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對旅游產業的重視度不斷提高,逐漸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與產業結構。但與此同時,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了許多方面的問題,也會對與旅游產業相關的餐飲、酒店等行業的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酒店要在旅游產業結構優化背景下,創新組織管理機構,實現穩定長遠的發展目標。本文對旅游產業結構優化對酒店行業發展的影響進行闡述,從酒店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展開分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創新管理理念、樹立品牌經營理念、搭建酒店信息化系統等幾個方面的措施,希望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旅游產業;結構優化;酒店行業;品牌效應
引言:現階段,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也不斷提升,我國也更加注重旅游行業的發展情況。在實際的運營發展過程中,旅游產業也有許多方面的問題,例如旅游接待設施與產業發展需求不匹配、產品單一等。因此,開展對旅游結構的優化與調整勢在必行。在此背景下,與旅游產業息息相關的酒店業,該如何發展?我想,只有抓住酒店行業發展中的關鍵部分,在行業規范的引領下,創新組織管理模式,搭建酒店信息化系統、樹立品牌經營理念,才能夠實現健康長遠的發展目標,逐步獲得更高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
一、旅游產業結構優化對酒店行業發展的影響
1.旅游業與酒店行業的關系
從旅游行業屬于一個具備綜合性特點的產業,不僅涉及旅游景區、旅行社,還包括了酒店、交通、商超、娛樂場所等內容,范圍廣,產業數量多。而作為旅游產業中的酒店業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發展從一定角度上代表著旅游業發展的速度和水平。反之,新時代背景下,旅游產業的良好發展,又為酒店行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二者相互依托,相互借力,以欣欣向榮的姿態迎接八方來客。
2.優化旅游產業結構,為現代酒店業提供發展的契機
在旅游產業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酒店行業迅速崛起,游客對酒店行業的需求自然不斷增加。國家的政策扶植,使商務型酒店、度假型酒店、長住型酒店、汽車旅館等多種酒店類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游客面前,加之食、住、行、游、購、娛的比例日趨合理,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的產業融合,酒店業正以極大的熱情滿足不同游客的差異需求。
3.激發酒店的發展潛力
有機遇必定存在挑戰。國家為各行各業營造了很好的發展機遇,面臨挑戰,酒店如何迎難而上,突破桎梏呢?這就需要我們通過對酒店行業實際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了解市場環境的變化情況,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解決問題,在行業內作出“表率”。基于此,酒店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搭建健全的酒店管理機制,結合先進國家的酒店管理模式,編制個性化的管理方案,對不同需求游客的實際要求進行分析。通過不斷加大對酒店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綜合的服務質量。通過開展專項培訓的形式,能夠提供出更加優質的服務,還能夠為后續的營銷活動順利開展奠定穩固基礎。最后,構建酒店良好的企業文化,在搭建健全酒店文化的同時,不斷提升員工的凝聚力,促進后續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酒店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酒店管理模式單一
就我國大多數酒店的管理情況進行分析,仍然是以傳統的獨立性經營管理模式為主。這種單一模式經營的酒店在國外的酒店逐步入駐的今天,逐漸意識到了危機的迫近,因此,開始思考改變思路,調整自己的經營管理模式,以期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我們發現,阻礙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對“人才素質”的把控。
2.管理人才素質不高
在2017年于上海召開的技能與發展國際研討會上,所有人將目光聚焦到了技能人才培養的話題。的確,人才的稀缺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酒店業的轉型升級應該是人才的升級換代。我國的酒店業起步較晚,多數還處于模仿國外管理模式的階段,沒能形成一個自己的發展模式,走出一條符合本國客人要求的道路。現階段,國家發展環境為旅游管理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土壤”,許多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不斷提升,促進了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但供需不平衡是很多企業頭疼的問題,一方面,企業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一方面,市場滿足不了如此之大的需求數量,導致整個行業望“才”興嘆。那么,有人會問:這部分人才的培養力度加大不就可以了嗎?從學生的角度來講,學生或者更貼切的說是學生家長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去酒店業工作,原因是思想深處本就存在著酒店就是刷馬桶、端盤子的,學生人少。因此,酒店到學校招不到人。另一方面,從教師的層面來講,真正有酒店工作經驗的人不多,職業院校的工資待遇遠不及酒店或是其他某些企業的工資吸引人,這樣,師資條件不滿足實際需求。試問這種環境下的人才培養怎能不出現斷層?高素質的人才的缺乏,直接導致酒店的經營管理活動頻繁出現問題,企業經營風險提高。再加上在酒店的實際管理過程中,人才框架不合理,激勵機制不健全導致酒店員工流失嚴重。
3.酒店企業文化構建不足
對于大多數酒店業者來說,由于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增大,要想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站穩腳跟,就將重心放在營銷方面,但隨著時間的“檢驗”,企業最應該提升的是酒店的核心競爭力。就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許多酒店都沒有健全的企業文化,導致酒店的員工沒有歸屬感,對工作的積極性嚴重不足,企業的激勵機制又跟不上要求,最終導致酒店人才流失。在酒店同質化的當下,建立健全企業文化是區分酒店與酒店,使之“升級”的必備一環。
