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彬
摘 要 制約林業經營與森林生態發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管理難度較大、資源發展技術含量較低、市場導向水平較差等,基于此,提出合理開發森林資源、加強資源的多樣化經營、推行分類經營管理模式、做好相關人才培養等措施,目的在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 林業經營;森林生態;管理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7.040
1 制約林業經營與森林生態發展的主要因素
1.1 管理難度較大
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也在不斷加快,森林作為木材的主要來源,在社會建設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前期人們環保意識較差,對于森林資源過度開采,這也導致部分區域森林資源的初始狀態不太樂觀,增加了森林資源的管理難度。而且在森林資源管理時,需要依托于大量的林業管理人員,但目前很多區域存在管理范圍廣、人員稀少的情況,使得許多管理工作很難有序開展,從而制約了森林生態發展。另外,當地部門對于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較差,所投入的資金相對較少,很多設備無法及時采購,從而導致很多工作開展速度緩慢,打擊了林業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1.2 資源發展技術含量較低
在林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為了加快生態發展模式的轉換速度,需要積極引進相應的資源發展技術。但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著資源發展技術含量較低的情況,導致此類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如下。1)現階段林業管理人員的居住環境相對較差,并且其薪資待遇相對較低,而在未來發展過程中,依舊需要大量的林業技術人員。受到該因素影響,很容易造成人才短缺,發展技術出現斷層的情況。2)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相關儀器設備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但是區域此類設備的發展存在滯后性,很多設備都比較落后,這也造成了技術發展緩慢,減緩了林業經營的發展速度[1]。3)很多區域擁有著天然的景色優勢,可以將部分區域作為旅游業發展區域,但在規劃過程中缺乏特色,很難吸引到游客前來觀賞,從而制約了林業經營的發展速度。
1.3 市場導向水平較差
在林業資源利用的過程中,需要以市場導向作為基點,從而推出可以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隨著林業資源損耗速度的加快,國家也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禁止濫砍濫伐,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增加樹木,使林業資源得到維護,但從長期發展利益來看,很多以樹木為主的生產活動無法順利開展,這樣也將很難滿足市場發展所需,使得人們正常的生活無法正常進行。在經濟方面,以樹木為主的市場生產活動是人們所必需的,而且也是相關部門盈利的最佳途徑,但是國家禁止砍伐,就沒有資源開展生產,而且能代替樹木的生產原料又非常稀少,這樣也導致相關部門無法正常盈利。因為在經濟方面林業資源達不到預期的經濟利益,所以會對林業開發活動帶來不同的影響。
2 林業經營與森林生態發展的幾點建議
2.1 合理開發森林資源
合理開發森林資源,可以促進森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升森林資源的利用效率。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1)對所管轄區域的資源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包括森林資源的種類、生長年限、樹木直徑、總數量等。根據調研所獲得的相關數據信息,制定科學的采伐計劃,使森林資源可以發揮出多層次的應用價值。2)可以加大資源的開發利用情況,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可以推行承包式經營,將森林資源分配給林區負責人,根據國家相關規定,與其簽署相應的合作協議,明確合作方之間的具體職責,從而提升彼此雙方的重視程度。3)森林資源可以為旅游業的開發提供支持,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結合林區特點,進行科學性規劃。并且在開發過程中,需要將森林資源的特色性進行展現,結合市場運營趨勢,打造特色的旅游服務,從而提高游客的忠實程度,為森林生態發展提供參考[2]。
2.2 加強資源的多樣化經營
加強資源的多樣化經營,能夠拓寬森林生態發展的途徑,加快林業經營的發展速度。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1)需要了解區域森林資源的多樣性,包括資源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資源多樣性主要是指區域的地形變化情況、水文分布情況、植被厚度等,生物多樣性主要是對區域動植物多樣性進行分析,結合兩組調研資料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提高規劃內容的適用性。2)在資源規劃利用過程中,需要做好自然資源的利用,同時還需要做好伐木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提高森林資源的應用效果。3)借助互聯網技術構建生態監測系統,對目前濕地分布情況進行仔細調研,收集區域的草原樣本、氣候變化、生物分布范圍等內容對生物發展的影響,從而提升系統應用的實用價值。
2.3 推行分類經營管理模式
推行分類經營管理模式,可以實現森林資源的精細化管理,為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提供良好的應用環境。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1)對林區內的資源內容進行調研,獲取到相應的森林資源數據信息,結合相應的分類標準對現有調研數據信息進行處理。同時對于一些森林資源的潛在價值進行分析,從而提高森林資源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3]。2)對于區域內的森林資源進行功能區分,以此為基礎構建相應的森林資源功能區域,從而實現生態區域與經濟區域的合理劃分。3)結合森林功能屬性的差異性,完成森林資源的細化管理,這也是分類經營管理的主要目的,可提升林業經營管理的科學性。
2.4 做好相關人才培養
做好相關人才培養,可以為后續林業經營發展儲備人才,從而加快森林資源的發展速度。在具體應用過程中,1)相關部門需要適當加大資金的投資力度,引進一些先進的儀器設備,同時還需要做好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使儀器設備的應用價值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2)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可以適當提高薪資待遇福利水平,以此來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的加入,同時還需要做好內部人員的培訓工作,使相關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平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為后續林業經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3)針對現有的人員管理,應當持續調整崗位福利水平,增強員工參與工作的積極性。
3 結語
綜上所述,合理開發森林資源,可以促進森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強資源的多樣化經營,能夠拓森林生態發展途徑,推行分類經營管理模式,可以實現森林資源的精細化管理,做好相關人才培養,可以為后續林業經營發展儲備人才。針對目前林業經營發展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建議,對于加快森林生態發展速度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鄧軍.林業經營與森林生態發展策略思考[J].農村實用技術,2019(6):104.
[2] 李海.黑龍江省林業經營與森林生態發展對策研究[J].林業勘查設計,2019(2):55-56.
[3] 李英釗.林業經營與森林生態發展的幾點建議[J].中國農業信息,2018(10):53-5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