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衛豐
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教育來說,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促進大學生綜合素養能力提高的一項關鍵內容。判斷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教學的實效性是檢驗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本文針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進行了簡要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前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經濟文化在不斷的交融發展,研究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是十分有必要的。雖然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度在不斷的提高,但是,就目前來看,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因此還需要不斷的改善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內涵
(一)實效性的概念
實效性是指一件事情的完成程度。做任何事情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將實踐活動的最終結果與預期的目的進行比對,就可得知這件事情的實效性的高低好壞,是判定一件事情的完成度的基本或者說是根本指標。
實效性,它是對一個實踐活動對于實踐本身的價值意義的判斷。這個意義不要求它必須是正面的或者是積極的,它還可以是負面的、消極的,只要實踐活動的結果對于實踐本身是有影響的就可以了。只不過在判斷的時候,將帶來積極以及正面的價值意義,稱之為實效性強,反之,則為實效性不強。它是實踐客體對于實踐主體的影響。
(二)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我國現有的理念之一是“教育強國”,以教育來促進國家的發展和富強。當代大學生是國家的一股中堅力量,而且高等院校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文化的發展趨勢和發展狀況。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及綜合素養能力直接關系到國家和黨的生死存亡,也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能否順利的走下去的關鍵。大學生常被稱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肩負著建設中華民族的偉大任務。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加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當代的背景下,全球化的趨勢已經勢不可擋,各國的文化不斷的在交融。西方文化在不斷的進行滲透和擴張,而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的深厚文化歷史的國家,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的大學生更有肩負起維護我國文化安全的職責。大學生的價值觀在各種文化的沖擊下被影響,價值取向不明確,變得無所適從,這給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工作帶來了難度。而且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正是形成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重要時期。大學生是處于一個和社會半交軌的一個狀態,大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但他們又渴望著能夠進入社會、了解社會。大學生在做判斷的時候,往往有著局限性和片面性,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判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有人對他們進行引導和教育,幫助他們尋找到正確的價值觀、做出正確的抉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讓大學生的理想可以和當前我國的實際國情相結合起來。
二、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
(一)教育團隊方面的不足
大學教師的劃分非常明確,每個教師有自己的專業,對應的教學科目。大學生有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因此,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理論關鍵。但是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多方面的影響,需要各位老師的共同努力。大學教師存在著一定的排他性,因為他們對自己所教的專業更感興趣。相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課來說,專業課對學生的影響更大,這是基于現狀也是客觀的要求。因此,專業課的教師注重專業課的教學,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就看的不那么重要了。
當前的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學水平還有待提高。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團體中存在著部分教育者的學歷較低,年齡也較大的現象。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者來說,對他們的教學難度有著更高的要求。因為對他們來說,他們的教學目標不只是教給學生理論知識,還要讓學生能在實際中應用出來。然而,部分的教育者的教育背景單一,使得教學效果有所下降,學生的實效性不強。并且當代大學生所在的校園環境不能很好的幫助他們加強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二)教育教學存在偏差
教材是教師教育學生的依據,但是就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來說,它的針對性還有待提高。現在講求因材施教,但是教材基本上不分地區,不分年齡的,針對大學生都是同樣的教材風格,使得教學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且還存在著內容重復的現象,因為對我國的中學生和大學生來說,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的目的,而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學的延伸與拓展,所以教材上必然會存在著內容的重復。對于現在的教材來說,理論性和政治性都很強,不符合當代大學生的閱讀習慣,因此可讀性還有待提高。對于教學過程來說,教師更注重理論性的教學,缺乏一定的實踐性,同時教學過程中缺少和同學間的情感交流。
(三)評價體系不完善
在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評判上面,大多數老師采取量化的方式評價其實效性,這種判斷方法中存在著很大的經驗性,導致評斷結果存在著較大的偏差,難以反映其真實的實效性。同時在評價過程中,老師往往會用自己的客觀評價去代替主觀評價,導致評價結果難以體現它的全面性,難以得到大學生的認可。當前的評價模式大都比較死板,評價結果太過于絕對,缺乏真實、客觀和科學性。
三、促進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措施
(一)改變認知
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主要方式。這種課堂教學的效果,主要還是取決于教師。教師所具有的知識水平,教學水平以及自己的人格魅力都會給課堂的效果帶來影響。因此,教師需要改變認知,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理論知識的教學,還包括自身的魅力的建設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文化程度,加強自己知識水平的架構。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思想政治教育老師的工作,它還是全體教師的職責,每位教師都應該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積極加入到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高等院校也應該加強對思想工作教育者的考核,確保他們有能力進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也有加強對其的培訓,使他們能夠更好的進行教育工作。
(二)加強課程建設
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積極將科技技術引入到教學課堂中去,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課堂打造成更直觀、生動的環境;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的交流溝通,一種平等友好的教學模式,更容易被學生認可,也便于學生的理解學習。針對現在發達的科技網絡技術,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多而全,更加容易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因此要多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引導。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引導當代大學生積極走出去,到社會上進行感知,利于學生的接受。注重大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以及他們自身的個性,選擇更容易被他們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時也要符合當代大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
(三)完善考評體系
將固有的考評模式進行改變,打破死板、固有的考評方案。根據大學生的發展規律和認知水平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進行評判。將主觀的定性評價和客觀的定量評價相結合,減少經驗性的判斷,讓評價過程變得更加的科學合理。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判斷是一個復雜的,多維的并且具有發展性的。這就要求在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判斷上不能只是簡單的,一維的它需要結合當前的教育背景,學生的發展等進行綜合性的評判。
結語: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還有待進一步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各院校教師應該積極投身到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來,努力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相關教師也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人格魅力,以便于更好的進行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加強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路徑探析[J].?牟春偉,李曉蘭.??廣東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6(04).
[2]淺談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問題[J].?王樹鵬,鄧婭婧.??高教學刊.?2016(13).
[3]宗教滲透與高校意識形態安全研究[J].?楊延圣,邢樂勤.??新疆社會科學.?2018(05).
[4]高等院校加強大學生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途徑分析[J].?陳為化.??知識經濟.?2018(07).
[5]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路徑探析[J].?黃蓉,趙惜群.??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4).
[6]加強新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安全教育路徑探析[J].?周巖.??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06).
[7]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研究[J].?夏永林,宋媛,李治霖.??新聞研究導刊.?2019(08).
[8]國家意識形態安全不穩定因素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J].?于海軍,陳永華,李淼.??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06).
[9]新時代維護高校意識形態安全的新路徑——《社會思潮的傳播與維護高校意識形態安全》評介[J].?王文利.??山東社會科學.?2019(01).
[10]關于當代大學生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幾點思考[J].?陳為化.??新西部.?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