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超
(吉林師范大學,吉林長春 130103)
我國具有五千年的發展歷史,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作為傳統的文化大國,文化理念也比較系統、成熟。此外,我國也是茶葉的發源地,種茶歷史悠久,在發展過程中也逐漸與儒家學說結合,形成了特有的茶文化。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茶除了自身的物質屬性外,還具有一定的文化屬性。
在中華民族的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中和”哲學。從漢朝開始,儒家思想就被統治者所推崇,特別是漢武帝時期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思想,為儒家哲學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條件,奠定了較好的基礎。在儒家思想形成過程中,“中和”思想逐漸成為核心的理念。但事實上,最早的“中和”哲學是出現在荀子和管子的理論之中的,《管子》一書對中和的思想內涵進行了系統的闡述,最初的中和思想多與修養和道德有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和哲學也與人格的培養聯系在一起。儒家“中和”哲學的應用逐漸成熟,因此也有必要提升“中和”哲學的范疇與內涵。
在儒家的哲學體系中,“中和”是指不偏不倚的一種狀態,也是一種處事心態。儒家的中和哲學不是研究數量的變化,而是研究客觀事物的變化與發展。在研究過程中,人際關系和社會秩序也是重要的研究內容,這里的“中”代表的是人們行為的合理性,即在社會中人們的行為應該是怎樣的。此外,儒家的“中和”哲學也是一種人格行為認知,已經成為了儒家思想的基礎與核心。因此可以說中和是儒家思想的本質與靈魂,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在充分體現了儒家思想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不管是實際行為還是具體認知,都將“中和”應用得剛剛好。認知人格理念的過程也是運用道德理念的過程,所以,中和思想的應用也能讓一個人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
在我國的茶文化中,茶道精神是核心。茶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習慣的一部分,因此飲茶也逐漸成為一種社會文化。我國在漫長的歷史中形成了獨有的茶文化,茶道精神也逐漸形成,所謂茶道精神是指以茶為基礎,將飲茶習慣作為主要內容,并融入一定價值理念及行為規范的精神體系。
根據目前的認知,我國的茶道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首先是代表一種清新的理念,與傳統文化理念相同。但事實上,茶道精神是指清新、清正的價值觀。其次是怡情,這里的怡情既代表身體的健康,也代表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即要注重修身養性。人們在飲茶時,通過茶來感悟人生,讓人生境界得到更好的提升,同時也使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另外,在茶道精神中,“和”也是重要的一個內容。通過分析茶道精神的形成過程,可以發現茶文化也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進行發展的,不管是傳承者還是推動著,都與文人雅士關系密切,所以說儒家思想也對茶道精神的發展起到重大的作用。
“和”思想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我國歷來崇尚和為貴的理念。例如茶道精神中“以茶交友”、“以茶待客”的理念,都體現了“和”的思想,希望營造出一種和的氛圍,在“和”的環境下溝通交流。此外,茶道精神還體現了真的理念,即倡導做人要真實,要有真情有真意,對人的價值觀進行了深層次的探索,這不只是傳統美德,更是在指導人的行為觀念。
儒家的“中和”哲學與中國茶道精神是具有一致性的,通過探索兩者的一致性可以讓傳統文化的傳承效果更加明顯,尤其是“中和”哲學,可以為我們當前的許多活動提供幫助。二者的一致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都代表的是一種精神理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思想與行為。最主要的是,二者所傳達的思想都比較積極向上,都是正確的觀念,可以正確指導人們的行為與生活。其次,茶道精神和中和思想都有效總結了傳統文化,并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因此說兩者是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在應用的過程中,可行性也比較強。中和哲學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在我國已經應用了兩千多年,在應用中被人們廣泛認可并得到極力推崇,通過與社會經驗的結合,從而具備較為綜合的哲學內涵。中和哲學既是一種思想,也是一種行為規范,可以對人們生活價值觀的形成進行很好的引導。
而茶道精神也是如此。人們在飲茶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茶道精神,在品茶的同時也在思考生活,在這一過程中其精神理念也逐漸形成。通過系統分析茶道精神,我們可以在品茶時形成正確的茶道理念。
最后,在我國傳統的文化體系里,茶道精神以及儒家中和哲學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隨著多元文化的不斷發展,如今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也很有必要,中和哲學以及茶道精神都是一種價值理念,有很深的文化內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思想與行為。人們要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就要對兩者的一致性進行探索。但目前兩者在傳承時會遇到一些阻礙及壓力,主要是沒有較為恰當的傳承載體。所以,在傳承中和哲學與茶道精神時要結合時代的特點,將兩者所蘊含的精神適當地融入時代發展的方方面面,實現傳承與創新的目的。
茶文化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茶道精神所蘊含的價值觀念更值得我們傳承。如今的社會有太多的浮躁,而茶道精神提倡禮儀與規范,倡導人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這可以有效補充社會當前的價值觀,指導人們的思想行為。把茶道精神與儒家的中和哲學結合起來,是一種創新的傳承方式。此外,由于兩者的內涵有一致性,所以儒家思想對于茶道精神的形成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僅促進茶道精神的產生,而且推動了茶道精神的發展,因此可以認為儒家思想本身就將茶道精神包括在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也更加注重養生。因此,在傳承茶文化時可以從茶道精神入手,讓人們對茶道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讓茶文化得到有效的推廣。雖然目前對茶道精神沒有統一的較為規范的說法,但在人們的生活中,茶道精神卻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要對茶道精神進行根本的了解,就要從文化根源中進行探索。
中和哲學中的“和”是一種融合的狀態,代表事物間的統一,“中”是指將兩個具有差異性的事物進行統一的過程,儒家思想中的中和哲學也是在表達一種人生理想、一種至高的境界。要系統化融入茶道精神與中和哲學思想,除了找到兩者的一致性以外,還需要結合當前時代發展的特點,了解人們的需求及關注的地方,通過適當的創新,把握時代發展的方向,將茶道精神和中和哲學有效融入。在融入的過程中,對傳統文化也要深層次地了解,要將傳統文化的精髓盡可能保留下來。
綜上所述,茶道精神實質上是我國茶文化與傳統文化的融合。如今,文化發展越來越多元化,這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國在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與阻礙,這主要是因為茶文化沒有良好的文化展現元素,因此要對茶道精神的具體內涵進行深層次的探究,這正是社會發展中所需要的東西,所以說傳承傳統文化,發展茶道精神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人們的生活會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