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梅 張佩 張莉梅


【摘要】 目的 分析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在治療中展開康復護理干預的具體效果。方法 8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4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行康復護理, 比較兩組對病理知識掌握情況、心理狀態、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病理知識掌握率90.00%、護理滿意度92.50%均高于對照組的60.00%、7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為(45.12±1.92)分、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為(41.28±1.38)分均低于對照組的(57.21±1.38)、(58.01±1.82)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為(7.82±1.82)d少于對照組的(11.72±1.08)d,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康復護理運用到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恢復過程中, 可有效改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心理狀態, 有助于患者進行恢復。
【關鍵詞】 原發性高血壓;康復護理;常規護理;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5.101
高血壓屬于臨床較為常見的病癥類型, 且在我國老年人口數量持續增加以及居民生活方式改變等因素的作用下, 該部分患者的臨床數量正以極快的速度在增加, 已經成為威脅中老年群體健康的主要病癥類型[1]。雖然在各方面治療方案逐步優化的基礎上, 該部分患者的治療效果已經在絕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但綜合治療效果依舊欠佳[2]。為綜合保障臨床對該部分患者的治療效果, 康復護理工作同樣較為重要。本研究就側重針對康復護理在該部分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作用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護理的8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40例。觀察組男24例, 女16例, 年齡61~78歲, 平均年齡(70.38±3.13)歲。對照組男22例, 女18例, 年齡在60~79歲, 平均年齡(70.12±3.3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 主要包括心理疏導、病情監測、飲食護理以及康復訓練等方面, 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當及時與患者取得聯系, 通過溝通交流掌握其存在的負面情緒, 從而對癥處理, 改善其負面情緒。定期檢測患者的血壓, 掌握患者的病情控制情況。控制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的日常飲食, 盡量減少食鹽的攝入量, 增加蔬菜、水果以及芹菜等食物的攝入量, 以控制患者血壓。適當的訓練能夠增強患者的身體機能,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需要合理的進行康復訓練, 從而穩定患者的血壓,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2. 1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行康復護理, 具體方法如下。①指導患者正確用藥:該部分患者治療周期較長, 需要長時間使用降壓類藥物改善自身血壓水平。在護理過程匯總, 護理人員需要結合患者年齡段以及認知功能水平, 詳細為患者講解嚴格按照遺囑進行用藥的重要性, 促使患者能夠樹立科學用藥的習慣。對于部分記憶力較差的患者, 可充分借助便利貼等工具, 以便及時提醒患者按時用藥。②自我護理能力提升: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 還要叮囑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避免患者出現消極情緒, 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 需要使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 告知患者良好睡眠的重要性。且在日常治療過程中需按照醫護人員的指示, 自主完成的血壓的監測與記錄工作, 一旦發現血壓存在有異常波動的情況則需要立即告知對應醫師, 以便進一步診斷。③健康宣貫:康復知識宣貫的方式較多, 使用最多的是口頭干預, 每次的持續時間為0.5~1.0 h, 結合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對護理康復護理能力的掌握情況進行選擇。鼓勵護理人員參與高血壓防治講座, 學習高血壓護理相關知識。讓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掌握血壓計的使用方法, 能夠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有效的血壓測定。對于存在由吸煙、飲酒等習慣患者, 在治療過程中需告知患者做到戒煙、戒酒, 并告知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對病癥的影響。④指導患者積極參與運動鍛煉:高血壓屬于慢性病癥, 恢復情況的好壞與患者日常康復鍛煉情況同樣存在有一定關聯。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在未治療時間段內積極參與運動鍛煉, 且鍛煉方式以有氧運動為主, 可選擇散步、慢跑等方式。且運動過程中需對運動量進行合理控制, 以不促使患者產生勞累感為佳。⑤科學飲食:要注意為患者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 高血壓患者應該食用低膽固醇、低脂肪、高纖維、高維生素的食物, 同時要禁煙禁酒, 不可以食用具有刺激性的調味品, 也不可以飲用咖啡與濃茶, 另外, 體質量過高的患者要進行減肥。⑥穴位按摩:針對高血壓此類慢性病癥, 適當對有關穴位進行按摩同樣可達到改善血壓水平, 幫助患者進行恢復的效果。在護理過程中可指導患者自主對面部、耳部周圍穴位進行按摩, 可達到改善腦部血液循環的作用。且按摩力度由患者自主進行控制。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護理結束后使用問卷調查的方法評估比較兩組患者其對高血壓病理知識的掌握情況, 評分包括優、良、中、差4個標準。