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壽山田黃石質地溫潤凝結、細膩通靈、色澤金黃、通透明媚,仔細端詳猶如燦燦金光奪目耀眼,是我國特有的“軟寶石”。作為最受壽山石愛好者、收藏家喜愛的石中極品,近年來田黃的身價也是一路飆升。其產量稀少,大件田黃極為難得,故有“黃金易得,田黃難求”之說。明艷的黃色瑰麗無比,天生帶有帝王之氣,被視為珍寶。肌理之中特有的蘿卜絲紋也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隨著收藏品鑒會與展覽活動的日益增多,人們對壽山田黃石雕藝術美的欣賞也形成了一種全方位品鑒的共識,好品相的田黃極為難得,這也使得田黃石的收藏價值與日倍增。
[關鍵詞]田黃石;壽山石;收藏價值;鑒賞
壽山石是一種天然礦石,僅產于福建省福州市壽山鄉一帶。至今為止壽山石的歷史已達千年之久,在玩石界一直占據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是“四大國石”之首。據統計,壽山石多達一百多種,色彩斑斕。其中就以“田黃石”最為珍貴,被尊為“石中之帝”。田黃石質佳色濃,稀少難得,明代時期田黃石就已被御定為宮廷印璽,深得明清帝王之喜愛,古有“一兩田黃三兩金”之說。由此可見田黃的價格之高。稀少的產量,更使田黃受到藏家們的追捧,價值極高。
改革開放后,社會經濟發展迅猛,壽山石雕行業欣欣向榮,壽山石收藏之風盛行。由于市場的推動,人們對壽山石的關注度逐漸提高,珍貴的田黃石自然是藏家們爭相收藏的珍品,隨著中華文化的傳播,田黃石也受到不少海外藏家的青睞。正因如此,人們對壽山石及其雕刻品的鑒賞活動與收藏價值的探討也逐漸活躍。
一、田黃石鑒賞
材質美、工藝美,這是壽山石雕贏得人們喜愛的先決條件。田黃石是壽山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古就是皇權富貴的象征,雍容華貴的石姿令眾藏家著迷,是一種歷史的沉淀,文化的沉積,別有韻味。
(一)美在材質
田黃石按產地可分為上坂、中坂及下坂,其中以中、下坂為佳。歷經數千萬年的地質演變,最終生成溫潤迷人的質地,集凝結、脂潤、通透、純凈、細膩于一身,握于手中,溫嫩細潤,紋理精美。其雍貴華麗的氣質讓人折服,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被稱為大自然神奇造化的尤物。
田黃又可分為黃金黃田黃、橘皮紅田黃、雞油黃田黃、桂花黃田黃、枇杷黃田黃、熟栗黃田黃、蜜蠟黃田黃等。其中黃金黃、橘皮黃為上等:黃金黃黃中帶赤,色澤明快,橘皮黃色濃而泛橙紅,接近橘皮紅,但紅的成分略少;桂花黃、雞油黃、枇杷黃為一般品種:桂花黃色黃但略帶粉白色調,雞油黃比桂花黃清淡、靈膩、細嫩,而又比白田稍黃,枇杷黃則是黃而帶赭,如將熟或熟透的枇杷色;熟栗黃、蜜蠟黃為下等品種:熟栗黃黃而微褐如熟栗,密蠟黃其黃色淡如蜂蠟,質比雞油黃滯結一些。
品相好的田黃,透明細膩,在強烈的光線下觀察,它的肌理往往可見到一條條細而密的紋理,其形狀猶如剛剛出土的白蘿卜纖維。田黃石表層偶爾會出現紅色筋絡,紅如血,細如絲,它是田黃石在遷移過程中產生的細裂紋,經土壤中氧化鐵滲透而形成的格紋。
材質是承載作品靈魂的載體,田黃之所以如此受青睞,其獨特的黃色功不可沒。黃色是中華民族的正色,也是國色。因“黃”與“皇”諧音,所以受到了歷代統治者的推崇。因此,田黃的“黃”,就要求黃得濃艷俏麗,黃得嬌美醒目,如同金子般的燦爛。外面包裹著的皮質層,如銀包金、金包銀、烏鴉皮等品種,也要求色差大,黃、白分明,黑、黃清晰。而顏色黯淡、混濁,偏雜色或模糊色的田黃,即便質地不錯,塊頭再大,也稱不上上品田黃。
(二)美在工藝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即便是石質優良的田黃石,如未經過雕琢,也僅是一塊上等石材,一方美石而已。壽山石雕的雕刻工藝講究相石的經驗與豐富的想象力。因此,在雕刻設計中應充分展現其材質美。要重視石料的色澤質感美,凸顯田黃石雕作品的魅力。
