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者、指路人、人生導師。兩支隊伍協同融合"/>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胡冬群
摘要:2016年,習總書記主持召開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座談會,黨中央召開這樣的會議還是第一次。由此可見,黨中央將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J>明確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者、指路人、人生導師。兩支隊伍協同融合才能在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水平和思想道德修養水平上達到最優化和最大化的效果。但從目前來看,兩支隊伍基本是各自為政,協同融合育人的機制尚未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影響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27-0198-02
一、大思政視閾下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存在的問題
(一)交流機制不健全
輔導員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目標都是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但是在具體任務上卻存在差異。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是通過課堂發揮其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第一課堂”,而輔導員主要是通過日常生活、活動等形式和途徑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水平,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第二課堂”。其次,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分屬不同的部門和系列。思政課教師屬于專業教師系列,主要從事全校學生的公共政治基礎課的教學工作,人員集中在思政部或馬克思主義學院之類的教學單位,他們的績效考核、職稱評定等與本校專業教師相同。思政課教師的課堂教學基于教材,專注于知識的傳授,但對學生缺乏針對性的了解,缺乏與學生們在具體問題的交流。輔導員則屬于另一個系列,主要負責學生日常學習和行為等管理工作,他們分散在各個院系,由學校學生工作部門統一領導。大部分精力花費在具體的事務性工作,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學習和理論素養提升。如果不是學校統一要求和刻意安排,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兩支隊伍缺乏相互的溝通和交流,難以形成較完整的體系。
(二)領導體制的缺失
領導體制,指獨立的或相對獨立的組織系統進行決策、指揮、監督等領導活動的具體制度或體系,它用嚴格的制度保證領導活動的完整性、一致性、穩定性和連貫性。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不能很好地形成教育合力,一個主要的影響因素在于沒有一個合力育人的完整體系,沒有領導牽頭管理此項工作,也沒有專門的一個機構來協調組織此項工作的開展,最后形成一個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各自為陣的局面。誰來協調兩支隊伍的交流,誰來管理兩支隊伍的合力育人問題,高校并沒有明確規定,甚至可以說是缺位的狀態。
因此,建立一個領導體制來組織協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解決合力育人的“龍頭”問題。
(三)激勵機制不完善
激勵機制是指通過特定的方法與管理體系,將員工對組織及工作的承諾最大化的過程。而在高校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系統中,領導以及牽頭的職能部門需要運用多種激勵手段使之規范化和相對固定化,以期促進輔導員和思政課教師愿意并樂意參與此項工作,甚至輻射至全校教職工都愿意主動來參與。而在激勵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合力育人的體制中,缺少相應的激勵機制。如可以成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專項資金,用于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給予補貼;另外,完善考評體系、獎懲制度等措施,促使兩支隊伍在合力育人方面進行深入探索的相關激勵機制,激勵更多教師主動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時,在職稱評審、晉升等方面向輔導員、思政教師以及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師傾斜,所有這些方面,目前還基本處于空白狀態,沒有形成規范標準供執行。
二、大思政視閾下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的對策
(一)樹立大思政理念,為實現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啟航
所謂“思想指導行動”,只有思想認識到位,工作起來才能積極主動。對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一些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還停留在“守好自己攤兒、干好自己活兒”的認識上,在思想上沒有合力育人的想法。當前迫切需要的首先是從思想觀念上進行根本轉變,切實樹立起合力育人的大思政新思路、新視野。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座談會上的的講話是我們今后思政工作遵循的指南針。習近平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是兩支重要的骨干力量,他們的合力育人模式應該成為“三全育人”的典范,在推動高校思政工作中發揮突出作用。
(二)搭建平臺,為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起航
