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麟 王建武 陳璐 李曉曉 (成都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在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學生的人數日益增長,眾多高素質的學生被吸收到黨的隊伍中。那么,應當怎樣促使高校學生黨員素質的增強以及思想認識的提升,將思想政治教育與教育的整個過程相貫穿在一起,進而把他們培養為能力過硬、意志堅定、奮發向上,以及作風優良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踐活動轉變成常態化的模式,即是將學生黨員的管理以及教育與其生活和學習相融合,為高校黨組織強化建設自身的戰略所需,是促使其育人目標實現的有效方式,有利于推動高校學生黨員素質以及能力的提升。
高校學生黨員的自覺學習思維是相對缺乏的,對于理論學習不夠重視,缺少足夠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以及自覺性。受到實用主義思想的影響,將其大部分時間與精力投入于教師資格證、會計證等證書考試中,并未重視黨的有關知識的研究與學習;對學習的思考是不夠的,導致實踐和理論相分離。對于高校學生黨員的日常生活來講,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踐中,高校學生黨員的學習方式相對較少,自覺學習的意識不夠,對新媒體的運用較少,學習相對被動。眾多的學生黨員在學習“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踐中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除此之外,并未將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體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通常過多地傾向朋友圈與娛樂信息。并且,高校黨組織并無定期地開展相應的學習,具有較強的隨意性,進而使得學習活動僅成為一種形式。在某些情況下,僅僅是走個過程,例如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 周年以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80 周年,高校黨組織便加大了相應的學習,而平常卻未足夠重視。定期學習機制可以有效地確保“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踐活動的效果。
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所設置的課程大多僅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卻未重視起課程思政的學習。并且,眾多的高校專業課教學尚未高度地結合起“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內容。在實施高校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不應當只局限在實踐活動內容的學習,而應該重視此活動與學生黨員學習課程專業性之間的融合。如在設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將當前習主席的治國理政念設計貫穿始終。此外,應重視通過案例教學的形式以促使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
高校黨組織缺少完備的學習考核評價監督機制,且學生黨員互評以及問卷評議等考評體系不夠健全。未能從整體上意識到考核評級機制的重要性,通常只是應付一下,存在著極為嚴重的形式主義。只想著省事便很少進行,為充分地考慮到基本要求與程序。除此之外,并無充分地重視所考評的結果,在其看來,測評表僅需走走流程便足矣,并無太大的實際作用。那么便造成了評議工作質量受到了極大的不利影響。健全的學習考核評價監督機制可以系統且全面地掌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的實踐效果;可以及早地了解到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且采取相應的措施;借助考評機制則可以有效地促使廣大學生黨員學習主動性以及積極性的激發。
1 注重學生黨員理論教育
學生黨員意識的樹立是實現常態化教育的重要步驟之一,即要增強學生黨員的政治理論素養,有效地轉變學生黨員組織紀律渙散以及組織觀念薄弱等問題。強化學生黨員對理論教育的學習,將理論學習以及交流狀況視作平常所學習的內容,且對理論知識中的不同方面進行全方位地學習與掌握,指引學生黨員時刻記著身為黨員則應當堅定不移地遵守黨性原則。第一,應對習總書記的系列講話重要精神進行系統化地學習,以此促使頭腦得到有效的武裝,且需全方位地掌握講話的精神實質以及科學含義;其次應對黨規以及黨章進行全面的學習與理解,堅定不移地以黨章所規定的黨員標準來規范自身的言行。
2 加強學生黨員理想信念建設
理想信念集中地體現出了高校學生黨員人生目標、社會意識,以及政治思想,對高校學生黨員的行為方向與生活目標存在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堅定不移地信仰共產主義,應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靈魂以及核心,可以有效地指引著自身的發展。積極主動地以黨員理想信念來指引自己踐行高校學生黨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其道德素質修養的有效提升是有利的。某些學生黨員存在著抄襲論文以及考試舞弊等現象,此種行為與道德行為規范相違背。對于這些狀況,則需要遵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以促使學生黨員強化自身的道德修養,使得學生黨員牢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且將其運用在現實生活。此外,在此過程中,也需通過不同的實踐教育活動來促使學生黨員政治立場與理想信念的強化。
要想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踐活動轉變為常態化教育,必要將學習教育與高校學生黨員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相滲透,切勿局限在常規的理論學習方式中,通過“因材施教”理念,把握好高校學生黨員的個性特點,全方位且多角度地借助多元化的學習方式,以促使常態化學習教育的實現,進而推動高校學生黨員修養的有效提升。
1 開展微教育
