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澤勇
摘 要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是實現農村生產結構轉型,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基于此,淺析新常態下推廣基層農業技術的意義,并提出了創新推廣理念、加大資金投入、多元化推廣、落實責任制度、加強隊伍建設、完善反饋機制等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創新策略,以此來提高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效果,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7.053
在當前市場經濟繁榮,農業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農業經濟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而為了在新常態下實現農業經濟的發展,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就需要在農業種植的過程中應用先進的農業技術。為此,要根據當前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具體要求,展開進一步創新,提升推廣效果。
1 新常態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意義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是在新常態的背景下,落實國家“兩高一優”創新思想的重要任務。基層農業技術的有效推廣,能夠保障農村實現現代化建設,并將更多的機械農業生產設備引入到農業生產當中,轉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使農作物的種植效率與生產質量得到保障,有效避免病蟲害對農業生產造成影響。同時,綠色農業生產技術的推廣,還能夠實現人與自然、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處,實現農業種植的可持續發展,推動農業不斷發展[1]。
2 新常態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創新策略
2.1 創新推廣理念
在新常態下開展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要創新推廣理念,保障工作理念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調整,使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與時俱進。而進行推廣的過程中,不論是相關工作人員還是接受技術推廣的對象,都應當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摒棄傳統宣傳理念中的糟粕,與時代的需求相結合,將農業技術與當地的生產模式結合,深入到農業生產工作中。在對推廣人員進行培訓的過程中,不僅要使其掌握相應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知識與技術,也要使其深入了解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理念,并促使他們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保障工作理念的先進性。同時,在實際推廣的過程中,要創新推廣理念,轉變自身的推廣方式,站在農民的角度進行推廣,用農業新技術的相關成果作為敲門磚,使農民在了解農業新技術對農業種植帶來的好處之后,主動接受農業新技術,進而有效提高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效果。此外,在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理念進行創新時,應以農民為主,不論采取何種推廣措施,都要確保農民可以理解并接受[2]。
2.2 加大資金投入
農業技術的推廣往往需要一定經費支持,才能夠保障相關工作的順利展開。因此,政府在此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政府不僅要指導有關部門展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也要與技術部門相互協調,完成對相關技術的研發與推廣。這就使得在進行技術推廣的過程中,如果單純依靠政府的資金投入,不但會影響地區政府的發展,也會使技術的推廣與研發難以得到保障。為此,相關農業部門在進行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時,要創新融資途徑,吸引民間資金投入,以保障技術推廣與研發的效果。并且,農業部門通過吸引民間資金,可以使技術研發與推廣單位通過與相關企業之間的合作加深聯系,實現企業與地區農業的共同發展與進步。
2.3 多元化推廣
新常態下,農業技術的推廣需要以國家為主導,采用多元化的推廣方式,使農民參與到此過程中,并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引導農民將對應的技術應用于生產中,使農業技術應用的成果轉化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實際推廣的過程中,要注重推廣形式的多元化創新,確保在不同的工作形式下,各項技術推廣內容之間相互協調,有效發揮各項技術的作用。而且,農業技術的多元化推廣,能夠實現在推廣結構、推廣方法、推廣功能等方面的多元化發展。其中,推廣結構的多元化,主要是以政府主體,通過其開展相關的技術推廣與監督工作,可以使整體技術推廣流程更加科學完善,有效保障新技術的順利推廣,讓各個企業以及鄉村組織集團都能夠參與到推廣過程中;方法多元化指的是在進行推廣時要采取多種技術推廣措施,實現農業技術在對應地區的全面推廣;功能的多元化指的是在進行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時,轉變原有的單一推廣模式,根據推廣地區的具體特征進行調整,實現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多樣性發展,提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效用[3]。
2.4 落實責任制度
在新常態下,開展農業基層技術推廣工作,不僅能夠使我國的農業生產逐漸向精細化、機械化、生態化的發展模式邁進,提升農民的經濟效益,還能夠實現農業經濟模式的轉型,實現農村現代化發展。而在技術推廣的過程中,落實責任制度,是確保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效果的重要措施。通過創新責任制度,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不僅有了相應的制度約束,并且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的行為得到了規范,加深了農民的信任感。在對責任制度進行創新時,要通過相關的工作流程來搭建對應的工作系統,使工作人員明確自身在進行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時應當承擔的責任,避免工作失誤影響到整體推廣工作的開展;要構建起相關的責任考核機制,對員工的具體工作表現進行量化考核,督促工作人員認真負責完成相關推廣工作;建立獎懲機制,建立獎懲機制的目的是為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挖掘其內在潛力,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
2.5 加強推廣隊伍建設
當前,隨著基層農業技術的現代化發展,農業技術發展越來越趨于機械化、智能化與生態化。因此,作為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技推廣隊伍的創新建設成為影響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為此,在進行實際創新時,要注重提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的整體專業素養,使其在工作中可以根據多樣化的需求來采取對應的推廣措施,大幅度提升整體推廣工作的開展效率。同時,在建設創新型隊伍時,也要注重于引進先進專業技術人才。例如重慶市酉陽縣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在發展過程中,十分重視人才吸收與引進,積極吸收掌握新技術、新文化、新思想的年輕人才,并積極促進新老員工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使老員工的豐富工作經驗能夠與新員工的新理論相互結合,從而大幅提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效用。此外,相關推廣部門也要注重構建相關知識體系,并以此為基礎對提升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員工的專業素質以及推廣能力,使其能夠在實踐中掌握更多具有創新性的推廣策略,保障基礎農業技術的宣傳應用,而且通過培訓提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素質,還能促使推廣工作在農村地區順利開展,使推廣工作更具實效性。
2.6 完善反饋機制
建立與完善反饋機制,可以幫助相關的推廣單位了解推廣工作的具體效果。而在實際管理過程中,通過采集推廣工作反饋信息,能夠幫助相關單位改善自身的工作,保障推廣工作的有效性。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相關部門深入到推廣地區,收集反饋信息,通過優化“包村聯戶”工作、開展一對一幫扶工作,解決農民在應用新技術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保障新技術的應用效果。同時,政府有關部門也應對相關問題引起重視,積極了解農村區域的具體技術需求,并及時了解、分析、落實相關農業技術推廣。要定期深入到農民家中,明確當前農民對先進農業技術的看法,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工作上的調整。此外,相關部門也要注意建立與應用信息化反饋平臺。例如,重慶市酉陽縣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單位建立了相應的微信公眾號,通過評論與平臺留言來獲取農民的反饋信息,并且由于使用的平臺具有雙向性的特點,農民也可以在閑暇時期瀏覽公眾號中的先進農業技術信息,了解農業新技術,促使農業新技術得到推廣與普及,發揮信息平臺的價值。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常態下開展農業技術相關推廣工作,并進行一定創新,是促使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內容。而在創新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時,需要創新推廣理念、加大資金投入、多元化推廣、落實責任制度、加強隊伍建設、完善反饋機制,以此來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繁榮與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沈江龍.新常態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創新策略的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9,39(11):180-181.
[2] 王瀚澤.淺探新常態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創新策略[J].新農業,2019(7):98-99.
[3] 魏超.新常態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創新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17(12):7.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