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
(山東省萊陽復健醫院,山東 煙臺265200)
膠東柳氏醫派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柳吉忱先生是柳氏醫派的奠基人,是李蘭遜先生的關門弟子,先后畢業于天津于稼謙、上海惲鐵樵國醫班。柳吉忱先生學貫《黃帝內經》《難經》《本草綱目》《傷寒雜病論》,臨證澄心用意,窮幽造微,審證候之深淺,明藥性之緊緩,制方有據。柳少逸先生為柳氏醫派集大成者,臨床辨證講究“以方證立論”,強調中醫臨床核心是法的應用,對小兒腦性癱瘓(腦癱)的康復治療處處體現“運巧”,創立柳氏益元榮髓膏滋方,應用于各型腦癱及腎元虧虛之五軟、五遲、解顱諸證的治療中,療效滿意。
小兒腦癱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征。病位在腦,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癲癇、行為異常、精神障礙及視覺、聽覺、語言障礙等。常見高危致病因素有:產前因素,如遺傳、父母吸煙、酗酒、妊娠期感染或外傷、胎兒期缺血缺氧等;產時因素,如早產、體質量過輕、胎兒畸形、窒息、臍帶過短等;出生后因素,如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驚厥等。
中醫無“小兒腦癱”這一病名,歷代文獻也無“腦癱”的病名記載。其以運動障礙,伴有智力低下、癲癇及視力、聽力、語言、行為異常,而與中醫“五遲”“五軟”“五硬”“癡呆”“痿證”癥狀相似。先天胎稟不足,后天失養,瘀阻腦絡,痰濁內蒙使腦絡受損,是本病的主要病因。
柳氏益元榮髓膏滋方是柳氏家傳方,經柳氏3代人不斷優化遴選而成,由補腎地黃丸合柳氏九子填精方化裁而成[1]。方藥組成:熟地黃30 g,山藥、當歸、何首烏各20 g,山茱萸、枸杞子、柏子仁、核桃仁、益智仁、肉蓯蓉片、黑芝麻各15 g,韭菜子、補骨脂、炙甘草各10 g,生姜、大棗、龜板膠各6 g,肉桂3 g,鹿茸1 g。功效:益髓榮腦,補腎填精,養心安神,強筋壯骨。適應證:腦癱見腎元虧虛者;五軟、五遲、解顱見髓海未充者。制備:常規取上方10劑(根據患兒年齡適當調整劑量),除龜板膠、鹿茸外,其他藥物全部粉碎后裝入布袋,在清水中浸泡60 min左右,煎藥機常規煎煮,取汁3 000 m L,去渣留汁,注入不銹鋼鍋或搪瓷鍋制膏。將鹿茸研細末,加入藥汁中,先武火后文火,至藥汁剩余1 000 m L左右,加入龜板膠烊化,兌入飴糖300 m L,小火收膏,此時取膏滋900~1 000 m L。真空包裝,每包15 m L。服用方法:每次1包,溫水沖服,每日2次。
柳氏益元榮髓膏滋方能培元補腎,填精補血,榮肝補脾。方中黑芝麻、補骨脂、當歸、何首烏、肉蓯蓉補肝腎,榮筋骨,益精血;鹿茸乃血肉有情之品,其性溫煦,功專補虛,有補督脈、壯元陽、生精髓、強筋骨之功;益智仁補腎益智;甘草、生姜、大棗、飴糖,酸甘斂陰,辛甘化陽,溫中補虛,調和營衛。全方共奏益髓榮腦、補腎填精、強筋壯骨之功。
4.1 脾腎虛弱,營衛失調者 常見于肌張力低下型腦癱。治宜益元健脾,調和營衛,合扶元治痿方化裁。
4.2 肝腎不足,陰虛風動者 常見于手足徐動型、震顫型腦癱。治宜益腎榮肝,滋陰息風,合益腎榮肝方化裁。
4.3 筋脈失養,風痰阻絡者 常見于強制型、痙攣型腦癱。治宜疏肝健脾,開竅通絡,合半夏天麻白術湯、加味玉真散化裁。
4.4 心脾兩虛,元神不足者 常見于腦癱伴語言發育遲滯者。治宜健脾寧心,開竅醒神,合益元榮神方化裁。
