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振海 郭盼盼

摘? ? 要:采用文獻資料等研究方法,結合2018年江蘇省體育局、教育廳印發的《關于開展少年兒童快樂體操活動的意見》文件精神開展研究。結果顯示:快樂體操運動對提高幼兒身體素質、身體機能、身體形態等方面有顯著作用;同時,又具有培養幼兒自信心、養成積極的情緒情感、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等心理功能。建議家長要樹立科學的幼兒健康觀,體育教師要肩負起對幼兒的教育和引導責任,學校和社會要提供幼兒練習快樂體操的場館和器材,以深化快樂體操體育服務供給側改革,助力兒童健康發展,推動健康中國建設。
關鍵詞:快樂體操;幼兒;身心健康
中圖分類號:G613.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文章編號:2095-7394(2019)04-0104-06
1? ? 快樂體操的本質屬性
1.1? 快樂體操的定義
2014年,國家體育總局體育運動管理中心提出快樂體操這一發展體操運動新理念,但截止到目前對快樂體操定義還沒有明確界定。快樂體操的概念界定應當包括活動內容、教育方法、實現途徑三個方面。快樂體操的活動內容包括簡化和改進的體操動作(分為十個等級,幼兒園為1~4級,對應年齡3~6歲)和優美的音樂。[1]教學方法多樣且具有很強的彈性,可以很好地適應幼兒活動的需要,活動過程注重自主性、自覺性和娛樂性,以求最大限度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2]實現途徑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機構等。因此,快樂體操就是在家庭、學校、社會的多方努力下,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與途徑,充分發揮幼兒主觀能動性,幫助幼兒配合優美的音樂來學習和掌握簡化的體操動作,進而使參與者獲得身體素質、身體機能、身體形態和智力等方面的提升。
1.2? 快樂體操的基本特征
幼兒具有好奇心、好動心、模仿心、游戲心。[3]幼兒對什么事情都感到好奇,所以為了保持幼兒的好奇心,為了維持幼兒的活動興趣,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就要求快樂體操要具有趣味性。好動是幼兒的天性,為了保持幼兒的好動心理,在編排快樂體操動作時就要去除競技性過強的活動內容,因為競技性過強易導致幼兒產生挫敗感,致使幼兒無法隨心所欲進行動作探索。幼兒快樂體操活動不宜具有過強的競技性,因此快樂體操具有非競技性的特征。模仿是幼兒最喜歡的動作表現形式,為了使幼兒獲得較好的教育效果,就要編排一些很有教育效果的快樂體操動作,以達到教育幼兒的目的,因此快樂體操具有教育性的特點。幼兒也非常喜歡游戲,因此快樂體操要兼具娛樂性,讓幼兒在快樂中成長,在游戲中學習。可見,快樂體操具有非競技性、趣味性、教育性、娛樂性的特征。
2? ? 幼兒年齡界定
關于年齡界限,根據有關法律規定來劃分:一歲以上不滿六歲的為幼兒。《快樂體操等級鍛煉標準2016年版》(以下簡稱《標準》)中將快樂體操分為十個等級,其中少兒年齡為3~12歲,幼兒園為1~4級,對應年齡3~6歲。[4]因此,本文中“幼兒”指3~6歲處于幼兒園階段的兒童。
3? ? 幼兒練習快樂體操對其身體健康的影響
3.1? 對身體素質方面的影響
身體素質是指機體的各種器官系統在肌肉活動中通過力量、速度、靈敏、柔韌和耐力等表現出來的基本身體能力。[5]進行身體素質訓練要考慮幼兒生長發育的特點,結合幼兒生長發育關鍵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1.1現有研究綜述
丁燕妹研究發現:通過快樂體操練習,幼兒柔韌素質方面有了顯著性差異。5~9歲是柔韌性素質的敏感期,從幼兒園開始進行快樂體操練習,對柔韌素質提高非常有幫助。平衡素質方面,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平衡木項目上平均值都有很大提高,其中實驗組提高幅度遠遠大于對照組。協調素質方面,實驗組訓練前后指標存在極顯著性差異。快樂體操練習過程中通常要進行許多復雜動作,出其不意變化動作速度、方向等,可以不斷提升幼兒的協調性和手腳靈活性。[6]
周喆嘯研究發現,相比使用園本教材的對照組幼兒,進行身體動作訓練的實驗組幼兒在身體素質上有顯著提升。如:小班幼兒通過訓練立定跳遠和10米折返跑,其速度、力量素質的提升非常明顯;中班幼兒通過訓練身體動作,其柔韌性方面提升顯著。大班幼兒顯著變化指標主要為上肢爆發力和速度方面。[7]
蘇夏澍研究發現,進行快樂體操訓練的實驗組學生在身體素質的各項指標上的增幅均大于對照組,50米跑、雙手擲沙包、一分鐘跳繩指標上出現顯著性差異。所以,通過快樂體操練習,學生在力量、速度素質上得到顯著提升,在靈敏、平衡能力方面也有非常顯著的提升。[8]
3.1.2相關標準、指標文件的分析
速度方面。《標準》一級(對應參考年齡3歲)“踏步與擺臂動作”;二級(對應參考年齡4歲)“前后分合跳、左右分合跳”;三級(對應參考年齡5歲)“前后分合跳、左右分合跳” ;四級(對應參考年齡6歲)“舉腿”等。這些動作均配合節拍進行,要求幼兒按照節拍速度做出相應動作,通過恒定速度的節拍對幼兒進行速度、節奏訓練,通過以上動作變化練習可以有效提升幼兒速度方面的身體素質。此外,加速跑、往返跑、高抬腿等輔助練習也可以有效提高幼兒速度素質。
