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應奇
摘 要 通過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農作物病蟲害可持續治理的有效對策,以尋求正確防治農作物病蟲害的方法,解決當前農作物生產中的重難點問題。基于此,從政府大力支持、發揮推廣站作用及完善病蟲害測報體系入手,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從而提高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水平,實現可持續治理。
關鍵詞 農作物;病蟲害;防控;可持續治理
中圖分類號:S435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7.011
1 農作物病蟲害防控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農作物病蟲害防控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3點。1)受文化素養及當地種植業發展水平所限,廣大農戶的病蟲害防控意識不強,病蟲為害程度逐步增加,提升了成災率,而政府的作用還未得到充分發揮,也沒有相應的政策和文件予以支持,影響了農作物病蟲害的有效防控。2)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服務體系不夠健全,服務組織中專業化技術力量薄弱,未能充分利用現代媒體技術和傳統媒體來進行大力宣傳和推廣。先進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技術還未被廣大農戶熟知和應用,不利于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水平的提升。另外,一些地方受農業生產發展水平所限,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投入不足,僅靠政府投資,防控物資難以得到保障。3)現有的農作物病蟲監測預警網絡覆蓋面有限,專業技術力量不足,監測不夠全面,對病蟲害的及時準確預測預報有一定影響。
2 農作物病蟲害可持續治理的有效對策
2.1 提高對病蟲害的認識
只有充分了解農作物病蟲害的相關知識,更新對農作物病蟲害的認識,全面把控農作物生長的全過程,才能在病蟲害發生初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預防,以避免病蟲害傳播蔓延。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并不只是化學防治,還需要引入先進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實施具有針對性的防控手段。
2.2 政府應予以大力支持
農作物病蟲害防控工作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1)要加大農作物病蟲害防控宣傳力度,提升全體農民的防控意識,明確防災減災的重要性。針對一些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如小麥條銹病、馬鈴薯晚疫病等進行有效防控,由政府主導,統一組織管理,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以此來嚴控重大病蟲害的傳播蔓延。2)農作物病蟲害并不只是農業部門的工作,應當是一項全員參與的工作。它是一項復雜性工程,需要系統化綜合管理,應由財政部門予以資金支持,氣象部門提供科學的氣象數據,工商部門和環保部門等積極配合。3)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使農作物病蟲害工作有法可依、有據可行,避免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還應根據實際需求頒布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農業生產經營者開展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及綠色防控,不斷創新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技術[1]。
2.3 發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作用,提升服務水平
為了提升農作物病蟲害防控工作的服務水平,應當充分發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作用,促使農戶能及時了解病蟲害發生情況,接受和使用先進的防控技術。1)要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通訊系統,配備好相關的教學設備。2)要建立健全服務網絡系統,根據不同農作物種植區域的要求,實施相應的病蟲害防控指導工作。3)開設病蟲害防控專題講座或是知識培訓,使廣大農技人員及農業生產經營者了解當前病蟲發生動態、防控形勢,掌握新的防控技術以及最佳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水平。4)充分利用現代媒體,開設與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有關的專題節目,在節目中向人們傳遞有關于病蟲害發生實況和防控的相關知識,根據不同農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來推薦相應的防控技術及產品,并通過互聯網技術來快速傳播,大力推廣新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技術,增強人們對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控意識。5)在相關植保部門建立健全的計算機信息網絡系統,實現農作物病蟲害防控信息共享,加強植保人員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吸收好的防控經驗,優化配置防控物資,從而提升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水平。6)根據實際需要在農村建立植保服務機構,負責本區域病蟲監測及防治工作,以保障防控物資供應和技術指導,及時控制病蟲為害。
2.4 完善各級病蟲測報體系,加大防控力度
在現有病蟲測報網絡的基礎上,根據農作物種植及不同的小氣候類型建立病蟲測報點,對農作物的病蟲發生情況實施全面監測,并依據各病蟲發生規律以及土壤、氣候條件等對病蟲發生情況進行及時準確預報,指導大田適時進行防治。每一個監測點都應當配備優秀的專業技術人員,所有的監測人員都應當參與定期培訓,學習新的業務知識,提升自身業務能力,適應新形勢下的工作需要。相關領導人員應當充分認識到病蟲害測報工作的重要性,并定期考核員工技術水平,促進病蟲害有效防控。
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控工作中,應重視農作物產量和質量要求,并基于此來實施全面的防控工作,貫徹落實相應職責,加強重大病蟲害防控。1)要充分發揮組織領導作用,在各級地區構建重大病蟲害防控指揮中心,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并要求其協調配合,控制好相應的病蟲害防控物資,提高資源利用率。2)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科學制定重大病蟲害防控應急預案,實施全面監測防控。
2.5 開展試驗研究,做好技術儲備
1)根據當地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發生趨勢、為害情況、防治需要以及新發現病蟲潛在的為害性,開展防治試驗,探索有效的防治技術及方法,做好技術儲備,以備不時之需。2)通過試驗、示范推廣應用生物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替代使用量大、效果差、病蟲抗藥性較強的農藥種類,為病蟲害防治及農藥減量提供相應技術。3)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以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為主開展病蟲害防治試驗,集成配套綠色防控技術,以便在今后的病蟲害防治中大面積推廣應用。
3 結語
為提高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控水平,實施可持續治理,應當及時發現病蟲害防控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來加以解決。促進農作物病蟲害可持續治理可從多方面來把控,不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保護,還應該加強對病蟲防控技術的宣傳培訓,不斷創新和升級病蟲害防控技術,為農作物病蟲害發生防控工作提供技術保障。除此之外,在農作物的生長過程中,還應當對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科學監測,加大農作物病蟲害防控力度,并且要及時控制病蟲害傳播蔓延。病蟲害監測防控人員要明確自身職責,嚴格按照相關要求來執行,從而保證農作物的生長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參考文獻:
[1] 楊舒廣.農作物科學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淺析[J].農家參謀,2019(19):139.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