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澤 郭承龍
摘要:在現代社會中傳承和弘揚古典詩詞音樂藝術,充分突出了古典詩詞音樂藝術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感受到了人們群眾對古典詩詞音樂藝術的喜愛,逐漸在社會的發展衍變過程中,實現了復興發展。
關鍵詞:古典詩詞音樂藝術? ?詩歌歷史衍變? ?詞曲歷史衍變? ?現代復興
中圖分類號:J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23-0165-03
一、詩歌的歷史衍變
詩歌的起源發展已久,不管是在古代社會,還是在現代社會,每個人在表達情感的過程中,總會選擇含蓄的表達方式,而在古代社會,文人墨客都是采取詩歌的方式,來抒發自身的情感,像詩三百篇也都可以吟唱、誦讀,其中誦讀形式的是“詩”,吟唱形式的是“歌”。詩歌的主要表現形式多是對文人墨客當時的處境進行含蓄的表達,文學界中將文人墨客的詩都稱作為詩歌,這樣可以更好地保留住詩歌中所體現的傳統觀念。
現階段,大部分地區都在開展詩歌會活動,主要是在活動中進行詩歌誦讀,表達出自身對詩歌這種傳統文化的喜愛。而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詩歌會活動,參與活動的相關人員認為僅僅依靠詩歌誦讀是無法表達自身的思想情感的,會將詩歌利用五線譜進行改編,充分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雖然能夠觸動人們的內心,被更多人接受,但是,卻無法完全的表達出詩歌中的深厚底蘊,導致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喜愛也在逐漸降低。
詩歌在西周時期的普及,主要是受到西周禮樂制度的影響,并且,隨著禮樂制度影響的不斷加深,詩歌的禮樂形式也逐漸成為人們進行道德教育的典范。禮樂盛行于西周,是西周高雅文化的主要標志,詩歌禮樂倡導人們在生活中要做到尊老愛幼、長幼有序,不僅對西周時期人們自身的思想道德影響較大,還對人們自身的行為習慣起到了有效約束,因此,詩歌文化的真正起源是西周詩歌禮樂民間文化的普及發展。
詩歌在演變發展過程中,受到了人們群眾的喜愛,主要是因為詩歌的整體風格具有溫柔內斂、剛柔并濟的特點,對人們自身道德品質和性格特點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不僅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還能夠增強人們的親和力。詩歌不僅可以在宴會等諸多喜慶的活動中使用,還可以在發喪等活動中使用,通過詩歌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情感。而《詩經》是現今保存較為完整的詩集,僅僅是在文字稿方面,其相對應的樂譜早已丟失。
二、詞曲的歷史衍變
現階段,我國流傳下來的詞曲,大部分是由詩歌衍變而來的,中國古代文人墨客的詩,都是表達了他們在那個時代的處境和心境,而詞曲的形成是建立在詩的基礎上,并重新賦予了作者自身的真實情感,令其能夠更加真切的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相較于詩的意境而言,詞曲的意境更加明朗,更能夠打動人們的內心。
詞曲文章的華美特點主要體現在文章詞句的韻律格調要具有抑揚頓挫的特點、文章情感的豐富意境能夠打動人們的內心、利用“形”表達文章的格律、利用“神”表達文章的意境、利用詞曲的格調來表達意境情趣這幾個方面。在進行詞曲表達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格調和韻律就會失去其原有的靈動性,導致詞曲整體缺乏完美。
宋朝時期是詞曲的鼎盛發展時期,目前,我國現有的“唐詩宋詞”,充分體現出了這個特征。宋詞的作曲主要是表達自己身臨其境,在整體表現藝術層面實現了質的提升,并且,宋詞多是以吟唱形式為主,民間詞曲和樂譜最為普遍。由于宋詞多和曲子進行結合,這樣人們在作曲的空閑時間,還要利用這些優美的旋律來表達詞曲的情感,通過吟唱方式來打動人們。
宋詞整體表達的意境較多,其詞曲具有明顯的代表性,如表達詞作者對山川大河等風景的感嘆、表達詞作者對家國政治的感慨、表達詞作者對國家動蕩的無奈、表達詞作者對仕途坎坷的沉悶等,這些都是宋詞在表達意境方面的典型。由于詞曲都是作者在親身經歷之后進行的情感表達,所以,在表達情感方面更加能夠引起人們自身的情感共鳴,為其傳承打下基礎。
三、古典詩詞音樂藝術的歷史衍變
古典詩詞音樂藝術是古代文人墨客的藝術結晶和才華體現,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的體現。唐詩宋詞在古典詩詞音樂藝術的成就較多,但是,在其他的朝代,古典詩詞音樂藝術的成就發展也較為突出,尤其是古典詩詞在元代之后的發展,不僅對南北曲譜的影響具有較高的造詣,還對古典詩詞的傳承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古典詩詞音樂藝術在每個朝代的發展中都受到了皇室的喜愛。因此,部分古典詩詞的曲子和格式都是按照宮調的標準進行定制,如《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其不僅融合了南北詞的樂譜和格律,還將詩詞歌賦等音樂藝術精華融入在內,這本宮譜中包含了豐富的詩詞歌賦等音樂藝術內容,相較于其他的藝術成就而言,這本宮譜更具有包含性。