靈敏方面。身體控制和平衡能力在4歲前后是發展的關鍵期,[9]在這一階段進行身體靈敏、平衡練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10]指出,3~4歲幼兒“能身體平穩地雙腳連續向前跳。”《標準》一級(對應參考年齡3歲)分腿小跳練習中要求:立正開始,兩手叉腰,向上跳起,重復8次結束,第8次雙腳稍向側分開落地;兩臂曲肘置于體側(也可兩手叉腰),兩腿側分向上跳起,重復8次,站立結束。二級(對應參考年齡4歲)跑跳練習中要求:站立開始,并腿向前跳5米結束(雙臂叉腰或自選)。綜上,通過快樂體操訓練,3~4歲幼兒按照《標準》進行適宜的走、跑、跳練習均可達到《指南》所要求的水平。因此,結合幼兒動作變化發展關鍵期,按照《指南》的要求,參照《標準》的訓練內容,配合科學的活動設計,可以有效提高幼兒身體素質的靈敏性。此外,各種蛇行跑、變向跑等輔助練習亦可提高幼兒靈敏素質。
在幼兒階段,是否能通過別人的情緒反應來反觀自己的情緒狀態,并嘗試用恰當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是評價幼兒社會性發展水平的依據之一。在一次體操練習中出現了這樣的一幕:A幼兒跑得太快不小心摔倒在地上起不來,B幼兒看到后趕緊跑到A幼兒面前扶起A幼兒,并且詢問是否受傷。事件中A幼兒也能很好地向B幼兒表達了自己的情緒情感。快樂體操練習為幼兒提供了這樣的機會進行同伴交往,練習中各種情況都可能成為教師教育、幼兒學習的契機。事件中,A幼兒也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沒有因為“摔倒”這一外部刺激而做出不恰當的反應(如大哭大鬧等)。通過事件可知,快樂體操練習可以給幼兒正確認識和表達自己情緒的機會,幼兒受到外界刺激也可以做出正確的反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并保持穩定的情緒狀態,從而有利于形成積極的情緒情感。
5? ?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具有非競技性、教育性、娛樂性、趣味性特點的快樂體操活動對3~6歲幼兒身心發展有積極顯著的影響。在身體發展方面,進行快樂體操練習的幼兒在身體素質上突出表現為柔韌素質、平衡素質、力量、速度、靈敏等方面得到顯著的提高。通過快樂體操練習,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也能提升身體的機能,潛移默化地改善不正常的身體形態,養成良好的站、坐、行走習慣和形成健康體態。在心理發展方面,快樂體操練習有利于培養和建構幼兒自信心。幼兒通過練習快樂體操能夠克服有難度的動作技巧,在擁有成就感的同時形成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快樂體操練習中,幼兒之間的語言交往,還可以有效促進幼兒積極情緒情感的養成。
5.2? 建議
正確進行快樂體操練習對幼兒身心發展有積極影響,但體育教師不正確的指導方法也會產生消極影響。練習過程中,需要對3~6歲這一年齡階段幼兒進行針對性指導。幼兒心肺功能發育尚不完善,不能把幼兒當成青少年進行大量的力量、耐力訓練,揠苗助長的機械訓練容易對幼兒造成永久性損傷。體育教師要了解教育對象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已經達到的水平,既要結合幼兒“最近發展區”進行教育,也要把目標提高到具有一定挑戰性,讓幼兒不斷突破自己,逐步養成積極主動、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
部分家長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一部分家長希望短時間內看到訓練效果,主動要求教師增加訓練強度。殊不知不舒適的訓練不僅影響幼兒訓練積極性,甚至還可能對孩子的身體造成運動傷害,因此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一部分家長送幼兒學習快樂體操是為了對孩子將來升學有所幫助,具有功利性,訓練過程中忽視了從孩子的興趣出發,走到了孩子情感的對立面,甚至拿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進行對比,間接造成教師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家長要具有科學的運動觀念,首先要有信心,孩子可以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攀爬適合自己的發展“階梯”;其次,要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滿足幼兒興趣和發展需要,家長的支持對幼兒的影響最為顯著;最后,要樹立終身運動觀念,讓體操運動成為孩子一生的愛好。
許多幼兒園、小學意識到了快樂體操對孩子發展的作用,但存在配套設施不完善、資金不足等問題,建議以俱樂部的形式將快樂體操推廣進小學、幼兒園。同時,對于器材購置和師資問題,需要體育主管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雙向努力、多溝通協調。教練員資質的取得需要通過參加教練員培訓班,可以在配套設施完善的基礎上,通過高校、社會開設培訓班,培訓具有快樂體操資質的專門體育教師。