雕工對田黃石價值影響極大,好的雕工能使田黃石作品價值倍增。因為田黃石價值高昂,所以,在雕刻中,雕刻者一般會選擇耗材較少的雕刻技法。在田黃石色度與潤美的基礎上,根據石材原本的形狀“依石而作”。
田黃市場價值的增高使得人們對雕刻工藝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對田黃石雕作品的欣賞離不開對刀法的欣賞。刻雕工藝要求畫面布局依石就形,起伏轉折恰到好處。繁復而不失細膩,線條流暢,刻畫工藝生動傳神。作品文學藝術底蘊深厚,藝術境界高遠,融詩書畫篆于一爐。在設計上為作品增添美感和內涵。作品造型面圓潤光滑,這既是對石材的要求,同時也是對雕工的要求。不能因為石材的缺陷而使作品藝術形象不豐滿、不完整,導致作品造型不自然的凹凸與僵硬。當然,在雕刻工藝中也不能有失誤,否則作品價值會大大下降。雕刻中的細膩處理,也可以體現出雕刻者深厚的功底。
如金包銀、銀包金等此類的田黃石。雕刻者則多會利用其石皮的特點進行巧色雕琢。最大程度展現其材質美的同時,深雕淺刻,使之層次分明。創作出良工與美石的完美結合,堪稱珠聯璧合的佳作。一般來說,田黃的工都不會差,功力尚淺的雕刻者一般不會選擇田黃石進行雕刻。這說明了要雕出與田黃材質相匹配的工,還是相對有難度的,需具備一定的雕刻技藝。
當然,作為一名優秀的雕刻者不僅是要工好,還需具備自我革新的創新精神。“好看的外表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作品若能將時代精神與當代美學理念相結合,相當于注入了新的想象力與生命力。那么,作品的趣味性與獨特性也將成為吸引觀賞者的重點之一。
此外,工藝品講究整體要協調。因此,在欣賞田黃石雕的同時,還需觀察作品造型的協調性,疏密有致,繁而不亂,工藝雕刻精湛,此乃上等佳作,極具收藏價值。
二、收藏價值
在藝術品收藏與投資市場上,有兩種類型的藏品是藏家們追逐的焦點:一種是名家大師精品,一種是珍稀資源藏品。壽山石自古以來就是皇室貴族、文人雅士熱衷欣賞的大雅之物,田黃石雕兼具材質美和藝術美,具有極高的觀賞、投資、收藏價值。隨著千年的挖掘開采,壽山石礦脈的迅速枯竭也成為令人無法忽視的現實,這也使得壽山石資源越發珍稀,收藏價值倍增。
縱觀近幾年的拍賣市場,田黃總是眾藏家爭相收藏的焦點,因其極度的稀缺性和不同凡響的審美價值,成為市場的寵兒,價格屢創新高,接連以每克10余萬的價格刷新拍賣市場成交記錄。因此,田黃也就成了資源最少、價值最大的文化資產。
田黃石除資源特質突出外,還具有極高的人文藝術價值。田黃石在明朝、清朝時,經常作為貢品獻入皇宮,被雕刻成御用璽印及藝術擺件,價值不菲。縱使在整個藝術品市場不景氣之時,其依然沒有受市場的影響而降價,好的田黃石價格更是持續走高。
當今社會,收藏已逐漸成為人們重要的投資手段。壽山石價值高、易保存等特點更是吸引投資收藏家的重要因素。目前,無論是收藏家還是投資者,稀缺的優質田黃石無疑是他們收藏中的重要選項。田黃石市場一路看漲,前景相當廣闊。不論是作為藝術品收藏觀賞,抑或是作為投資理財產品而收藏都具有相當高的價值。雖然田黃市場走向良好,但是由于優質的田黃石非常少見,即使愿意高價購買,也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作者簡介]
張純連,1979年生,福州市閩侯人。師從馮志杰,擅長田黃圓雕、人物、古獸印紐等,其技法精湛,刀法古拙,尤其善于利用巧色。作品多次獲大獎,作品《指日高升》獲第十六屆(國家級)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作品《祥龍戲珠》獲第十七屆(國家級)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現為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理事。
(編輯:溫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