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流,金雪萍
(貴州省遵義市中醫院,貴州 遵義563000)
嬰兒貝爾面癱是指年齡不足1歲的嬰兒出現的特發性面癱,臨床不多見。中醫針刺治療會引起嬰兒哭鬧掙扎,留針困難,運用盲校派小兒推拿手法配合針刺治療,能夠發揮各自優勢,提高臨床療效。本文運用盲校派小兒推拿手法結合針刺治療嬰兒貝爾面癱,為臨床應用提供依據。
參照《神經病學》中診斷標準[1]:通常急性起病,在數小時至數天達到高峰;任何年齡均可發病,表現為患側面部表情肌癱瘓,額紋消失,不能皺額蹙眉,眼瞼不能閉合或閉合不全;部分患者起病前1~2 d患側耳后持續性疼痛或乳突部壓痛;患側閉眼時向外上方移動,露出白色鞏膜,稱為貝爾征;面癱多見于單側。排除中樞性面癱、吉蘭-巴雷綜合征。
嬰兒氣血生化不足,衛外功能尚未完善,易饑易寒,容易感受外邪。嬰兒在診治過程中哭鬧不配合,使治療不能按時進行,導致病情遷延難愈。嬰兒貝爾面癱在臨床分型上與成人貝爾面癱差別不大,可分為風寒型、風熱型、氣血不足型[2]。①風寒型:口眼斜,面色偏白,咽不紅或稍紅,扁桃體不大,舌苔白薄,脈浮緊,指紋淡紅,可伴輕度發熱,痰白,皮膚溫度不高等。②風熱型:發熱重,惡風,口眼斜,有汗,面色偏紅,鼻流濁涕,咽喉紅,扁桃體大,舌尖紅,苔黃,指紋色紅或紫紅。③氣血不足型:病程久,因口眼斜有多次診治經歷,面色不華,口眼斜,易反復感冒,舌淡苔白,脈細,指紋色淡。
盲校派小兒推拿有操作速度快、時間短、起效快的特點。運用盲校派小兒推拿手法治療常見的小兒肺系疾病或脾胃系疾病,5~10 min即可完成手法操作。我們在運用盲校派小兒推拿手法治療小兒常見病的基礎上,將其運用于嬰兒貝爾面癱的治療中,發揮針刺和推拿的優勢,取得較好的療效。
首辨陰陽,陰陽的二元辯證法是盲校派小兒推拿的理論特色。《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在嬰兒貝爾面癱的治療中,應首先通過察色按脈分辨患兒病情,根據辨證結果選取相應的推拿手法和針刺處方。寒證和虛證采用溫或補的方法,推拿選用溫陽三穴,既可補虛又可散寒;熱證和實證采用清或瀉的方法,推拿選用滋陰三穴,既可清熱又可瀉實。
八卦為先,注重后天八卦穴的運用是盲校派小兒推拿的手法特色。運用八卦穴有陰中求陽、陽中求陰之意,是二元辯證思維在手法操作上的具體體現。順內八卦:從小魚際運推到大魚際,能治療一切寒證(補陽),外感風寒面癱采用順內八卦手法,配合順揉乾宮加強溫肺。逆內八卦:從大魚際運推到小魚際,能治療一切熱證(補陰),外感風熱面癱采用逆內八卦手法,配合逆揉乾宮泄肺熱。氣血不足型面癱宜培土生金,由坤宮經兌宮順運到乾宮。
引經穴的運用是盲校派小兒推拿的操作特色。引經穴又稱信號穴,能引導經氣直達病所或病變臟腑,提高治療的針對性。在嬰兒貝爾面癱推拿治療中,風熱型先點揉一窩風、外關;風寒型先點揉一窩風、二扇門;氣血不足型先點揉總筋。盲校派小兒推拿認為先點引經穴,對迅速獲效有重要意義。
抓主癥、用主穴是盲校派小兒推拿的思路特色。貝爾面癱以一側面部口眼斜為主癥,病機為手陽明及手太陰感受外邪,經氣不利,氣血運行受阻。運用盲校派小兒推拿治療面癱時,應緊緊抓住口眼斜的主癥和主要病機,先考慮主穴及相關臟腑經絡,手法以具有通經絡調氣血功效的推法為主,在面部各穴及上肢靈活采用直推、分推、合推、搓推、運推等推法,配合引經穴及運八卦,達到治療目的。
5.1 風寒型 臨床表現:有外感風寒史,惡寒重,發熱輕,面色偏白,口眼斜,無汗,鼻流清涕,咽不紅,舌苔薄白,指紋淡紅等。治則:發散風寒,宣肺解表。配穴手法:一窩風、二扇門→外勞宮→清天河、分陽→平肝清肺→補脾→清大腸→順八卦→合谷、列缺→理肺經、理大腸經→頭面四大手法(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揉迎香)→揉耳后高骨→揉風池→摩百會→揉中府→順摩腹→梁丘、足三里→捏脊→拿肩井。
6.1 辨經絡 本病與陽明、太陽經筋有關。《靈樞·經筋》中“太陽為目上岡,陽明為目下岡”提示眼瞼不能閉合多與之有關。口頰部為手太陽和手、足陽明經筋所主,故嬰兒貝爾面癱責之于此3條經筋。
6.2 選穴 主穴:陽白,下關,地倉,太陽,顴髎,合谷。方義:面部諸穴可疏通面部經絡;合谷為原穴,有宣肺解表之功;手陽明經筋、足陽明經筋、足少陽經筋,皆結于,即顴髎處,故針顴髎可疏通3條經筋。
6.3 補瀉手法 在針刺法上多以瀉法為主,急性期取穴宜少,手法宜輕,不留針或留針時間短,嬰兒貝爾面癱少用遠端穴位,可選用繆刺法、點刺法。恢復期主穴可加灸法。
面部穴位宜輕刺而少留針,因嬰兒哭鬧,一般以不留針或留針10 min以內為宜。出針時用消毒干棉球按壓針孔,出針。嬰兒年齡小,易哭鬧,懼怕針刺,患兒家長應拍哄患兒,使醫生易于操作。避免患兒受寒、過度疲勞或感受外邪等。
嬰兒貝爾面癱屬于臨床上較少見的疾病,由于患兒年齡太小,針刺治療時不易配合,影響治療效果。盲校派小兒推拿強調用“氣”推拿而非單純用“力”,從而形成了頻率快、速度快、見效快的門派特色。“首辨陰陽”“八卦為先”的理論得益于中醫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在盲校派小兒推拿的基礎上配合針刺,可以提高和鞏固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