一是搭建網絡交流平臺。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媒體技術手段的發展日新月異,大學生是新媒體的主要使用群體,他們對新媒體的運用深入到生活各個方面。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要善于利用新媒體,主動建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重要陣地,實時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體所具有的實時、共享、交互、便捷等特點,使交流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為高校思政介三全育人”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和時空。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一定要善于利用各種新媒體技術手段,例如通過建立各種范圍、層次的工作“群”,QQ群、微信群等,借助互聯網,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在網絡上進行對話交流、解惑答疑,把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和學生緊密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獨特的思政工作平臺。
二是搭建實踐交流平臺。課上的交流更多時候是老師主動,學生被動接受,師生對話交流的機會很少。因此,課下設立思政工作室,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輪流值班,將開放時間告知學生,搭建學生與思政教師和輔導員面對面交流,解惑答疑的平臺,能夠更好地,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困惑。在課堂上沒有講透的內容可以在工作室里繼續,工作室就成為課堂的延伸。
總之,網絡平臺和專門的思政工作室的建立一定會為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的合力育人機制注入強勁動力。
(三)成立專門的領導體制,為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導航
領導體制的核心內容是用制度化的形式規定組織系統內的領導權限、領導機構、領導關系及領導活動方式,任何領導活動都不能個人隨意進行,而應是一種遵循明確的管理層次、等級序列、指揮鏈條、溝通渠道等進行規范化、制度化的活動。如成立專門的領導管理機制。由學院黨委書記牽頭,主管學生工作的校長指導,學工部和馬列學院共同參與,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優化和最大化。同時,要改變多頭領導實際無人領導的現狀,要指定一人專門負責協調組織此項工作的開展。可以邀請領導人員兼職,帶頭走進“第一課堂”,以身示范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引領。
另外,責任分工要落實到具體人。日常工作設置一個合力育人工作室,指定專人負責。工作室負責人要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形成例會,定期跟書記和校長匯報工作的開展情況。每學期根據學校思政工作要點,組織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開展一至兩次主題研討活動,尤其是抓住關鍵節點或重大事件前后進行研討,確定特殊時期大學生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引領。還可以打造由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輪流主持的思政論壇和文化沙龍品牌,甚至可以做成精品進行推廣和宣傳,進一步增加兩支隊伍的交流合作,甚至輻射至全員育人。
(四)建立思政專項資金,為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保航
思政課教師與輔導員的合力育人實踐教學經費不足一直是個難題,導致了兩支隊伍在合力育人改革方面的積極主動性不高。因此,學院可以建立思政專項資金,由專門的思政工作室的專人負責。一方面要加大經費投入,同時形成科學有效的經費使用方案,完善激勵保障機制,為解除合力育人的后顧之憂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合力育人的具體運行機制、考核評估機制、獎懲激勵機制等,讓兩支隊伍的合力育人真正落到實處,走入大學生的內心深處,引領大學生健康成長。
同時,高校可以結合本校實際,將兩支隊伍合力育人納入日常教學管理體系,可作為實踐教學的一部分,折算教學工作量。如輔導員輔助思政課教學管理、思政課教師參與工作室的建立,指導學生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等,都應納入他們的工作業績。在考核評價時,對合力育人的效果進行科學考評,作為思政課教師及輔導員職稱評定或崗位晉升的參考依據。
(五)加強制度建設,為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護航
制度建設是兩支隊伍交流實現合力育人的保障和根本,沒有制度保障,兩支隊伍的合力育人最后就會流于口號和形式。只有通過制度把兩支隊伍交流的平臺固定下來,當實施過程中涉及資金、待遇等工作量以及績效考核時,才能更好地將協同育人機制落到實處。同時,在當前思政課教師對輔導員定位的認識存在偏頗,學校領導及職能部門對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失衡的情況下,也需要通過制度進行頂層設計。
習總書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思政工作者有大視野、大局觀,需要全校教職工所有人、所有部門共同參與才能取得優質效果的事情,需要全校所有教職工通力配合、共同協作,形成教育合力,做到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才能實現習總書記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務。
基金項目:本文為長沙師范學院校級思想政治工作專項課題“大思政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的工作方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cssyb201809。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高地.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思想教育研究,2013(04).
[3]胡緒明.高校思政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的功能定位及實施對策[J].學術論壇,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