班授課的現象使教師難以細化對學生的指導,不少教師對如何開展有效的Presentation也缺乏專業指導和科學認知。針對體育專業學生普遍存在的發音不準、語法錯誤多、英文演講常識欠缺等問題,教師往往聽之任之,缺乏及時有效的組織和評價,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形式主義。有的教師雖然認可學生的表現,但打分較為隨意,點評不全面,深淺不得當,無法體現學生水平的差異。很多學生無法具體了解其表現的優劣及改進的地方,導致其積極性和主動性減弱。
首先,針對大班授課、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英語層次,制定詳細的難度階梯,提出明確的任務和要求,充分激發學生做Presentation的潛能。可以根據體育專業學生的語言水平,在不同時期制定難度不同、挑戰性適度的任務,如一年級上半學期因學生水平一般較差和彼此間不熟悉,話題宜以自選為主,時間要求五分鐘左右。一年級下半學期隨著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和對英語演講技巧的逐漸熟悉,話題應以教師設定的為主,可以圍繞專項知識、文化習俗、職業生涯等展開,要求小組合作,時間為10分鐘左右。教師要做好示范,詳細說明任務的目的、內容要求、語言規范、技能技巧、評價指標等,指導學生在演示過程中注意語音語調、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等。其次,教師還要及時跟進,開展個性化的課前指導,把握學生進度及重點難點的處理,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可行性的修改建議。對于英語水平較差、不自信的學生,或對任務持敷衍態度的學生,教師尤其要給以重點指導。必要時教師要給予提供資料、演講常識、課件制作等方面的指導,以提高學生自信心,克服恐懼、害羞和懶惰的心理。
體育院校學生在中學時期就經常不被老師重視,在班級里被邊緣化,他們或多或少都對學習產生排斥心理。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英語水平,尤其是口語表達很不自信。教師應時時關注和了解學生心態,摸清其長處,不斷加以引導和鼓勵。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參與性與主動性,讓他們獲得相應的成就感。選題時要引導學生以其生活和興趣為著眼點,對演講的內容要進行有效拓展并增加趣味性。學生展示完之后,教師也要做好啟發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客觀、積極地評價自我和他人,使學生在評價中獲取信息,及時反思,提升自我。教師對體育專業學生要有耐心,不能單純強調語言的流暢及語法習慣,要強調重在參與,使學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提高其英語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要隨時關注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消除學生的焦慮、急于求成、不自信等負面情緒。多鼓勵性格內向、不自信及基礎薄弱的學生,多給予他們表達的機會。對有應付心理的學生要進行正面引導,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強其自主學習意識。對程度較好的學生要提高要求,比如圖片的選擇、演示文稿的效果、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等方面都要求做好。
教師對于學生的演示應給予及時的評價,有針對性地指出問題,給出一些指導性的建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評價標準可以涉及內容、語言、課件制作、團隊合作、互動和綜合效果等幾個方面。對個別學生的失誤,本著對事不對人的原則,指出失誤的原因并提出修改意見,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引導學生繼續思考探索。教師對待學生要充滿愛心,對體育專業學生更要持包容、關愛的態度。雖然學生本身存在著一定的缺點,比如自制性差、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他們可塑性強,講義氣,有著積極向上、不怕吃苦的一面,教師要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與認同。在評價時一定要先鼓勵學生,帶著欣賞的眼光,肯定學生的努力和成績,善于挖掘其亮點特色,以保護他們的信心和自尊心,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又要給出相應的下一步的完善建議,鼓勵學生不斷調整和改進。
Presentation改變了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其自主學習意識和交際能力,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學理念,符合體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Presentation在體育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還有待結合體育專業學生的特殊性進行深入探索。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自身修養,不斷學習摸索、總結經驗,爭取為社會培養出既有扎實英語語言基本功,又全面發展的復合型高素質體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