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喆
(北京按摩醫院,北京100035)
頸椎病是指因頸椎間盤發生退行性病變,其周圍的骨質、小關節及軟組織發生一系列病理改變,壓迫或刺激神經根、脊髓、椎動脈等組織而導致的一組臨床綜合癥候群[1]。中醫認為,該病主要是因長期勞作、不良生活習慣,使頸部筋骨肌肉過度疲勞,氣血瘀滯,筋骨失于濡養所致。目前頸椎病的發病率較高,推拿、針灸、理療、藥物等方法都是較常見的保守療法,對該病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施術的靶點經常只局限在頸椎后部軟組織,從而忽略對頸椎前部軟組織的治療,導致療效有限,病情纏綿難愈。本文對推拿手法施術于頸椎前部軟組織的作用機制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1.1 肌肉 頸椎前部肌肉可分為深層肌群及淺層肌群,對頸椎的穩定性及功能有重要作用。
(1)深層肌群 頸前部深層肌群包括頭長肌及頸長肌等,具有穩定椎體的作用,深層肌肉收縮可以使椎體之間的聯系更強韌[2]。當深層肌肉正常工作維持穩定的姿勢時,淺層肌肉才能有效產生生理動作,頸部才能協調運動[3],反之會影響頸部的正常生理運動。頸部深層肌肉的病理變化可能是頸椎失穩的重要因素之一[4],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由于經常使用手機、電腦或長期伏案工作,使頸椎深層肌群承擔著更大的負荷,正常頸部脊柱運動初始階段最佳生理狀態的維持有賴于頸部深層肌群的靜力作用[5]。頸椎前方的頭長肌、頸長肌附著在頸椎及胸椎椎體的前方及橫突,對頸椎的穩定性起到重要的作用,疲勞及勞損的發生率更高,同時頸部深層肌群對椎間盤及小關節影響較大,對頸椎姿勢的控制有關鍵作用[3]。頸椎生理曲度的異常與深層肌群也有重要的關系,故深層肌群是治療頸椎病不可忽視的重要結構,也是治療的關鍵部分。
(2)淺層肌群 淺層肌群包括舌骨上下肌群及胸鎖乳突肌等。淺層肌群主要對頸部動作起主導作用,主要參與頸椎的前屈功能。由于長期低頭,大多數人的頭頸部前移并后仰,雙肩前攏,含胸駝背,常出現頸背部疼痛及活動受限、頭痛、顳下頜關節功能不良等。其病理機制從肌筋膜鏈上分析,該形體在后表鏈上斜方肌和肩胛提肌為了代償前伸的頸椎,出現肌肉過度繃緊及拉長,前表鏈上胸鎖乳突肌為了使頭部抬起而持續收縮形成短縮狀態,導致前屈的肌群長時間處于緊張的短縮狀態[6],造成頸椎曲度改變的同時,增加了頸椎后方肌群的負荷,無論肌肉是持續拉長還是持續短縮,兩者均會引起三磷酸腺苷(ATP)下降,高爾基體增長過多,肌纖維溶解,攣縮成肌硬結,生成激痛點[7],長此以往將造成肌纖維撕裂、鈣化及彈性下降、肌組織縮短等,故改善頸前部淺層肌肉的緊張程度是治療頸椎病的重要環節。
1.2 神經 交感神經節是頸椎前方重要的神經之一,包括頸上交感神經節、頸中交感神經節、星狀交感神經節,是頸椎病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對其進行治療會產生較好的臨床效果。如對星狀神經節的治療范圍遍及全身,對自主神經系統、組織器官供血、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都產生一定的調節作用[8]。在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治療中,阻滯星狀神經節可抑制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功能,從而抑制椎動脈的活動,使椎動脈供血充足,臨床療效滿意[9],故調節交感神經是治療頸椎病的一種有效手段。
1.3 其他軟組織 頸部具有典型而精致的筋膜結構,頸部所有解剖結構均與頸筋膜有密切的聯系[10]。頸椎前部筋膜粘連增加了頸椎后部肌肉的負荷,如在甲狀腺手術術后,傷口瘢痕恢復過程中會形成筋膜粘連,增加頸椎后方肌群的負荷,長時間積累是頸椎病發生的重要原因。
中醫認為推拿的主要作用是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疏通經絡、滑利關節,以達到“骨正筋柔,氣血以流”的效果。現代醫學闡述了推拿治療在神經、體液及生物力學等多方面對施術部位產生作用,有利于機體修復及疾病治療。在頸椎病治療中,手法作用于頸椎前部軟組織,可起到松解肌肉、筋膜,激活肌力及調節神經的作用,是頸椎病手法治療的關鍵環節。
2.1 松解 中醫認為推拿有疏通經絡、通經活血、宣通散結、松解粘連的作用。現代醫學認為,推拿手法可以治療軟組織慢性勞損及各種原因引起的失用性軟組織攣縮,解除軟組織粘連,改變軟組織缺血、缺氧狀態,改善微循環,促進軟組織內水腫的吸收,恢復正常功能[11]。故手法作用可充分改善頸椎前部淺層肌肉及深層肌肉的緊張程度及筋膜粘連,有效減輕頸椎后方肌群的負荷及頸椎曲度,有利于頸椎的恢復。
2.2 激活 長期勞損的肌肉處于失活狀態,不能很好地穩定頸椎,導致頸椎病的多發。通過推拿手法的操作,能夠提高機體的代謝功能,增強肌力,改善韌帶、關節囊的彈性[11],尤其是對頸前部深層肌群的手法治療,可保證頸部穩定性,從而有效改善頸部癥狀。
2.3 調節 推拿手法對神經的調節有較明顯的作用,通過手法干預可降低血漿中兒茶酚胺的含量,使交感神經處于相對抑制狀態,而血清中內啡肽含量與全血中5-羥色胺含量均有增加,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11]。通過推拿手法可直接點觸頸前部的交感神經節,調節交感神經,改善由于交感神經引起的頸部癥狀。
推拿是治療頸椎病的一種有效手段,重視頸椎前部軟組織的治療能夠增強療效,有利于頸椎病的康復,故臨床在治療頸椎病時增加對頸椎前部軟組織的手法治療,是保證療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