體育主管部門、教育主管部門要進行有效的宣傳,使幼兒園意識到快樂體操對幼兒身心發展的積極影響,使家長養成正確的健康觀念,讓幼兒愛上體操運動。要推進快樂體操俱樂部建設,督促學校與相關部門共同出資,推動快樂體操運動快速發展,讓幼兒在運動中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 彭召方, 劉鴻優, 李佐惠,等. 快樂體操發展解讀[J]. 體育文化導刊, 2017(4):156-159.
[2] 孫夢夢. 快樂體操活動對大班幼兒基本動作技能發展影響的實驗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8.
[3] 陳鶴琴. 陳鶴琴教育思想讀本:兒童心理 [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 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中國體操協會 .全國快樂體操等級鍛煉標準2016年版[EB/OL] .(2016-03-09)[2018-10-20].http://gymnastics.sport.org.cn/cga/notifications/2016-03-09/493688.html.
[5] 鄧樹勛. 運動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 丁燕妹. 快樂體操在上海市試點幼兒園實施研究:以楊思幼兒園為例[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8.
[7] 周喆嘯. 3-6歲幼兒身體功能性動作體系的構建與實證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 ,2017.
[8] 蘇夏澍. 快樂體操練習對水平—學生身體素質影響的應用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8.
[9] 柳倩. 學前兒童身體控制和平衡能力發展的特點及教師的教育策略[J]. 幼兒教育, 2017(7):4-7.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11] 鄒怡. 快樂體操教學內容設計研究[D]. 武漢: 武漢體育學院, 2016.
[12] 姚天聰. 《幼兒體育活動強度自評量表》的設計與應用[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6.
[13] 劉肇丹, 李佐惠. “快樂體操進校園”活動的價值、問題及對策研究[J]. 體育研究與教育, 2018, 33 (2):49-52.
[14] 季曉萍. 快樂體操對幼兒自信心的影響研究:以“楊威Happy Gym”為例[J]. 福建體育科技, 2017(5):56-58.
[15] 張明.跟蹤成熟的軌跡:發展心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Abstract: The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pirit of the document “Opin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appy Gymnastics Activities for Children”issued by Jiangsu Provincial Sports Bureau and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 2018. The results show that happy gymnastics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childrens physical quality, body function and body shape, and it also has psychological functions such as cultivating childrens self-confidence, positive emotion and good will qual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parents should establish a scientific concept of childrens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education and guidance for children, schools and society should provide venues and equipment for children to practice happy gymnastics, so a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supply side of happy Gymnastics Sports Services, help children develop healthily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China.
Key words:? happiness gymnastics; childre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責任編輯? ? 祁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