4.5 營衛失濡,瘀阻腦絡者 常見于久病營衛失濡之腦癱。治宜益元通脈,開竅醒神,合益元通脈方化裁。
5.1 病例1 患兒,女,2歲4個月,2017年6月初診。主訴:出生至今不能站立行走。現病史:患兒足月剖宮產,出生體質量2.5 kg,出生時未見異常,5個月時尚不能抬頭,于濟南某兒童醫院診為“染色體異常”“發育遲緩”,治療未見明顯效果,遂來診。現癥見頭控可,智力相當于1歲半兒童,言語落后明顯,言語不清,下肢痿軟,雙手抓握無力,能獨坐,平衡可,俯、爬不能完成,不能獨站。舌質淡,指紋淡紅。中醫辨證:腎元虧虛,元神失養,筋骨失濡。治法:益髓榮腦,予以柳氏益元榮髓膏滋方化裁。處方:黃芪10 g,熟地黃、山萸肉、山藥、懷牛膝、柏子仁、核桃仁、益智仁、補骨脂、當歸、何首烏、肉蓯蓉片、蘆巴子、菟絲子、枸杞子、車前子、桑椹、覆盆子、韭子、地龍、桑寄生、紅參、炙甘草、生姜、大棗各6 g,鹿茸1 g。10劑,制膏滋劑900 m L,1個月服完。每次15 m L,溫水沖服,每日2次,并配合居家康復鍛煉及門診言語訓練。治療3個月,面色紅潤,可說出家庭成員稱呼,雙手抓握能力明顯改善,能獨站。治療1年,言語功能接近同齡,可在保護下獨行。
5.2 病例2 患兒,女,8個月,2018年10月初診。主訴:言語運動落后約3個月。現病史:患兒足月順產,出生體質量3.4 kg,出生后未見明顯異常,5個月時俯臥尚不能抬頭,不能翻身。7個月時于煙臺某醫院確診為“腦癱”。現癥見豎頭無力,雙手無主動抓握,不能翻身,不能爬,前傾坐位,無言語,眼神略呆滯。舌紅少苔,指紋淡。中醫辨證:肝腎不足,筋骨失養,髓海失濡。治法:益髓榮腦,調補肝腎,予以柳氏益元榮髓膏滋方化裁。處方:黃芪15 g,熟地黃、山萸肉、山藥、茯苓、懷牛膝、柏子仁、核桃仁、益智仁、補骨脂、當歸、何首烏、肉蓯蓉片、鹿角片、龜板、蘆巴子、菟絲子、枸杞子、桑椹、覆盆子、韭子、桑寄生、紅參、炒杜仲、續斷片、葛根、太子參、炒白術、茯苓、甘草片各10 g,地龍、生姜、大棗各6 g,鹿茸1 g。6劑,制膏滋劑900 m L,1個月服完。每次15 m L,溫水沖服,每日2次。治療1個月,頭控基本正常。治療3個月,可獨坐,能翻身。治療9個月,患兒能依靠墻邊站立,會叫爸爸、媽媽、爺爺等稱呼。家長滿意治療效果,后續治療中。
按語:病例1為腎元虧虛、元神失養、筋骨失濡之證,以柳氏益元榮髓膏滋方為主方,培元補腎,填精補血,益智榮腦。方中枸杞子、菟絲子、車前子、桑椹、覆盆子、韭子等具有生發之機,有育陰之用;人參、黃芪大補脾胃后天之本,王清任有“小兒亦有半身不遂者”為“病后元氣漸虧”“皆是氣不達與四肢”之論述,二藥配伍,有益氣通脈之用;當歸補血養血;甘草、生姜、大棗、飴糖,辛甘化陽,酸甘斂陰,調和營衛。諸藥合用,腎強髓密,氣充血足,標本兼治。病例2為肝腎不足、筋骨失養、髓海失濡之證,治宜益髓榮腦,調補肝腎,仍以柳氏益元榮髓膏滋方化裁。
對于腦癱的治療,柳氏立足于該病的病因病機,靈活辨證,療效肯定。柳氏益元榮髓膏滋方通過益髓榮腦,補腎填精,達到養心安神、強筋壯骨的目的,適用于各型腦癱及腎元虧虛之五軟、五遲、解顱等證。
腦癱一病,大凡以腎元虧虛為本,無論何種類型腦癱,均可用柳氏益元榮髓膏滋方為主化裁,只要辨證準確,均獲良效。臨床上見出牙遲、筋骨軟者,可酌加杜仲補腎強筋骨;盜汗者,酌加龍骨、牡蠣斂汗;食欲不振者,加焦三仙健脾開胃;解顱者,予加味封囟散外用;搐搦者,佐以防風、膽南星,以解痙、平督脈之病厥;項強者,佐以白芷、羌活芳香透竅,有解痙、治頸項難伸之功。另外,膏滋劑久煎久煉而成,濃度高、體積小、穩定性好,便于小兒服用,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