優:通過護理以后, 患者的理論知識掌握能力優秀, 能夠清晰、準確的說出相關的知識, 在自我護理過程中, 動手能力優秀, 在操作過程中沒有錯誤, 能夠熟練、獨立完成相關的護理工作;良:通過護理干預以后, 患者較好的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 能夠較為清晰、準確的說出相關的知識, 自我護理表現良好, 在操作過程中幾乎沒有錯誤, 基本能夠熟練、獨立完成相關的護理工作;中:通過護理干預以后, 患者基本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 基本能夠回答相關的知識, 但是回答不全面, 在自我護理方面, 在對應指導下可自主完成對應護理操作;差:通過護理教育指導以后, 患者沒有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 在實踐操作方面, 動手能力弱, 存在畏懼心理, 在操作過程中存較大錯誤, 不能完成相關的護理工作。借助SDS、SAS量表針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心理狀態進行統計比較。對比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以及護理滿意度。掌握率=(優+良)/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對病理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觀察組病理知識掌握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比較 觀察組SDS評分、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以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健康教育康復護理指的是進行組織性、計劃性、系統性的康復護理干預, 通過康復護理可以讓患者人們學會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以及生活習慣, 間接達到幫助患者進行恢復的效果從而降低疾病的發生[3, 4]。健康教育康復護理能力是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 與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在后續恢復過程中存在有極為重要的作用[5]。高血壓屬于慢性疾病的一種, 治療周期較長, 原生性高血壓的發生原因和人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密切的聯系,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資料可以證明, 針對高血壓這一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應當采取康復護理作為主要干預措施, 從護理干預的層面出發達到幫助患者進行恢復的效果[6, 7]。
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進行該方面的康復護理時, 需要保證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發生相關的生活因素、疾病預防措施、發生癥狀等具有足夠的了解, 還需要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掌握心理方面的知識, 及時展開對應心理干預工作, 幫助患者以正確心態面對自身病癥[8-10]。早在姚東明[11]的研究中已經指出, 在康復護理干預的作用下, 可促使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盡快得到恢復。而在本次研究中, 結合對比護理可以發現, 在康復護理干預的作用下, 可有效提升該部分患者對病癥的認識程度, 改善患者在治療期間心理狀態, 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提升患者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病理知識掌握率、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SDS、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針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將康復護理干預進行運用, 為患者快速恢復奠定有效基礎, 提升臨床對該部分患者的綜合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黃立輝. 中藥輔助治療配合康復護理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雙足與保健, 2017, 26(5):18-19.
[2] 寶莉莉.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預防保健及康復護理效果分析. 中國農村衛生, 2017, 67(18):57.
[3] 鄭暉. 健康教育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中國民康醫學, 2017, 29(17):95-96.
[4] 宋維春. 健康教育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康復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 17(15):227-228.
[5] 陳燕. 社區康復護理應用于高血壓病護理中的效果探析.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8, 5(89):147-150.
[6] 李藍. 認知干預和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觀察.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 18(81):276-278.
[7] 張沛. 康復護理對老年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護理效果.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8, 6(29):100.
[8] 董仙桃, 朱翠華, 梁春萍. 個性化康復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疾病認知及自護能力的影響.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8, 3(36):180-181.
[9] 魏春秀. 一種社區中醫護理模式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甘肅科技縱橫, 2017, 46(2):91-93.
[10] 王靜, 張國民, 趙鑫. 原發性高血壓病社區健康促進與護理干預效果分析.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16):12.
[11] 姚東明. 人際支持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中的作用觀察.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10(16):4-5.
[收稿日期: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