古典詩詞音樂藝術在歷史衍變過程中具有加強的復雜性,導致每個朝代針對詩詞歌賦等諸多音樂藝術形式的表達方式存在明顯差異。由于古典詩詞音樂藝術集合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才情,并且,其整體的傳承發展歷程較為坎坷,即使是這樣,人們也在對這些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弘揚,充分彰顯了古典詩詞音樂藝術的重要作用。
四、古典詩詞音樂藝術的現代復興
古典詩詞音樂藝術的現代復興主要是從20世紀初開始的,諸多音樂家為古典詩詞音樂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主要因為這些音樂家通過對人們影響較大的古典詩詞進行作曲改變,形成引起他人情感共鳴的音樂歌曲。音樂家在對古典詩詞進行作曲改編之后,形成了詩詞與音樂的完美融合,成為全新的藝術形式。因此,古典詩詞音樂藝術的現代復興,充分體現了現代人們對古代先人所創作藝術的肯定和傳承。
在新中國成立之后,人們對文明建設的重要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基于此,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正在積極的進行復興發展,如現代音樂家為毛主席所創作的詩詞進行作曲改編,也正是這些現代音樂家,為古典詩詞音樂藝術的復興發展提供了條件保證。由于21世紀新時代的到來,為古典詩詞音樂藝術的復興發展提供了先天的條件保證,所以,新時期,古典詩詞音樂藝術呈現出浪潮似的發展,對人們也帶來了積極影響。
21世紀是文藝復興發展的新時代,各個文藝代表門派也逐漸興起,帶動了古典詩詞音樂藝術的發展,逐漸在社會發展中形成了古典詩詞音樂藝術復興的風氣,越來越多的歌者對古典詩詞進行作曲改編,不僅對古典詩詞音樂藝術的復興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還提高了國民對古典詩詞音樂藝術的重視程度,每個人開始欣賞、喜歡古風文化,對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逐漸提高人們的品質素養。
古典詩詞音樂藝術形式還在電視劇中得到了全面地演繹和還原,電視劇的導演通過對歷史發展變遷以及古典詩詞文化的了解,逐漸以電視劇的形式進行弘揚和傳承,直觀的展示在人們面前,在表達作者心境情感的同時,打動人們的內心,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而且,這種古典詩詞音樂藝術與電視劇等諸多展示形式的有效結合,強化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理解,更好的進行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五、結語
綜上所述,中華古典詩詞音樂藝術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仍保留自身都有的文化底蘊和品質內涵。同時在多種文化復古形式的作用下,古典詩詞音樂藝術仍舊具有自身獨特的影響力和頑強的生命力。由于古典詩詞音樂藝術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社會發展的體現以及人民智慧的結晶,并且在經過現代音樂家的作曲改編實現了繁榮發展,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們的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李雨馨.淺談綜藝節目的主持群藝術——以《快樂大本營》為例[J].大眾文藝,2019,(12).
[2]李雨欣.論李商隱無題詩的美感特質[J].漢字文化,2019,(11).
[3]沈睿,張佳裔.互動式網絡音樂平臺用戶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32).
[4]楊曙光.在創新中保護、傳播和發展——淺談用現代聲樂意識重新演繹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J].中國音樂,2016,(04).
[5]楊群.中國古典詩詞在影視劇創作中的應用初探[J].文藝生活旬刊,2014,(10).
[6]趙少英.中國古詩詞歌曲藝術的歷史遷延與現代復興[J].甘肅社會科學,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