當實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高校黨組織則應對微教育進行充分的運用,及早且精準地掌握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踐活動的狀況。微教育屬于教育媒介的一種,且為教育高校學生黨員的新途徑、新方式,以及新陣地。為推動微教育的更好發展,則應采取以下方式:其一,高校黨組織應當借助微信以及微博等方式,強化和學生黨員間的溝通,以各位學生黨員的現實狀況為基礎而給予相應的意見,高校黨組織應及早地掌握學生黨員的思想變化。其二,設置“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踐活動的思政教育課堂且構建起有關的網站與網絡交流平臺,構建討論專區,使得學生黨員能夠進行溝通交流且予以匯總,促使網站內容以及課堂內容和學生黨員思想動態相結合。其三,高校黨組織應科學地指引網絡輿情的環境,使得學生黨員可以接收到眾多有益處的議題:通過案例方式而表現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踐活動,指引學生黨員進行討論。且及早地察覺并追蹤負面輿論,促使突發情況得到快速地處理,構建起優良的網絡環境,進而把此項實踐活動做好。
2 加強專業課學習與“兩學一做”學習緊密結合
高校應高度地重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及專業課教學的密切聯系,且在設計課程時與習主席治國理政的新理念相貫穿,通過案例教學的形式來促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就機械類專業來講,則應將新理念與部分課程的教學相貫徹。例如在《工商管理》這門選修課的管理思想部分,則應緊密地結合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式管理,以及現代管理內容;此外,對于管理五大職能課程部分來講,則應將“兩個百年”中國夢以及問題導向凸顯出來;而在組織管理中則能將倡廉反腐以及從嚴治黨相融合;而在創新管理中則能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及本地區轉型發展等內容聯系起來。借助專業課學習而緊密地結合起“兩學一做”學習,促使“兩學一做”學習常態化教育的持續強化。
3 完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體系
第一,健全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學習常態化機制。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踐活動轉變成常態化的學習教育活動,此項工程具有長期性與系統性,那么則需一套有力的制度作為保障。對于高校黨組織來講,應把建立高校黨建工作格局視作目標,整合高校內不同學科以及年級的黨建工作,且要科學地借助高校的黨建資源,以促進高校黨建工作力量的凝聚,以成為權責清晰、明確分工,以及領導有力的學習常態化。完善“兩學一做”常態化的制度機制,則應當做到以下幾點:其一,以高校黨組負責制為基礎,各方面需積極地予以配合。高校黨建工作的改革發展由全局高校黨組織所負責,統一領導,將細節以及大事做好。各個方面需主動地予以配合與協調,以實現管全局與管方向。其二,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中,建立工作協調小組,主要的職責在于對學生黨員日常生活中的全面工作進行負責,且需對總的學習目標以及任務予以制定,及早地掌握到學生黨員的學習狀況,對其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其三,當學習時,高校黨組織領導成員應將相應的責任落實到個體,以有效地確保“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活動實現良好的效果。
第二,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常態化教育體系。對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踐活動常態化來講,高校黨組織應構建起多層次且全方位的常態化教育實施機制,進而促使學習教育實效性得到保證。其一,將學習教育工作抓好。按新形勢的要求,促進高校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學習常態化教育是強化黨的思想建設、從嚴治黨,以及構建黨員隊伍的關鍵方式。將建設高校學生黨員思想置于第一位,通過全面且系統化的學習對合格的黨員進行栽培。其二,將監督檢查工作抓好。監督檢查是促使我黨決策部署得以貫徹的要求,將監督檢查工作做到實處,有利于黨組織工作效率的提升。其三,將整改提升工作抓好。當學習常態化教育時,則應敢于督查,應及早地指出所存在的問題,以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求自己,及早地整改所表現出的相關問題。
第三,完善監督制度。高校黨組織應不斷地推動監督制度的強化與健全,構建起合理的權利運轉監督體制,關鍵在于建設制度。其有利于為廣大學生黨員建立一個評判的標尺,通過強有力的體制來有效地促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的實施。此外,在此過程中,應構建起“三檢”以及“三評”的學習質量保障體系。對于學習質量檢查方面來講,依次就學生黨員評價、教師評價,以及黨組織領導評價進行評價;在實施學習教育常態化時,依次從月初檢查、日常檢查,以及月末檢查三方面實施相應的督導。
第四,開展學習常態化教育評價體系。在評議途徑方面,采取問卷評議。把支部視作單位,當各個學期末,將問卷發放給高校學生黨員,以調查其在此學期的道德表現與思想動態。了解學生黨員對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與黨規黨章的學習以及掌握情況;在與同學相處以及日常的學習中,能否嚴格地以黨的紀律要求自己,規范自身的行為。民主評議學生黨員。每個高校把基層黨組織視作基本單位,定期地舉行黨員會議,安排學生黨員對“兩學一做”教育常態化的學習效果實施民主評議。借助以上方式,將學生黨員的實際狀況予以更好地了解。及時地匯總與統計以上考評的結果。就當前所表現出的現狀與相關問題提出綜合性的評價建議。此外,黨組織和各位學生黨員進行談話,剖析所存在的原因,指出整改的方式以及整改規劃。
在評價結果方面,構建民主監督機制,借助短信群發以及電子郵件等形式,聽取高校學生黨員以及普通學生的建議。并且,應借助有效的形式而公開所評議的結果,讓廣大的學生進行監督。此外,構建追究機制,對學生黨員中所存在的不良狀況進行糾正與相應的處理。高校黨組織借助評議活動,深入地促使了此項活動的強化以及完善,進而推動全方位監督、學習效果衡量、制度約束評議氛圍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