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睿 (甘肅定西市臨洮縣第三中學)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宗旨與目標是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的實踐操作技能,使得學生能夠將課上學習到的豐富理論應用到實踐當中,既用理論指導實踐,又發揮實踐對理論的驗證作用,促進學以致用目標的達成。但是,信息技術操作訓練中學生疲勞障礙問題的存在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實踐效果,也給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做好學生疲勞障礙的分析工作,在此基礎之上有針對性地采取障礙預防策略,發展學生信息素養。
學生的疲勞障礙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體現在:第一,信息技術操作訓練的強度過大,設置的題目數量較多且非常重復,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課業負擔,也因此使學生在完成這些訓練任務的過程中出現了疲勞問題。第二,設置的信息技術操作訓練任務過重,難度相對較大,給學生帶來了較大的時間壓力,也讓學生在完成相關訓練任務時,耗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加重了學生的疲勞感,也影響到學生的實際操作效果和學習質量。第三,信息技術操作訓練形式單一,影響到學生學習和參與的積極性,使得學生無法用積極向上的心態投入技術學習和操作活動,也容易滋生學生的疲勞情緒,引起疲勞障礙問題,影響到操作訓練的實施。
對于信息技術的實踐操作來說,教師為學生設置的操作訓練任務在精不在多,因為任務過多,但是任務沒有抓住重點,對學生的信息技術實踐能力進行針對性訓練的話,那么也無法達成操作訓練要求,而會影響到學生的實際學習和訓練效果,讓學生出現嚴重的疲勞情緒。所以就要在技術操作訓練當中,預防學生出現疲勞障礙問題,首先需要從調整訓練任務開始,適當減少訓練任務,給學生設置更具針對性的訓練內容,提高實踐訓練的針對性,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實現減負增效。
高中信息技術操作訓練活動本身就是一項復雜的實踐活動,對學生的多元能力發展提出了很高要求,這讓很多學生在實際學習當中遇到了較大的難題,本身就容易導致學生滋生疲勞情緒和不良學習心理。對此,教師要有意識地減少實踐訓練的難度,不能一味追求高難度問題的練習,調整練習的呈現方式,激起學生的操作興趣,讓學生不再覺得實踐操作枯燥乏味。其中結合生活巧設任務就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可以減輕難度,又可以降低學生學習壓力。例如,在學習文本處理與表格時,教師可以聯系生活給學生安排設計校園運動會宣傳海報的任務,調動學生的操作興趣,然后鼓勵學生積極運用文字排版、藝術字、圖片設置、頁面設置等方法順利完成練習和操作任務。
枯燥單調的技術操作訓練方法會消磨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熱情,而當學生對實踐內容失去熱情和興趣之后,很容易對所學內容產生疲勞感,引起疲勞障礙問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一直都是備受學生青睞的學習方法,也是新課標大力提倡的方法。教師可以在動手操作訓練當中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在良好的競爭氛圍當中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用熱情掃除學生的疲勞陰霾。例如,在學習圖像的設計與加工時,在flash 動畫的制作環節,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成學習小組,掌握插入圖層、插入效果、轉換組件等一系列的操作方法,讓學生在團結節奏當中突破知識學習難題,在輕松愉悅的活動氛圍當中完成實踐操作任務,真正掃除疲勞。
實踐出真知,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理論和實踐知識的學習都需要通過實踐活動達到目的,讓學生掌握動手操作的方法和技能,在操作中持續摸索和創新深化,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和應用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操作訓練指導時,要關注學生的疲勞障礙問題,基于實際提出預防疲勞障礙的方法和策略。