三、旅游產業結構優化背景下酒店行業發展的有效措施
1.創新經營管理理念,實現組織管理創新
在酒店企業的實際運營發展過程中,要想實現穩定長遠的發展目標,就要創新經營管控理念。通過在整個酒店行業當中開展不同形式的培訓工作,不斷提升行業人員的創新能力與意識,還要為酒店的創新提供相應的思想條件。由于酒店的市場化程度較高,在進行酒店培訓過程中,首先就要制定完善的人力資源發展計劃,定期開展員工的培訓,努力不斷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了與旅游產業結構的優化配合,要合理利用相應的優惠政策與法規,落實持證上崗制度,對酒店內部的員工實行星級考核的培訓,并對實際的考核結果進行評價。
其次,創新酒店組織結構,要針對酒店的市場定位進行調整,樹立綠色經營與文化經營的理念,將酒店顧客的利益和需求作為戰略性發展目標,并制定戰略性行動計劃。
再次,結合酒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搭建健全的酒店管理系統,促進酒店管理組織結構的扁平化發展,力求不斷提升管理效率。
最后,通過實行業務外包的管理形式,使酒店的經營管理活動更加專業。在加強市場營銷力度的基礎上,促進組織制度的創新。酒店要為員工留出足夠的發展空間,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機制,選拔出優秀的人才,為酒店的發展做出自身的一份貢獻。
2.樹立人文關懷精神,創新市場營銷策略,打造良好的品牌經營理念
基于旅游產業結構優化的背景下,酒店應當樹立良好的人文關懷精神,秉承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不斷激發酒店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有效提高酒店的核心競爭力。酒店企業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要想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就要打造良好的品牌經營理念,并開通更加廣闊的市場,逐步贏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客戶的消費理念也發生了不斷的變化,樹立良好的酒店品牌形象,能夠得到更多消費者的信賴。由于酒店的經營主要就是以提供服務為基礎,酒店行業就要從提升服務質量入手,帶給客戶賓至如歸的感覺。從服務人員的儀禮、態度等,不斷提升酒店自身的服務。只有做好品牌營銷的工作,將酒店發展成為世界性的旅游標志,才能夠為酒店創造出更加廣闊的市場。在酒店的實際發展過程中,要樹立正確的綠色消費理念,更加重視酒店的綠色文化建設工作,不僅僅為了提升當地的國際性城市形象,更是為了適應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目標。在酒店的發展過程中,大力宣傳綠色消費理念,為創新市場營銷策略奠定穩固基礎。只有對市場的實際需求有全面的了解,并結合消費者的基本特點,實行個性化的管理,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旅游業產業結構升級的要求。針對于旅游客源消費的不斷變化,提供全面的服務,挖掘消費者的需求,例如餐飲、休息服務等,逐步拓寬酒店市場的發展空間。
3.搭建酒店信息化管理體系,培養高素質管理人才
酒店行業在創新技術的過程中,應當將重心放在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當中,從根本上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不斷提升服務質量。針對于技術含量較高的服務設備,注重高效節能與酒店環保等不同項目的內容。許多酒店企業都已經逐步開展了設施設備更新的制造,加大了資金的投入量。但由于受到許多客觀因素的影響,例如酒店經營主體單一、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無人會操作等方面的問題,要想促進酒店技術的創新,還是落實到“人才”培養這個話題上來。比如,我們可以培養一些網絡人才,在網絡平臺中,開展市場網絡化的營銷方式,結合酒店市場的特點,對酒店進行包裝,進而建立不同形式的酒店市場營銷管理體系,吸引更多的游客到當地消費,采取橫向與縱向合作的方式,建立旅游酒店網站。在不斷提升酒店網絡營銷水平的基礎上,逐步為酒店行業創造出更高的利潤。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設網絡強國要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著力完善人才發展機制,用好用活人才”……無論是旅游產業還是酒店業的發展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撐,人盡其用,從而在行業內形成一支“生軍”,在各個崗位發揮他們的光和熱。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促進酒店的健康長遠發展,就要結合當下旅游產業的發展現狀,創新酒店的管理機制,逐步實現酒店運營模式的專業化與規范化管理。酒店的管理人員要全面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并且促進產業框架的創新,為酒店行業創造出更高的經濟價值。但就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酒店企業在運營管理的過程中,應當結合不同角度的問題,采取針對性較強的措施,建立健全的規范化體系,打造良好的品牌經營理念,不斷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站穩腳跟。
參考文獻:
[1]高京燕.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旅游產業結構優化策略[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
[2]袁淑玉,陳楊.“互聯網+”下新型旅游產業結構的升級與優化[J].商業經濟研究,2017(10):186-188.
[3]張瑤.旅游業轉型升級背景下樂山會展經濟發展優化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7(16):172-173.
[4]徐柏曦.淺析生態酒店設計——融水元寶山旅游項目(一期)白坪酒店方案設計[J].低碳世界,2019(7):247-248.
[5]王漁.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旅游酒店業發展探索[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7(2):149-150.
[6]張勝武,王良舉,李萬蓮,et al.就業競爭力提升背景下旅游管理專業培養模式優化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
作者簡介:溫麗(1980.04- ),女,籍貫:山東,學歷:本科,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