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禮娜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長春 130000)
目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經過多年的論證,尤其是在黨十八大確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后,中辦發〔2013〕24號《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要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縱觀當前的研究成果,盡管探討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呈現井噴式的發展,但其在研究的視角和廣度方面還有很多可以繼續探索和挖掘的地方。尤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核心素養相關性的研究少之又少。
按照最新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征求意見稿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包括: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6大要素18個基本要點。其中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實踐創新這三種核心素養被廣大學生重視程度最高,而人文底蘊、健康生活,是常被學生忽略掉的部分,至于責任擔當,往往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更多的學生還是會把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放在首位,但隨著各大高校在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主題的教育活動的不斷深入,開展從大一到大四的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的責任擔當教育活動不斷加深,責任擔當素養也正慢慢的內化于大學生的內心。綜上所述,在六大大學生核心素養能力中,“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實踐創新”三個素養能力為最強,其次是“責任擔當”,最次是“人文底蘊”、“健康生活”。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實踐創新能力是學生的外在素養,屬于人才發展范疇,是學生求之于外的學習。責任擔當,人文底蘊,健康生活屬于人的內在素養,屬于人文發展范疇。是學生求之于內的學習,大學生的素養只求之于外,不僅不能實現全面發展,還會增加學生走上錯誤的人生道路的幾率,只有求之于內的學習,才能迸發出由內而外的真誠的力量,才能讓外在素養真正的發揮應有的作用,才能讓時代新人,真正的成為有知識,有能力,有態度,有高度的合格接班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公民層面,對學生的行為,提出了明確的行為標準,它恰恰彌補了學生忽略的求之于內的素養不足。所謂價值觀,是人們在行為過程中,評判是非對錯的標準,在此標準下,價值觀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活動。而核心價值觀,是指一個社會所共同認同的被廣泛認可的思想觀念。所謂素養,是人們由訓練和實踐中獲得的,經過長期積淀,打磨,修煉后具備的行為能力,在人們的行為活動中,自然而然的展現出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核心素養相關性主要表現在: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大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提供正確的價值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廣大青年來說,有如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后面的就都錯了。而核心素養就是反復練習扣扣子的動作后,可以自然而然的把所有的扣子扣好。2)大學生核心素養水平,保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程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廣大青年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工作中具體的表現出來,更加強調在行為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而積極主動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核心素養。所以,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依存,共同為保障青年的成長朝著有利于青年,有利于國家,有利于民族的方向前進,助力青年的能力素養不斷邁向新的臺階。
目前各大高校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更多的放在理論層面,重視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內涵,底蘊等方面的教育教學,學生們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內容,以及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關系有較為清晰的認識,但對于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遍抱有較茫然,模糊的態度。這是因為高校教育工作者對于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過程中,忽視對于“實踐”環節的重視,在思想上沒有加大對“踐行”環節的思考,導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成效薄弱。
培養大學生核心素養工程,要按照核心素養體系的要求,分為三大陣地:培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實踐創新”三大素養主要依靠專業課、公共課等大學課堂這一主陣地,在各學科專業教師帶領下,學生們在知識的海洋中,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問題導向思維,以科學精神,學會學習,以科學精神實踐創新,培養良好的外在素養,使期能夠成為社會需求的基本人才。應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融入大學課堂中,讓課堂的主旋律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音譜,打造和諧樂章滋養學生素養。第二塊陣地,是除課堂以外的豐富的課余文化生活陣地,這部分主要由輔導員老師,團干部,廣大學生干部為主要帶頭人,學生們在豐富的大學課余活動中,培養自己的“人文底蘊,和健康生活兩大內在素養,為了使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此環節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最為明顯,所有活動的策劃,開展,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底色,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學生生活。第三塊陣地是學生的自我反思過程,這是學生成長的必備環節,所謂失敗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自我反醒,自我審視,自我檢查的意識,那么成長是會非常緩慢的。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3.3.1 以大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程度評判任課教師教學效果
加強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的綜合測評,不以學習成績為評判學生優良的唯一標準。重視學生在上課時的提問頻率,思考幅度,批判精神等情況,期未列出相應數據讓學生對自身學習過程有清楚的認識。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探索豐富的學習方法,鼓勵研討式學習,倡導運用多媒體手段豐富教學媒介,承認教師、在啟發學生時所做的思考和實踐,將教學效果的評價,多元化,立體化,全面化。
3.3.2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效果評價學生課余文化活動的活動質量
重視學生活動的總結,成效,在成效中檢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程度,以此評判標準去評價大學生課余文化活動是否有益,是否應該繼續。凡是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動,均對大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為了滿足大學生的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以培育和踐行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點,明確我國大學生所需掌握的核心素養,探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大學生核心素養體系的意義及有效途徑,對推動中國的教育改革、為國家培育適應21世紀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