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遠坤
中圖分類號:I51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27-0276-01
“所有大人都是孩子,只要你未曾遺忘”。經歷過的人都明白,高三是緊張充實的一年,是既清醒又糊涂的一年,是在“學一考一學一考”中不斷往復的一年。學生由剛剛進入高三時的美好憧憬和熱血沸騰,經過一次次考試后太多的無助、迷茫和失落,到高三下學期時面對親人期盼的眼神,面對老師疲憊的目光,常常會課堂沉悶,學生“淡定不語,尤其是在每次月考過后,這時,就需要老師用一顆童心來放松學生的心靈。
高三的學習很緊張,心態的調整比知識的掌握更重要,詼諧、輕松的調侃和激勵,勝過嚴肅認真的點評和斥責。
有一次理綜訓練后,我帶的一個班級考試情況不理想,根據前期學生浮躁的學習狀態,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那天,我剛好在該班有兩節自習課,想著這次的成績對學生就已經是最好的教育了,因此什么也不用說,就開始評講試卷,我邊提問邊讓學生回歸教材對照找相應的知識點,盡量讓學生眼、手、口都動起來,而看著學生眼里無光,面無表情,我的思維自然也受到抑制,終于上完了第一節課,顯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第二節課開始,我便問學生:“是不是有老師吵了你們啊?”話音一落,很多學生連忙點頭,我問:“怎么吵的?”“說我們考的很差,比某班差很多”。我停頓了一下接著問:“還有哪個老師吵了?”“化學老師也吵了,說我們沒得精氣神兒。”我接著說“班主任也吵了你們吧?!”學生笑著連連點頭,我說“明天有物理課,你們在物理課堂上悶去呀”,說著看了一下課表,“物理課后是化學課,繼續悶,再在班主任的課上悶去”,望著學生的不解,我說到“因為是他們吵你們的呀,你們當然就在他們的課堂上沉悶去,我沒吵你們,你們不在我課上悶起好不好?”話還沒說完,已聽到學生輕松的笑聲。然后我很認真的告訴他們記住我說的兩句話:一是莫拿他人的士氣滅自己的威風;二是最后一槍沒打響,一切皆有可能。我給他們講美國優秀的射擊手埃蒙斯,本身具有極強的奪冠實力,而兩次光顧奧運會,每次都懷著必勝的信念,可每次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他敗就敗在心態上,不能發揮他的真實水平。沒有致命的失敗,只有一往無前的勇氣,“孩子們,我們繼續前行吧!”。看著學生眉頭漸漸舒展,笑容逐漸呈現,感覺學生如釋重負,眼中漸漸長出的自信,倍感欣慰,再繼續我們的生物復習,課堂效率如火箭升天,已是越來越高。
高三復習課真的很難上,學生知道一點,可又沒有真正領會,常常是老師講他們不聽,可一做就出錯,這有一個基礎知識掌握的扎實程度問題,也有一個學習習慣問題,這對于一個高三學生來說只能是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可能地補齊學生的短板。我準備了一些巧克力,對于不讀題就做的學生,我就讓他們找出某道題干中要注意得關鍵詞,及相關易錯易混易忘的知識點,要求找全,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能錯,哪個在最短的時間完成就獎德芙巧克力一塊。當我把任務布置完,并展示出巧克力時,滿眼看到的是學生欣喜的笑容和興奮的競爭狀態。現在的孩子們物質生活很豐富,高三的學生也并不是真正的兒童,老師給他們的獎勵其實很少,學生也并不是真的在乎這點獎勵,他們在乎的是在這緊張的復習備考中,類似兒童游戲式的復習備考氛圍。當一塊塊巧克力獎到學生手中時,不論是否拿到巧克力,學生的注意力都早已經集中到課堂習題上了。
高三學生學習能力、學習基礎、學習水平已經分化了,這就要求老師盡最大限度地實施分層教學,面對教師繁重的授課任務,完全依靠老師自身的分層教學努力幾乎是一個不能完成的任務。我在教學實踐中力求把自己融入到學生之中,以一顆年青的心去理解學生,用一顆童心去潤滑課堂,通過對學生實現靈活多樣得教學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成效。比如講解有一定難度的試題,就同時讓部分成績好的學生先“備課”,再競爭上臺,講解給其他學生,要求思路清晰,講解透徹,板書整齊,最先站在講臺,且成功講解的獎巧克力一塊。看著學生們專注的眼神兒,一個個不服輸的勁兒,爭先恐后登上講臺講解,有時候一個問題要好幾個學生才能講明白,而全班學生那種專注的狀態,講的投入,聽的專注,問的直接,到最后理解的透徹,并能融會貫通。而我來到學生中間“聽課”,更好地理解學生,掌握了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讓我對以后的教學心里更有底了。
高三的生活很艱苦,不必說那堆積如山的書本,也不必說映在窗前那苦讀不倦的身姿,更不必說那三點一線的生活是何等的枯燥無味,單是那永遠也做不完的作業和試卷就足以讓人刻骨銘心。高三難得堅持,再難也要堅持。只要我們保持一種對童年的記憶,童心不泯,超然灑脫,單純透明,把艱難的求學之路淡化為童年的游戲之旅,難將不再難,我們的笑容就會依舊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